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琉球的血色黄昏】晚清1879琉球建基全文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一连几天,向德宏“呼号泣血”,而林世功则遗下一纸“一死犹期存社稷”的绝命诗,愤而自刎。      远眺琉球
  
  琉球群岛,隔海相望于中国,散布于西太平洋之上,地处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北连日本列岛,南接中国台湾。琉球群岛由北、中、南三大岛屿群共一百多个岛屿组成。北部岛群包括吐噶喇群岛、奄美群岛,又称萨南诸岛,现隶属日本鹿儿岛县;中部是大琉球群岛(即冲绳群岛),南部是宫古群岛和先岛诸岛,现隶属日本冲绳县。
  琉球群岛历史悠久,在《隋书?流求传》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国方面最早关于琉球群岛的详细文字记录,当时它被称做“流虬”,也就是形容它像“虬”(古人所说的无角的龙)一样浮在水中。这个名字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它在海图上的形状,也可以说,这个名字本身,便是当年中国踏浪先驱们卓越航海成就的写照。后来“流虬”渐渐为“流求”所取代,到明代又衍变成“琉球”。
  琉球群岛地处东亚的海上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中、日、朝三国以及南洋之间进行贸易的重要枢纽,以富庶闻名海内。至今在冲绳县立博物馆中保存的“万国津梁钟”,便是琉球王国这段历史的见证。这口大钟铸造于公元1458年,悬挂在当时琉球王国的国都首里城的城门之上。钟名“万国津梁”,意思是“世界的桥梁”,这是对琉球群岛地理位置的恰当评价。
  公元12世纪时,岛上出现了北山、中山和南山三个独立的王国。史载,从1383年(时值明朝初年)开始,琉球三国的国王继承王位都需接受中国政府的册封。公元1429年,中山国王尚巴志统一琉球群岛,建立了琉球王国,琉球王国依旧作为藩属,向中国朝贡。直到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为止,在近500年的时间里,琉球王国始终使用中国明、清政府的年号,奉中国为正朔。但在1609年日本萨摩藩武装侵略琉球之后,双方确立了强迫性的藩属关系。但是这种“宗藩”关系比较模糊,主要表现为日本利用琉球同中国进行贸易,从中渔利。琉球的这种双重藩属身份,一直持续到1879年。
  
  日本吞并琉球
  
  日本侵略琉球王国的野心,由来已久。
  公元1609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觊觎琉球王国的富庶,悍然下令由九州萨摩藩的岛津家久出兵三千,武装侵略琉球。日兵囚禁琉球王于鹿儿岛,并阴谋一举吞并琉球王国,后来迫于明朝政府的压力,并由于日本幕府内部分赃不均,这一阴谋才未得逞,但是日本仍然控制琉球王国内政长达45年之久。
  19世纪后期,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政府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琉球再度成为日本的侵略目标。明治初年的“征韩论”中就提到要侵占琉球。
  1871年,遭遇台风漂流到台湾的琉球船民被台湾高山族人杀死。这本是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日本政府却乘机大做文章,以保护“属国居民”为借口,派兵入侵台湾,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专条》。在这次外交讹诈中,日本政府的一大借口,就是宣称琉球国民是日本国属民,称其武装侵台是“保民义举”,这已经为侵略琉球埋下了伏笔。
  1872年,日本借琉球使者到访之机,突然强制“册封”琉球国王为藩王,并列入所谓的“华族”。
  1874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台湾藩地征伐要略》,提出要将琉球的实权控制在日本手中,同时要求政府采取行动,阻止琉球王国派遣使者向中国继续朝贡。
  1875年初,根据内务卿大久保利通的建议,日本政府拟定了一份针对琉球王国的强制“命令”:
  一、琉球王国对中国朝贡、派遣使节及庆贺清帝即位等惯例一概废止;
  二、撤销在福州的琉球商馆,其与中国的贸易业务,以后一概归设在厦门的日本领事馆管辖;
  三、琉球王登基需经中国派员册封这种礼仪,今后一概废止;
  四、琉球王赴日接受日本政府提出的对琉球王国的政治改革及设施兴建等一系列方案;
  五、琉球王国与中国今后交涉,一概归日本外务省管辖。
  为了迫使琉球王国接受这一“命令”,日本陆军开始在琉球群岛设置兵营,加紧为吞并琉球做军事部署。当一切准备就绪以后,1875年6月,日本政府正式派内务大丞松田道之到琉球,传达了上述“命令”,松田同时调集驻扎琉球的日本军力,占领要害部门,拘捕了琉球国王尚泰及诸王子并直接押往东京,成功地控制了琉球的内政外交,同时,强制琉球改用日本年号。不久,日本占领当局即开始施行由日方制订的警察制度和监察制度。
  琉球王国上下,不愿就此被日本吞并,不断派人赴日本以及中国方面陈情,决计抗争到底。日本方面对此类要求自然是置之不理。1876年12月,身陷囹圄的琉球国王尚泰不甘心就此国灭族消,秘密派遣其妹婿、担任琉球王国紫巾官的向德宏,紧急向清政府求援。向德宏乘船出海,伪装成遭遇台风,避开了日本监视,于1877年4月12日到达福建,面见闽浙总督何?、福建巡抚丁日昌,呈递了琉球王的陈情书,乞求清政府出面,向日本交涉,代纾国难。
  在这种情况下,为遏制日人的狼子野心,也为了中国东海方向的战略安全,当时的驻日公使何如璋积极奔走,他向清政府建议:对琉球问题,清政府应该采取“必争”、“必救”和“与之评理”三种办法,希望中国政府在琉球问题上能以强硬的姿态,抑制住日本的侵略野心。但是,当时的清政府正面临着几个战略方向上的边疆危机:法国在广西,俄国在新疆以及日本在福建频频制造事端,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根本无暇顾及这个海外藩属。同时,清政府更担心,日本模仿此次中国干预琉球问题插手朝鲜,从而使清政府在东北战略方向上遭受更大的危机。因此,李鸿章私下表示,宁愿从此琉球王国不向中国朝贡,也无关国家轻重,可以大度包容。清政府这种姑息养奸的态度,等于坐视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
  为巩固侵略所得,日本政府不久即以“废藩置县”之名,开始了对琉球王国的奴化政策。1879年4月4日,日本政府宣布,将琉球王国改称冲绳县,任命锅岛直彬为第一任冲绳县令。为了毁灭日本武力吞并琉球的证据,日本政府在全琉球范围内,收缴了过去行政机关的全部公文、帐册等各种文字资料,企图用销毁旧有政权所有痕迹的方法,来掩盖其侵略的罪行。琉球民众不愿就此亡国,武装抗争之事此起彼伏,宫古岛上民众向中国求援复国的血书,至今仍在冲绳县立博物馆中保存。
  消息传来,在中国的琉球代表加紧活动。琉球特使向德宏为躲避日人耳目,剃发化装,来到天津。1879年7月3日及23日,向德宏两次向李鸿章上请愿书,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琉球。在请愿书中,向德宏有感于国恨家仇,悲愤地写道:“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一连几天,向德宏都在李的居所之外“呼号泣血”,可是仍旧没有结果。1880年,滞留在北京的琉球国陈情官员林世功,再度以绝食上书清政府,请中国出兵援助复国,依然不果,愤而自刎,以死殉国,遗下一纸“一死犹期存社稷”的绝命诗,为古老的琉球王国留下了最后的血色印记。
  
  琉球的文化依然顽强存在
  
  清政府虽然在琉球问题上态度消极,但作为琉球王国的宗主国,始终没有承认日本吞并琉球。
  
  清政府在琉球王国被吞并的前后,同日本做了多次交涉,阐述在琉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1.中国与琉球王国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宗藩关系;
  2.抗议日本对琉球王国的侵略行径。
  3.琉球归属问题与中国日本均有关系,中国反对日本直接出兵占领吞并之。
  来自中国方面的异议,的确使日本吞并琉球在国际上获得认可遇到了困境。日本方面不得不提出与中国共同瓜分琉球王国,以此来解脱困境。
  1880年10月21日,中日双方议定了《琉球条约拟稿》,规定:清朝和日本国共同商议,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岛屿,属日本管理;琉球群岛的南部诸岛,则归清政府管辖。这个《拟稿》,完全是按照日本方面的意愿制订的,日本以为吞并琉球马上就可以大功告成。
  孰料,由于《拟稿》的其他条款还触及到了中日通商条约的全面修改。李鸿章力主清政府对这一《拟稿》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1880年11月11日,李鸿章上奏朝廷:虽然清政府希望琉球复国,但是目前清政府的实力不足以实现这一结果。可是,如果完全放弃琉球,会对中国的东海战略方向造成极大压力。因此,李鸿章建议,在处理琉球问题上,应该采取拖延的办法。一方面,通过拖延来积蓄力量,等待最佳时机;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不承认日本吞并琉球,为日后解决留下契机。
  清政府最终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拒绝在《拟稿》上签字。在这次瓜分图谋失败以后,日本于无奈之下,只能采取造成吞并琉球成为既成事实的手段,希望以此弥补在国际法依据上的缺失。于是,琉球群岛主权归属问题,在1879年之后就被中日双方无限期地搁置下来,到今天还没有解决。
  
  但是,武力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全面的胜利。日本虽然以武力吞并了琉球,却始终不能消灭琉球王国的特有文化。这种文化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经过数百年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韧性:至今仍在冲绳岛上普遍流行的乐器,依然是传自中国的“三弦”;岛上巍峨耸立的古城门,依然是琉球王国时代建成的中国式样的“守礼门”……用毁灭文书禁绝文字的方法,固然能够消灭一个国家的痕迹,可是,琉球的文化,依然以它特有的方式顽强存续着。
  
  背景资料
  《历代宝案》
  
  《历代宝案》是琉球的首里王府将15~19世纪间琉球与中国及其它周边国家的外交文书编辑而成。涵盖的年代起自公元1424年,迄于1867年,前后计444年。由于上述外交文书的正本被大火烧?,王府担心副本再遭损毁,因而进行了这种编辑。《历代宝案》当时被制作了两部,一部存入王府,一部存入天妃宫。在日本吞并琉球的过程中,王府本被掠至东京,天妃?本由琉球人秘藏。1923年,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王府本在地震引发的大火中被烧毁。天妃宫本后经数度转移,最后在1923年被发现,藏于冲绳县立图书馆。《历代宝案》何以被秘藏,还是冲绳的乡土史学者岛袋源一郎一语道尽玄机:“日本吞并琉球多年,但还有很多人梦想着回到当年大清国的军舰开过来的旧时代。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假如有一天与大清国恢复了外交关系,这就是难得的教典呀。”
  (胡孝文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