连战、宋楚瑜相继率团参访大陆,台湾岛内掀起一股“大陆热”,不仅泛蓝阵营的“立法院长”王金平、台北市长马英九、新党主席郁慕明等都表示要来大陆访问,就连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行政院长”谢长廷都也表示有访问大陆的可能。
大陆坚定、灵活、务实的对台政策收到成效
连宋“登陆”是祖国大陆长期正确的对台政策铺垫的结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方式和和平的方式。”毛泽东主席表示:如果台湾回归祖国,“一切照旧”。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江泽民1995年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代表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在台湾去年年底“立委”选举中,主张“台独”的泛绿阵营受到重挫。面对“朝小野大”的困局,以及岛内主流民意和美国求停止“台独”危险挑衅的压力,陈水扁被迫暂停激进分裂活动,向“中间路线”靠拢,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见面并达成“十点共识”,在事实上重申了“四不一没有”及不用“宪改”进行“法理独立”的承诺。
在岛内形势出现微妙变化的时候,祖国大陆及时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灵活务实的对台政策。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祖国大陆进一步掌握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连“深绿商人”许文龙都发表了震撼全台的“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退休感言。岛内“急独”空间被封杀。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对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调整婉转地给予正面回应,强调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大陆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讲话还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为台湾人民谋福利的精神非常细致地具体化,提出将推动台湾农产品“登陆”销售、客运包机的“节日化”和常态化、货运包机等。讲话可以说是首度系统、完整地阐释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带有务实、灵活的明显特点。
此外,祖国大陆成功促成“台商春节包机”,以及中台办副主任孙亚夫赴台悼念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等,大陆一系列灵活、主动、务实的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岛内要求发展两岸关系、增进对话协商的愿望。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不失时机地亲自向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发出邀请,于是有了连宋“登陆”及中国共产党和国、亲两党的历史性对话。
连宋“登陆”的岛内政党竞争因素
台湾岛内政坛出现的“登陆热”,除了大陆的对台政策收到了成效外,岛内各党派在其中也有政治利益需要和考量。
由于台当局以往在岛内操弄统“独”议题,谁和大陆交往就会被扣“红帽子”,诬为“联共卖台”,政治人物“登陆”成为了一种禁忌。随着近来发展两岸关系成为岛内主流民意,“抹红”伎俩逐渐失效,政党和政治人物反倒可通过“登陆”和大陆展开协商,通过争夺两岸议题主导权的方式来抢夺在台湾政坛的主动权。
国民党在“立委”选后的“民亲合、扁宋会”后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为巩固“泛蓝正主”的地位,争取民众支持,国民党希望体现自己“最能处理两岸关系、最能为大陆所接受展开对话”的形象。所以在两岸议题上主动出击,抢了“登陆”先机。
亲民党在本届“立法院”只有34席,实力下降,党主席宋楚瑜个人光环也大不如前,所以也想以两岸关系作为提高自身影响力的着力点,何况宋楚瑜自认为“最有能力、最有条件处理大陆问题”。宋楚瑜在宣称不是“阿扁特使”的同时,又称要带着“扁宋会十点共识”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以凸显与连战不同的功能与作用。
从岛内民众对连宋“登陆”的反应来看,国、亲两党的确以此提升了民众支持度。岛内《中国时报》5月11日的民调显示,陈水扁的个人满意度由2月底“扁宋会”时的44%下跌至39%,连战的个人满意度由31%暴涨至47%,不但超越陈水扁,更创下个人声望新纪录。宋楚瑜的个人满意度也由29%上升至35%。反观泛绿阵营则是阵脚大乱,民进党内吕秀莲、苏贞昌都抨击陈“掌舵的转弯也不打招呼”,决策变来变去,有人甚至认为“民进党快崩盘了”、“陈水扁应该退党”。“急独”的李登辉和台联党也猛批陈水扁“没有坚持台湾的主体性、骗民众选票”。陈水扁则毫不客气地予以回击,暗讽苏贞昌“操盘的要注意党的团结”,炮轰李登辉“应有分寸”、“别把我当儿子”。泛绿阵营乱成了一锅粥。
“遏独”仍是中心
连宋大陆行的成果主要有两点。一是两岸政党沟通平台的建立,开辟了两岸交流、政治对话的新渠道和新模式,坚定了国、亲两党反“独”的决心,有利于泛蓝阵营把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些共识,放到台“立法院”去推动,影响台当局的大陆政策。二是有利于让两岸民众增进了解、化解分歧,改善岛内统“独”议题的氛围,逐渐弱化分裂势力煽动“台独”的社会条件。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两岸关系非常复杂,仍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首先,台湾近代特殊的历史经历,国民党执政时大肆进行“仇共反共”教育,李登辉、陈水扁操弄统“独”议题煽动民众对大陆的敌意、大搞“去中国化”等因素使得“台独无害”、“统一无理”的谬论在岛内还有相当的市场。岛内主张维持现状的民众占多数,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民众占有一定的比例。
其次,岛内的政党结构和生态对两岸关系发展仍不容乐观。泛蓝虽然掌握了“立法院”多数,但对政局更多的只是牵制,没有主导权,这次“登陆”的成果还需要台当局去落实,两岸真正打破僵局的关键在民进党。陈水扁虽已邀请连宋和他会面,但民进党“府院党”均不接受胡宋会提出的“两岸一中”,并以“五个坚决反对”进行抗衡。
岛内“政党和解”是“两岸和解”的一个重要条件。“扁宋会”让陈水扁向“中间路线”靠拢,“台独”活动有所放缓,并对两岸协商对话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但从蓝绿支持者对“民亲合、扁宋会”的强烈反弹及陈水扁攻击宋楚瑜“登陆”来看,“扁宋会”形成的政治框架非常脆弱,民进党并未放弃“台独”神主牌,以李登辉为代表的“急独”势力仍在大搞分裂活动。一旦岛内有重大选举,一旦重回“蓝绿对立”的基本格局,统“独”之争会重新升温,两岸关系有可能再度恶化。
从长远看,民进党连续执政,并大肆利用行政资源为“长期、全面执政”做准备。国民党仍存在党产、“黑金”等历史包袱,运作效率不高,王金平、马英九党主席之争也让党内存在分裂危险,泛蓝2008年能否夺回执政权还是未知数。
再次,从国际格局看,美国方面虽然支持两岸展开协商对话,以防止擦枪走火,但美国的长远利益是让两岸维持“不统不独”的状况,并不乐见两岸走向统一,美方如今仍从军售、情报互换、军事交流方面提升和台湾的实质关系。
因此,我们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应该有清楚的认识,“遏独”依然是未来对台工作的中心任务,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依然是长期的、严峻的、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