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

  父亲是个有四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用他的话说,40年前,司机高居三大美差(方向盘、听诊器、营业员)之首,其地位远超现在的民航飞行员。   那时想要学车还真不容易,在汽油只要两毛多一升的时候,驾校的学费就要一千多元。虽然家里没那么多钱,但爷爷是单位的领导,又是老司机,父亲中学毕业后便悄悄躲过上山下乡,在刚满18岁的年纪得到了这个令无数人艳羡的职业。
  拿到驾照的那天,父亲用砂纸把单位发的翻毛皮鞋细细打磨了一番,擦了大半盒黑鞋油,还找来图钉摁在脚后跟当鞋掌。黑皮鞋在地面发出声声脆响,这是司机的“标配”。
  今年春节,父母来南方避寒,跟我讲了很多陈年往事,大多是老司机的故事。
  一次,他开一辆大货车行走在茫茫戈壁,突然间一片紫红色幕墙迎面袭来,车身开始剧烈抖动。这是遇上沙尘暴了。他赶紧掉头将车尾背对幕墙。沙尘过后,车尾的迎风面全被风沙打磨掉了漆。“要是掉头不及时,吹破了挡风玻璃,打磨在脸上……知道哈密瓜皮为啥那个样子了吧?”父亲说。
  这世界变化太快,老司机的故事是一本历史书。据说70年代的驾照分两种:“职业司机”和“非职业司机”。不管考哪种,都要经历严格的交通法规和机械知识考试、6个月的实操、一年的陪驾,才能拿本、独立上路。不像现在,7天速成的“菜鸟”驾照、高价买来的“杀手”驾照横行马路,难辨真伪。
  父亲爱车,他总说:“除了台湾,全中国没有我没跑过的地方。”也正因为这个,很多老司机纷纷转行的时候,他却一直没有放弃。10年前,父亲被单位以 “减员增效,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为名,“协议”解除了劳动合同。不久,他又通过 “返聘”,再次握上了方向盘。
  但这次跟40年前不同,待遇不及正式员工的三分之一,地位也一落千丈。我劝他别干了,他说:“干了几十年司机,我还不老,还能工作。”此后的很多年,刘欢的那首《重头再来》一直是他的手机铃声。
  过完年,父母要走,我劝他们多待些日子,父亲说:“儿子,等我回去再干3年,到60岁退休了,我们再过来就不走了。”母亲说:“是啊,我都盼着你爸60岁呢。”母亲停顿了一下,“60岁啊,我到底该不该盼他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