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乳都”城市名片:如何打造城市名片答案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的城”。古有《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所说“阴山”,就是现在的大青山。呼和浩特北依阴山,南濒黄河,处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地带。呼和浩特市又名“中国乳业之都”,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沿边开放城市。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被评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前不久,记者专访了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韩自然和呼和浩特市市长汤爱军。
  
  改革开放谱崭新篇章
  
  记者:呼和浩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请介绍一下呼和浩特的概况。
  韩自然:呼和浩特现辖四区(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四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武川县、清水河县)、一旗(土左旗)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总人口2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5万人,是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等3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60年前,青城还是一个满目疮痍、贫困落后的塞外消费型边陲小城,如今已建设成一座政治安定、民族团结、文化发达、科技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城。
  改革开放30年来,呼和浩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特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呼和浩特市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记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呼和浩特市的建设有了哪些重大发展?
  汤爱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和浩特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增速连续七年位居中国2省会和首府城市之首。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18亿元,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四,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十九。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位居第一,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0元,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位居第五。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1元,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九。城镇化率接近60%。各项主要人均指标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从结构看,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5.5,形成了较高的产业层次。其中,奶牛养殖业成为最重要支柱产业,代表着全国奶牛养殖业的最高水平。去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84.3万头,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头,基本达到全市农民人均一头。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大乳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双双超过200亿元,其液态奶占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工业方面,除乳品加工在全国形成绝对优势外,还培育出电力、信息、生物制药、装备制造以及冶金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以高科技、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服务业、旅游、物流、金融、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打造“中国乳都”城市名片
  
  记者:2005年8月,呼和浩特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乳业之都”,您认为“中国乳都”这张城市名片对于呼和浩特来说,是名副其实吗?
  韩自然:呼和浩特有着得天独厚的奶牛养殖资源优势,位于东经110-112度,北纬39-41度,属农牧业交错区,森林植物带向草原植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适宜,为世界上最佳的养牛牧区。
  目前呼和浩特以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为依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乳业基地。全市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和人均鲜奶占有量、乳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四项指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均位居第一。
  记者:地方政府在打造“中国乳都”这张城市名片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得呼和浩特市成为了真正的“中国乳都”?
  汤爱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呼和浩特市开始引进优良的奶牛品种,70年代,奶牛头数仅2000多头。1978年,改革开放为呼市的奶牛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至1999年底奶牛存栏数为5万头,年产奶量15.1万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奶源基地。
  但呼和浩特市乳业真正得以迅猛发展,始于2000年市委作出的“奶业兴市”战略决策。积极引导乳业龙头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其尽快做大做强。
  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产业化带动,呼和浩特市乳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显示出巨大的综合性效应。伊利公司、蒙牛公司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63.4亿元和162.5亿元,双双进入中国500强企业。2006年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了2006中国?呼和浩特(首届)牛奶节。
  近几年呼市发展乳业的目标也在不断调整提高。以巩固“中国乳都”为起点,放眼世界奶业市场,精心打造“世界乳城”。两大乳品加工企业也各自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伊利公司提出“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预计到2010年销售收入30亿美元,进入世界乳业20强,蒙牛公司力争用5至10年时间,实现“内蒙牛”、“中国牛”、“世界牛”的“三步走”战略。2007年全市鲜奶产量350万吨,到2010年,奶牛单产7吨以上,鲜奶总产量将达到500万吨,乳制品销售额将达到500亿元以上,打造一个强大的奶牛基地。
  
  以特色文化促经济发展
  
  记者:呼和浩特是36个民族的聚居地,处理好各民族关系是保持当地各项事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在处理当地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韩自然:自古以来,呼和浩特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匈奴、敕勒、鲜卑、契丹、蒙古、满、回等族与汉族一道先后在此繁衍生息,共同创造出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是地方文化一个很大的特色。呼和浩特提出“打造民族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加大了文化投入,除城市建设工程注重文化内涵外,还投入巨资建设了“匈奴博物馆”、“单于大帐”、“马文化博物馆”、“走西口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工程。
  呼和浩特历史上还是有名的召城,自明以来,喇嘛教盛行一时。为了恢复召城盛景,呼和浩特先后投巨资对大召、席力图召、慈灯寺、观音庙等寺庙进行了修缮、扩建、复原,使召庙文化成为多元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
  记者: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是否已经成为政府巧打文化牌,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汤爱军:在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处,坐落着闻名于世的古迹――昭君墓。呼和浩特通过昭君这个和平使者的名人效应,打造出集旅游观光、文艺演出、经贸洽谈、文化研讨于一身的昭君文化节。1999年开始,每年七八月间的“昭君文化节”历时近一月,安排有文艺、旅游、经贸、理论研究等近30项活动。伴着昭君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呼和浩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连续6年GDP、财政收入增速名列27个省会城市之首。通过前七届昭君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给呼和浩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已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文化名片。
  昭君文化节是中国重点民间文化艺术节之一。2005年,昭君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IFEA)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在?“2006年第二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又荣膺“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呼和浩特也被命名为“十大节庆城市”。   
  科学发展描美好未来
  
  记者: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旅游业迅猛发展,呼和浩特市旅游业即将会成为该市支柱产业吗?
  韩自然: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过30年来的发展,呼市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呼市连续多年开展了全民性的绿化美化活动。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达1407.4平方公里,生态功能保护区4个,面积达4933.7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8.17%,园林面积231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2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2平方米,同时,斥巨资整理环境,综合改造大型基础设施,使市容市貌及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城市环境得到净化,城市地面水质达标率为100%,烟尘控制覆盖率为100%。
  汤爱军:目前呼和浩特市正在进行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过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与整合,逐步形成全市旅游产品独特的八大系列,即草原生态与民族风情系列、召庙文化系列、大青山休闲度假系列、历史文化系列、节庆与会展旅游系列、黄河文化与民俗风情系列、工农业旅游系列、冰雪旅游系列……借此打造全新的旅游形象――塞外风情第一都,京津首选度假目的地。
  记者:着眼于未来,呼和浩特市将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韩自然:呼和浩特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到“十一五”期末,使首府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省会城市前三名、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等偏上水平,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左右,把首府建设成为功能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层次品位、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和草原特色、具有良好环境质量和适宜人居、具有较高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汤爱军:从今年起,我们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即到2012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省会城市前3名、全国省会城市前15名;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城市面貌进入全国中心城市第一方阵,形成“一核双圈”发展格局。“一核”:即二环路以内的城市核心区;“双圈”:即以五个旗县所在地为节点,以50公里为半径的半小时经济圈和首府城镇圈。
  
  链接:
  呼和浩特的建城史长达2300年。从战国时起,历代政权先后在这里设置州郡。秦朝云中郡为天下36郡之一,城为郡治。云中郡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早建立的城池。隋唐时期,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呼和浩特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是辽、金、元时期大青山南麓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北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
  17世纪30年代,清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在归化城东北修建了一座供满洲八旗军驻扎的城池,命名为“绥远城”。当时人们称“绥远”为新城,称“归化”为旧城。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将“归化”与“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1929年,国民党政府将归绥县升市,定为绥远省会。
  1937年,归绥市沦陷日寇之手,日本侵略军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归绥市名称,仍为绥远省会。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宣告和平解放,1954年4月,中央决定撤销“绥远省”建制,同时取消“归绥市”旧称,恢复原蒙古语名称“呼和浩特”,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并定为自治区首府。从此,呼和浩特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