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凭啥风光华尔街 占领华尔街的前因后果

  今年8月中旬,印度出现了“上网笔记本电脑热”,数家公司争相推出便宜的上网本,价格最低的只有99美元(约合632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贫穷的印度农村学校出现了让农村穷孩子学会上网的热潮。推出最便宜上网本的拉克丝公司总经理杰恩说,他们要用这种电脑制造出更多的印度人才。拉克丝公司的投资者,来自华尔街;他们培养的人才,有很多也将进入华尔街,正如无数已经活跃在那里的印度人一样。
  在华尔街,没人会小看印度人。同样是来自亚洲的移民,华人通常很难做到管理层,做到企业高管的更是凤毛麟角,而来自印度的管理人员却比比皆是。
  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一位教授曾统计过,在2009年,财富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中,有两个中国大陆人,两个北美华人,而印度人有13个。在进入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500家上市公司中,“当家人”除了美国人,就要数印度人,他们领导了7个大公司,而美国的近邻加拿大人才掌管了4家。
  
  他们让人“不敢小看”
  花旗银行的首席执行官潘伟迪是印度人;百事可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英德阿?诺伊、德勤公司的董事长庞尼特?仁岩,都是印度来的;印度裔的温迪?班格尔是私募基金赖斯公司的合伙人;他的弟弟埃杰?班格尔从雀巢公司起步,后负责花旗集团的亚洲业务,去年当上了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首席执行官。
  班格尔兄弟是华尔街印度精英的代表,他们都是纯粹的“印度制造”。对他们来说,艰苦生活比学位更有助于事业成功。
  班格尔兄弟的父亲哈勃岩?班格尔,是印度陆军的将军。一家人经常要随着他的调动而搬家。兄弟俩小村子待过,大城市住过,从小就被迫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他们把这当成自己成功的秘密,因为这跟在跨国公司担任CEO一样――你必须时时面对新环境、解决新问题。
  两兄弟都不怕苦。老大温迪1975年大学毕业后就进了联合利华公司的印度公司,一待就是33年。一开始,联合利华把他派到印度最偏远的地方。为了了解当地农民对联合利华洗涤用品的看法,他每天晚上都跑到农家小院去聊天。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给农村妇女提供贷款,让她们批发联合利华的产品在村里卖。女性有了工作,公司有了销售网络。2000年,他当上了联合利华印度公司主席。2009年,温迪成为赖斯公司的合伙人。
  弟弟埃杰则是在1981年进入雀巢公司,在13年时间里做遍了从销售到管理的各个职位。印度天热,雀巢公司的巧克力卖不掉,农村又没电,冰箱都没法用。埃杰设法制造了一种专门的冰箱,将巧克力送往农村,又在村中小店装了发电机、安了空调,让印度农民吹着凉风吃巧克力。加入百事可乐后,他主持肯德基在印度的业务,为了解一线情况,他曾卷起袖子去门店炸鸡。
  2010年7月1日,埃杰?班格尔戴着印度式头帕,留着大胡子到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纽约总部接CEO的位置。他这副“行头”,在金融圈里引来一阵议论。后来他半开玩笑地告诉印度老家的媒体,他是故意戴着头帕去上任的。因为在那种跨国大公司里,“别人看到一个戴着头帕的家伙做到那么高的位置,就会认定他一定极为聪明,不敢小看”。
  
  他们懂美国,也善于编织关系网
  这些印度精英凭什么让人才汇集的华尔街“不敢小看”?
  一位在美资投资银行香港分部工作的华人,最近发现主管中国业务的上司换成了印度人。“他们懂中国吗?”他很郁闷地跟朋友发牢骚。朋友说:“但是他们懂美国,这更重要。”事实也是如此:在大公司的高层,能和老板侃侃百老汇,也许比谈业务报表更有价值。而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印度人说英语,又“极为自信”,和西方打交道多年,是西方人“熟悉而又亲切”的“亚洲面孔”。
  有不少人认为,印度人在大公司里爬得快,得益于英语好。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小部分。印度人说的英语,口音很重,不过英美国家的人与他们沟通倒是没问题。印度裔的英籍作家拉什迪说,印度人用英语思考,但同时,他们又成长于一个多元文化、多元信仰的社会,他们的成长环境几乎就是现代全球市场的翻版。由此锻炼出的应付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正是现代跨国公司管理层最需要的。
  一位专门从事高级人才招聘工作的猎头公司负责人也说,印度人能到达顶层,原因就在于,印度人对东西方文化的熟悉,让他们在现代公司管理上游刃有余,但更重要的则是,印度的新一代管理者们,已经习惯了面对多元文化、复杂的竞争环境和有限的资源。
  在世界银行评出的世界各国经商难易度排行榜上,印度名列第134位。写过《印度CEO》的作家斯宾塞尔说,在印度要建个工厂,你得“到80个地方盖80个章”。一位印度裔的华尔街高管曾说,在中国,你要办成一件事,关键在于找到能拍板的官员;在印度,你也许得跟600个官员打交道,而他们有600个主意。糟糕的经营环境带来的意外收获是,印度人特别善于编织关系网。
  印度裔的谷歌首席商务官亚罗拉这样评价印度人的能力来源:在一个什么都缺的国家长大,逼着你去突破束缚,发现答案。
  
  他们更加团结、重视道德
  当中国的年轻人把做公务员当成人生第一追求的时候,印度的人才争先恐后地想进国际大公司。他们认为,政府工作再稳定,也只是靠纳税人的钱吃口太平饭。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在国际企业打拼越成功,能为印度做的事情也越多。
  印度的教育体系,也帮助“印度帮”在国际企业中站稳脚跟。在印度,最吃香的学校是印度理工学院和印度管理学院。有的印度人甚至说,这两所学校是“天下第一”,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只是他们的第二选择。其实,这两所学院条件很艰苦,校舍陈旧,宿舍也狭小。但是,学校教学严格,声誉良好,校友们组成了紧密的全球网络,彼此提拔、帮忙。毕业多年后,不少校友还记得当年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所以在国际公司,往往一个印度人做了“老大”,就提拔起一批印度人。中国人则远不如印度人那么团结。
  印度高管们还有一个特点:他们很关注社会责任。沃顿商学院副院长辛格说:“印度的CEO们总是说,如果你不知道帮助社会,你就无法成功。”也许这与印度人重视道德修养和施舍助人的宗教传统有关。管理咨询公司海雅集团曾做过一项领导力调查,结果发现,领导者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会影响到领导力的实现,这被称为“内在力量”。印度人的形象与西方企业文化中强调社会责任的一面不谋而合,让印度高管更容易通过升迁中的“道德关”。
  灵活、责任、互助,华尔街上印度人的成功给了华裔压力,也提供了榜样。
  
  编辑:刘心印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