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渤入疆”争论的弦外之音 引渤入疆

  无论赞成者,还是反对者,也都不乏科学的探讨。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在对设想背后的利益动机的追问下的“围观效应”。      一个有着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这样绝世工程遗产,并创造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这同样举世绝伦工程的国度,按理说,本不必对于“引渤入疆”这样的“奇思妙想”大惊小怪。
  但,11月11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将这一话题引爆之后,迅速成为公共议题绝不匮乏的中国社会的又一大焦点。
  在环保意识很强烈的今天,抛开环保问题不谈。实事求是的说,这一设想的始作俑者是作了长时间的思考和论证的。它所要应对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和日益急迫的。无论赞成者,还是反对者,也都不乏科学的探讨。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在对设想背后的利益动机的追问下的“围观效应”。
  “围观效应”的一大弊病就是容易流于社会心理的宣泄,而难以形成对于真问题的共识的有效凝聚。
  因此,类似“给长城贴瓷砖,给赤道镶金边,给飞机装倒挡,给黄河安栏杆”这样的对比是不恰当的。“引渤入疆”这样的设想所应对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日益恶化的。无论是发展煤化工集群和电力集群面临的缺水难题,还是治理沙漠化,也都不是靠一级地方政府就可以解决的。但至少,通过一次甚嚣尘上的“围观效应”,这些问题获得更为广泛的关注。
  围绕“引渤入疆”的争论将长久进行下去。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已经在很多大工程上得到体现。地方政府以大型运动会赢得中央政府的支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类似的例子。这一次相关专家和地方政府无非也是想再一次借助这一优势,以解决迫切存在的问题。
  今天与过去相比,“集中力量办大事”犯大错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了。新中国所经历过的,科学家提供所谓科学的论证,各地大发“卫星”,结果过度征收粮食导致极端困难的局面。现在有相对严谨的决策程序(“引渤入疆”这样的计划即使可行,没有全国人大的通过也是没有“合法性 ”的),公共舆论的力量也日渐成长。本届中央政府又特别重视法治政府的建设,不久前还再次明确要求:未进行合法性审查的,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做出决策。
  经济理性也有足够的力量避免犯大错。中外皆然。英格兰和法国的海底隧道这一欧洲有史以来最浩大的工程,耗资约150亿美元,却是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私人资本自然会算账的。而对于“引渤入疆”,正如一位网友质疑的,核算后,从渤海引来的水,在新疆的水价将达到每立方米8元左右。新疆能用得起吗?虽然很多参加过“西气东输”的企业表示,“海水西调”从技术上和工程量上完全可行,但还有很多利益相关者自然有账目要算清楚。
  在此次对于“引渤入疆”的热议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围绕发改委立项的谣言迅速被澄清。事实真相已经无法考证。但这个现象本身就很说明问题。现在地方政府要上大项目或者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没有审批和中央政府的支持将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大项目或者解决某地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旦获得中央意志的肯定,那么审批和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将会来得顺畅和顺利得多。这也算是中国特色的“游说”政治吧。
  这样做,虽然有其合理和不得已的一面,但也带有地方政府的偏好色彩。在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仍然习惯于上大项目和“跑步钱进”。这个动力模型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其与地方福祉也的确存在相当程度的“共容性”。但其弊病在于,在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时候,眼睛过于盯着上面,而对于如何发动民众和社会性力量重视不够。
  就以“引渤入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的沙化为例。令人遗憾的是,此次热议中,人们没有看到多少当地人的心声。如果治沙不能够和推动农牧民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任凭有多大的“绿色”项目或者外界多少援助,都难以约束当地农牧民的传统生产方式。这是比任何力图圈占资源的设想更深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