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强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副主任、副教授 2007年11月5日,中美两国防长正式宣布将建立中美国防部直通电话,这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外军建立的第一条高层军事热线,也标志着中美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美两国为了促进共同利益的实现,业已建立了多种直接沟通的渠道,如两国外长热线以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以便能够迅速、及时地化解双边关系中出现的摩擦和分歧。然而,在双边军事安全领域,两国却始终面临着令人不安的“渠道缺失”现象。事实上,早在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机期间,双方便已认识到缺乏直接的沟通渠道所隐含的巨大危险性,即“任何一次简单的误判或闪失都有可能将中美两国拖入一场彼此都不愿看到的战争”。2001年撞机事件发生后,中美关系骤然紧张。据悉,当时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衔命试图与中国军方联系,以防止紧张事态的进一步升级,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如此种种,最终催生出了中美军事热线的建立。
对于中美军事热线的建立,国际间可谓充满了期待和赞许,认为这意味着在中美两个军事强国之间建起了一道“安全线”。然而笔者却认为,我们似不必也不应对此做出过分乐观的解读,就现阶段而言,热线的建立只是两国加强安全合作的开端,其象征意义将远大于其实质意义。其原因有三。
军事互信依然严重缺失。
历史实践证明,军事热线功能的真正发挥,首先取决于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互信。例如目前美国已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军事热线联系,其中绝大部分是英、日、韩、澳这样的传统盟友。而反观中美关系的现实发展,双方之间的安全互信却始终十分薄弱,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核政策意图和国防战略始终疑虑重重。为了了解进而制约中国军力的发展,美国近年来屡屡围绕所谓的“透明度”、“不确定性”等问题大做文章,“中国威胁论”也是不绝于耳。而美国对中国军事发展的疑虑和忧惧,势必严重制约热线机制应有作用的发挥。
潜在的摩擦冲突点仍在。
在中美关系中的摩擦冲突诸点中,尤以台湾问题最具“爆炸性”。近年来美台关系的不断深化和加强也严重阻碍了中美在战略安全领域展开任何有实质意义的合作。事实上,与中美军事交往相比,美台之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多年来尽管一直遵循隐而不宣、“只做不说”的原则,但是其深度与广度却远超前者。例如据岛内媒体披露,早在2007年7月初,美台军事热线电话便已悄然开通启用,台军衡山指挥所与美军太平洋总部的战情系统已可实现全天候24小时电话联系,针对战时美军可能驰援并进驻台湾,台军各作战区指挥所甚至还为美军预留了“席位”,美台军事合作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台湾问题是涉及中国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议题,只要美国不改弦更张,中美之间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战略互信,而两国军事热线也恐难脱沦为一个“象征性”符号的命运。
对华防范遏制的战略并未改变。
随着冷战的结束,如何“利用美国的优势地位建立单极霸权世界,抑制其他国家试图谋求霸权的挑战倾向,”成为冷战后美国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出发点。面对近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美国国内一些抱持冷战思维的人士始终认为:中国的崛起势必是以美国的衰落为代价,因此必须对中国进行必要的遏制。为了防范和遏制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近来开始不断加强其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并强化其在该地区的多边合作或军事同盟关系。例如2007年9月初,美国与印、日、新、澳等国在印度洋举行首次联合军演,并意图构建一个“以共同的国家利益和民主价值观为基础”的非正式安全防务架构,“亚洲版北约”已隐然成型。10月17日,美、日、澳三国又公然在东海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其针对中国的意图可谓不言自明。
综上所述,此次中美军事热线的建立无疑可以为两国军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中美两国在一系列关键议题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利益分歧,加之美国始终不愿放弃其对华遏制战略,从而不仅将严重阻碍军事热线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必将极大地制约中美安全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栏目主持 沈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