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日下午,一支特殊的队伍来到人民日报社,在许多成年人中间,这支队伍显得有些特别,由12名小学生组成,其中最小的读小学三年级,在这里,他们受到了贵宾般的礼遇。
这些孩子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村,今年68岁的退休老人邓小岚是他们的老师。
邓小岚是原革命家邓拓的女儿,自2004年开始至今,她在8年的时间里,每年数十次往返京冀两地之间,为革命老区马兰村的革命后代――马兰小学的孩子们带去音乐与艺术的启蒙教育,并一手筹建了全部由老区农村孩子组成的“马兰小乐队”。
邓拓曾是《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的总编、社长,马兰村与《人民日报》早在抗战时期就紧密联系起来。孩子们此前曾多次听邓老师提起过关于《人民日报》的故事,这一天的参观更让他们收获良多。
在当天的行程中,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会见了邓小岚一行。在人民日报社内,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参观了珍贵的老照片,并领着孩子们到夜班值班室参观他们的工作流程,让孩子们亲眼目睹了一份报纸从编辑到排版再到诞生的过程。
随后,邓小岚一行来到人民网参观并接受访谈,当12名小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已经成为一则新闻并出现在网站大屏幕时,纷纷感到兴奋和好奇。
在人民网的演播大厅里,12名小朋友一字排开,由领唱之一,13岁的马红叶起头,吉他手孙沛栋开唱,从起初的胆怯到放声歌唱,孩子们的歌声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来美丽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这儿的人们和你一样坚强善良……”
这段名为“心愿”的动人歌曲,是纪录片《马兰的歌声》创作者桂石和阿里专门为马兰和孩子们而创作改编的。它将人们带回到1943年的那段历史。
一部纪录片《马兰的歌声》让这些孩子们瞬间走入公众的视野,孩子们纯净的歌声仿佛触动了人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与马兰村的不解情缘
马兰村是太行深处的一座小村庄,在河北省地图上都找不到。但这里是原《晋察冀日报》的根据地,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诞生的地方,曾有19位村民为掩护报社同志而惨遭日本人杀害。时任报社社长的邓拓,在日后写作《燕山夜话》时,笔名就取作“马南?”,以志不忘那段岁月。
邓拓曾在解释“马南?”这个笔名的来历时说:这是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附近的小村庄马兰村的谐音。他说:“马兰村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的所在地,我对它一直很怀念。”
尽管铭刻着重要的历史,马兰村却一直不为外人所知,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400多户人家1500多村民,年人均收入2千元。
回忆起1997年第一次回到马兰村的情形,邓小岚记忆犹新。当时马兰村民落后的生活状况和学校破旧的环境都令邓小岚十分吃惊。然而令她感动的是,当她说她来自北京,名叫邓小岚时,当地的乡亲一下子就叫出了她的小名,她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原来马兰村是邓小岚的出生地,她在这里长大,直到3岁才离开。
在邓小岚心里,马兰村就是自己的“故乡”,因为她的父亲邓拓曾经在这里为了一份报纸坚守十年。也是从那时起,邓小岚决心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做一点事,“我动了改善孩子们教育环境的念头,多了做不了,起码给孩子们一个遮风挡雨的教室吧。”邓小岚说。
在亲人和朋友的支持下,邓小岚自掏腰包,协助修缮了校舍。几间教室被翻修了,换了桌椅,换了黑板,墙面也不透风了。
后来,邓小岚每个月都会回马兰,看看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有没有什么缺少了,偶尔还要常住一段时间,马兰的老乡都把邓小岚当做自家人看待。
也是在这个时期,邓小岚了解到当地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在学校学习的课程也十分枯燥,许多孩子连一首歌都不会唱。看着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邓小岚决定把音乐带进这座山村,让音符触动这群孩子尚未开化的内心。
那一年是2004年,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马兰小学打开了梦想之门,邓小岚用音乐为这些农村的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
马兰小乐队
最初的几年里,邓小岚几乎每周末都要来一趟马兰,她必须一大早先从家里坐地铁到北京火车站,赶9点到定州的火车;晃上两个半小时之后,从定州坐3个半小时的大巴到阜平县城;再换去马兰村的班车,颠簸一个半小时。每月一个来回,这条路邓小岚走了近八年。
2006年,邓小岚成立了马兰小乐队,最初乐队里只有六个孩子。
“没有什么挑选的原则和标准,就是刚开始教他们唱歌的时候,我在他们旁边听,听到哪个孩子唱的音比较好或者节奏比较好,我就问他愿不愿意,愿意就找过来。”邓小岚说:“我不考试,也没办法考,就是都来学,看看还可以的,就加进来。我只想尽我所能把孩子们教好,让他们快乐,让留守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邓小岚的一份笔记中,记录着马兰村小乐队到2011年5月份学会的30多首歌曲,既有《送别》、《雪绒花》、《山楂树》这样的中外民歌,也有巴赫、波切里尼的《小步舞曲》这样的古典音乐。
如今这个小乐队能参加演出的有20多个孩子,在学校里一起学习的则有60多个,他们的乐器五花八门,既有小提琴、手风琴、小号,也有笛子和葫芦丝,都来自邓小岚和朋友们的捐赠。
在2010年“重走《晋察冀日报》红色游击办报路”的活动中,队伍经过马兰村时,著名音乐人、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艺术总监阿里观看了马兰村小乐队的演出,在深受感动的同时,阿里开始为马兰村小乐队谱写歌曲。从此,马兰的孩子拥有了《美丽的家园》、《心愿》、《马兰童谣》等属于自己的歌曲。
自从有了音乐,村民感觉到身边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性格也变化了。而邓小岚说,她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孩子们站在台上演奏的时候。
邓小岚说,“在物质上我的能力可能有限,但在精神上我不会让他们觉得比别人差,让他们自信地生活。”
音乐改变生活
几年来,邓小岚为了这些孩子倾尽心力,多次带领孩子们走出大山,来到北京,让这些山里的孩子接触到真正的大舞台和更多关心爱护他们的人们。
2008年,邓小岚带6个孩子到北京,给原《晋察冀日报》的老同志们演出。
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县里开庆祝大会,马兰小乐队受到了邀请,“我们还到自己村子和旁边村子里演出,这种节日,农村没什么活动,我想让孩子们有一个记忆。”邓小岚说。
2010年8月,在全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上,马兰小乐队作为嘉宾进行了表演,马兰小乐队再一次走出了大山。
2011年6月,马兰小乐队的12名孩子来到北京,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他们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去鸟巢、水立方,参观了国家大剧院,观看了中国木偶剧,并参加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演播活动。
在经过了短暂的拘谨后,孩子们活泼可爱的一面充分展现出来。
其中一名外号叫做“小和尚”的孩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名叫许文刚的孩子十分活泼好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拿着从记者手里拿到的照相机四处拍照,对一切事情都充满好奇。
孩子们告诉记者,邓老师在他们眼中是一个十分亲切的老师。马红叶说:“邓老师平时对我们一点也不严厉,都是很亲切的。除了教课之外我们还一起做游戏,比如击鼓传花,输的人就要表演节目。”
音乐把偏远闭塞的马兰村和外面那个精彩的大世界联在了一起,邓小岚的努力也终于得到了各方响应。
“音乐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他们长大以后,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音乐都可以给他们以慰藉、以鼓励、以支持,对他们一生会有很深远的影响。对于一个村庄来说,起码在精神上给他们带来变化”,邓小岚说。
据介绍,现在全村人正配合邓小岚搞《晋察冀日报》社展览馆,这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文史资源库,太行山深处的马兰村山清水秀,村民们说他们决心把旅游事业搞起来,一定让马兰村富起来。
编辑:刘文婷 美编: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