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制裁禁令,推倒了一副多米诺骨牌,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全面崩坏。 第一张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是英国于11月21日发布的对伊朗的金融制裁措施,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宣布,英国所有金融机构停止与伊朗任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或商业往来,包括伊朗中央银行。
这是英国首次动用金融手段对别国施以制裁。11月28日,伊朗作出强硬回击,降低与英国的外交级别至代办级,并驱逐了刚刚到任、“屁股还没坐热”的英国大使;29日,德黑兰青年学生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其中数百人冲进英国驻伊朗使馆,焚烧了英国国旗。
这一事件通过电视镜头传遍全世界,在欧盟引起轩然大波,包括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关闭驻伊使馆,召回驻伊大使,并誓言采取更激烈的制裁措施。使馆被砸的英国则驱逐了全部伊朗外交官,两国关系彻底陷入冰点。
欧盟国家对英国使馆被砸反应激烈,并非反应过度,而是对此早有“心理阴影”。1979年,同样是在11月,伊朗巴列维政权被推翻之后,数百名激进青年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将52名美方外交人员扣作人质,英国驻伊朗大使馆也一度被占领,不过学生们后来很快撤出。这就是时间长达444天的伊朗人质事件,期间美国政府曾策划过一起失败的营救行动,并成为其中东政策的转折点。
伊朗人质事件中同时受到冲击的英国,此后也曾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一直到1999年两国才恢复正常邦交。而到2009年,因怀疑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两国关系逐渐恶化。
某种程度上,英国大使馆成了美国遏制政策的替罪羔羊,由于美国自1979年以来再也没有往德黑兰派驻过外交机构,对伊朗一些激进青年人来说,找不到美国机构出气,于是把气撒在了跟美国跟得最紧,并在此敏感时期抛出制裁措施的英国头上。
伊朗与欧洲诸国关系交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的偶发事件,而是一段时间以来伊朗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必然结果。
10月,美国指控伊朗试图暗杀沙特驻美大使,导致美沙伊三国关系陷入紧张;11月初,原子能机构公布的报告称,伊朗无视联合国制裁,正在多处被禁的生产基地秘密制造和实验核武器;中旬,五角大楼官员又指责伊朗向卡扎菲政权提供化学武器,以色列借此再度重弹先发制人打击伊朗的老调;进入12月,又有一架美国无人侦察机被伊朗击落……
回顾这两个月来伊朗外部环境的变化,可以隐约发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试图将绳索套上伊朗的脖子,并悄然勒紧。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是美国中东攻略施展出的大手笔,多个反美堡垒,纷纷变幻了城头大王旗。对美国而言,如今的中东北非,只剩下两块“礁石”,一块是伊朗,一块是叙利亚,其中最坚硬的那块,自然是伊朗。之前美国等西方国家针对叙利亚采取步步紧逼行动,也是意图斩断伊朗在中东的最后一个坚定盟友。
有西方媒体声称,面对伊朗,西方从未有打还是不打的选择,向来只有什么时候打,早打还是晚打的选项。然而事到临头,美英等国难免顾虑重重,最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大势不支持此刻发动大规模战争。
如今全球经济阴云密布,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美国经济依旧在漩涡中打转转,经济学家预测,2011年的全球经济增长中,中国的贡献度已经高达40%,但在发达国家集体陷入泥潭的情况下,谁也无法预测中国的一枝独秀还能持续多久,在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经济欲振乏力,最终也将转化为对中国经济的压力。
而一旦战端开启,必然将全球油价急剧推高,给全球包括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因高企的能源成本陷入困境,那么全世界的经济将受到极大拖累,集体堕入危机深渊。故而一些急于打击伊朗彻底掌控中东的美国政界高官,近日罕见地“关心”起中国的能源供应,放出口风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寻找稳定的石油供应源”。
实际上,就算抛开中国因素不谈,对伊朗的制裁也会伤害欧美国家自身。伊朗出产的原油超过三成供应欧洲,其主要供应国中,包括正在主权债务危机中备受煎熬的希腊。希腊在此次伊朗与欧洲的外交纠纷中一直保持沉默,不愿对伊朗实施制裁,生怕能源供应中断导致国内经济坠入无底深渊。在这方面同样表现不积极的还有亚洲的日本,该国同样依赖伊朗能源的供应,一直在要石油还是要美国之间摇摆不定。
目前看来,欧美国家和伊朗之间还大体停留在口水战阶段,尤其是美国,尚无调集重兵的行动,反而加快了从伊拉克撤军的速度;欧洲国家的制裁,也旨在迫使伊朗放弃发展核计划,大规模战争的迹象并不明显。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波斯湾将保持绝对的平静,并不排除美国或者以色列突然发动针对伊朗核设施的低烈度突击行动的可能性,只是,伊朗随后将采取怎样的报复措施、世界石油动脉的咽喉要地霍尔木兹海峡会不会被封锁、脆弱的世界经济能否经得起这般折腾,尚且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