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低空作战的主力,直升机如今又要在高科技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了。据《俄罗斯武器》杂志网站8月30日报道,继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莫斯科航展上“秀”出第五代固定翼战斗机T―50之后,俄罗斯军用航空业又向新的目标――第五代军用武装直升机发起冲击了,该机同样具备隐形能力,而且因装备超群,甚至能对抗速度快得多的固定翼战斗机。
“五代机”构想
按照俄直升机集团公司总裁安德烈?什比托夫的说法,为满足俄空军和特种部队的需求,最近米里和卡莫夫设计局都向军方推出了第五代武装直升机的模型,目的是与未来20―30年可能出现的西方同类直升机夺取低空领域的制空权。尽管什比托夫没有透露两家设计局的五代直升机方案细节,但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透露,由卡莫夫设计局提交的下一代武装直升机方案代号为“卡―90”,它将为目前俄空军现役的第三代和第四代直升机作战编队提供战场情报、协调和控制的空中与地面力量的协同作战,同时也能完成高威胁地区的精确打击任务。
据俄罗斯《报纸报》介绍,武装直升机与战斗机一样,也有代的划分。除了发动机越来越先进之外,各代直升机在螺旋桨的区别也比较明显。第一代直升机的旋翼桨叶一般是由管式钢梁和木质骨架组成的混合式结构,装有简易的仪表和电子设备,如米―1直升机。第二代采用全金属桨叶,开始配备最初的集成微电子设备,如米―4直升机。第三代采用全复合材料桨叶,安装了内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子设备和较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如米―24直升机。第四代安装有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翼型和先进的复合材料桨叶,有先进的飞行控制、通信导航系统,如米―28直升机。虽然历经四代,但最大飞行时速并没有多大改观――最初为200公里,米―28的最大时速也只有350公里。
俄罗斯空军前司令科尔努科夫认为,第五代直升机至少要具备重量轻、低噪音和隐形三个特性。曾在俄乌兰乌德直升机公司工作过30多年的老工程师谢尔盖?马卡罗夫则认为,未来俄军第五代直升机很可能采用颠覆传统的并列双座座舱布局(传统武装直升机都为串列双座布局),因为让飞行员和武器操作员并列坐在一个驾驶舱内可以有效提高作战反应效率,两人可共用某些仪表、设备,从而简化了仪器操作工作。另外,俄第五代直升机的飞行时速可达到500―600公里。最重要的是,它还能携带空对空导弹,对战斗机发动攻击。
据英国《空中力量》杂志介绍,受到全球反恐战争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西方国家普遍压缩军事科研费用,无力再开辟新的战线。与此同时,以阿帕奇为代表的武装直升机在各条战线上表现突出,因此,美国在研制第五代直升机方面并不积极。俄媒体所说美国开发的第五代X―2直升机项目,只是五角大楼旗下先进研究计划局的概念机,离真正开发立项还远着呢。
助美军摆脱志愿军围歼
直升机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小孩子玩的竹蜻蜓。现代意义的直升机直到1907年8月才由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来。那架名为“飞行自行车”的直升机,虽然实现了垂直升空,但仅离开地面0.3米,连续飞行的时间也只有20秒。1938年,德国人汉纳赖奇驾驶一架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真正开始让直升机大放异彩的是朝鲜战场。1950年11月,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役――长津湖会战爆发了。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分割包围。面对志愿军猛烈的对空火力,再加上长津湖周边没有足够供固定翼飞机起降的跑道,美军只好冒险用R―5直升机承担空投补给、转运人员的任务。美军后来在一份战报中承认:“直升机的速度慢,飞行高度低,装甲防护薄弱,中国军队的巧妙对空火力令美国直升机机组时常处于危险境地。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直升机的援助,我们的陆战队在长津湖覆没的命运将不可避免。”据美军亲历者回忆,正是靠直升机空投来的钢轨,美军才紧急修复了被志愿军侦察兵提前炸毁的铁桥。直升机还帮助美国步兵在崎岖的长津湖山区内铺设电话线,使失散的部队得以恢复通讯联络。
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南人民军王牌第325师与美国陆军第一骑兵师在德浪河谷展开遭遇战。面对人数和火炮均占优势的越军,美军充分发挥直升机群快速机动的特点,迅速向被包围的前锋部队机降了两个炮兵连,并为被围部队提供炮火支援,避免了被围歼的命运。
“魔鬼战车”肆虐阿富汗
美军在越南战场成功运用直升机的经验随后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苏联更是通过实地了解越战战况、仔细研究克格勃特工获得的美国直升机绝密情报,于上世纪70年代推出米―24武装直升机。该机做工粗糙,几乎不要什么保养维护,但厚实的座舱防护装甲让飞行员非常安心,是不折不扣的“空中坦克”,而美军装备的直升机却需要专门的机棚,相比之下“就像娇贵的小姐”。
在1979―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米―24成为苏军对付神出鬼没抵抗苏军的“圣战者”的利器。当时,“圣战者”多在一大早进行露天祷告,苏军抓住这一机会,频繁选择拂晓出击,用密集的火箭弹和炸弹消灭暴露在外的“圣战者”人群,同时把一些装备延时引信的炸弹当地雷投放,这些炸弹会在24小时内断断续续爆炸,以防止幸存者从瓦砾中逃生。阿富汗人抨击这种“灭绝人性的做法”,并把米―24称为“魔鬼战车”。
为了抗衡苏联的米―24,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推出具备第四代水准的阿帕奇系列武装直升机,其携带的武器可摧毁地面上一个装备精良的坦克营。在2002年3月的“蟒蛇”攻势中,塔利班在阿富汗东北部一处谷地成功伏击了美军的一个特遣队。在万分危急时刻,美军出动了6架阿帕奇,用炽热的火网压制住塔利班,掩护地面上的美军士兵逃离了险境。美军曾得意地吹嘘,在阿富汗山地进行营级规模的进攻战,如果有4―6架阿帕奇配合,那么战斗将非常轻松,“美军地面部队几乎可以实现‘零伤亡’”。
就各国军队现有阵容而言,第三、四代直升机是主流机型。美国和大多数北约成员国选择阿帕奇作为主要武装直升机,法国和德国选用两国联合开发的“虎”式直升机,俄罗斯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仍沿用皮实的米―24。不过这些诞生于冷战时期的“低空武士”大多过了设计寿命的一半,取代它们的新机型迟早要上马。美国正在考虑突破传统直升机的设计框架,使之获得与固定翼飞机相同的飞行速度,因为历次战争表明,直升机飞行速度慢是被击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编辑:田亮 美编:苑立荣 编审:吴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