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在澳发展的启示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有本杂志却是逆潮流而动,在杂志市场普遍萧条的时候,日趋红火。      澳大利亚的杂志市场一直在萎缩。有一个令人心寒的事实为证,那就是澳大利亚最负盛名的杂志《公报》周刊在历时128年之后,终于在今年1月24日寿终正寝。《公报》周刊多年来一直是新闻界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即便是寿终正寝之时,它仍是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政治、新闻和商业周刊。但销售量持续下跌和连年亏损,终于迫使老板忍痛关张,亦让许多老读者伤心感叹。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公报》的命运似乎是种必然。然而,有本杂志却是逆潮流而动,在杂志市场普遍萧条的时候,却日趋红火。更让人心有不甘的是,这是本外国杂志,它的名字叫《经济学家》(Economist)。
  6月是澳大利亚最为寒冷的季节,但《经济学家》的现任主编约翰•迈克尔维特却风风火火地从伦敦总部来到悉尼。他的计划是要把目前每周2万份的发行量在两年内提高到4万份,而且到时候还要在澳大利亚增加印点,降低成本,提高时效。
  有人认为迈克尔维特大概过于雄心勃勃,但他自己却非常看好澳大利亚市场。他说,澳大利亚有许多聪明和具有全球眼光的人,他们对有思想的杂志感兴趣,他又有什么理由不乐观呢?
  有想法还得有行动。迈克尔维特的推销战略有两步:一是继续在澳扩大品牌效应和知名度,二是通过市场的直接销售来提高发行量。他还打算在澳大利亚设立一个分社,统管大洋洲地区。
  在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杂志中,《经济学家》好像是个异类。这本有着165年历史的杂志似乎从不哗众取宠,尤其封面简朴直白,绝无美人头像,语言简洁干净,也绝不咬文嚼字,而且作者从不署名,特刊除外。有100万份销量的杂志总部设在英国,但80%的销量却在海外,其中一半是在美国。在澳大利亚的售价是10.50澳元,相当于10美元,价格在同类杂志中是偏高的。
  在许多杂志为生存苦苦挣扎或相继关闭停刊的今天,《经济学家》却销量逐年递增,前景看好。这本严肃的杂志何以如此风光?迈克尔维特的解释是,第一个原因是拜“全球化”所赐。随着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对全球性事务越来越关心。悉尼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国外事件的影响程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举例来说,由于中国的某些人在做一件工作,结果会导致澳大利亚某些人失去他们的工作。
  第二个原因是拜“多元化”所赐。有人喜欢通俗读物,就一定有人喜欢严肃作品。随着整体生活的改善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喜欢高品位读物的人也在增加。而他们就盯住这样的读者群体。迈克尔维特说,“我们要为那些要跟随时代潮流,关心世界大事的人服务,提供新闻、观点、评论和分析。有些观点读者也许不喜欢甚至讨厌,但他们需要好的主意。”而这本杂志就能提供一些好的点子和主意。
  这是本与时俱进的杂志,不固步自封。当网络开始流行时,杂志也随之上网。杂志是周刊,重大新闻未必能随时赶上印刷,于是他们就利用网络版更新即时新闻,让刚刚发生的大事能很快在网络版上出现,不耽误读者的阅读,也体现了杂志负责的精神。今年的网络用户将近300万,比一年前的用户增加了34%。但印刷版的全球销量去年也增加了9%。
  从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学家》的读者基本上都是白领以上阶层,公司主管、首席执行官、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是主要读者群。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的一位高级管理员说,《经济学家》的一个好处是实用。譬如,想在中国投资的外国大公司是不得不看《经济学家》的。该杂志对中国的深度报道和深入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商业指南。一位长期自费订阅《经济学家》的快餐店老板说,杂志里的内容总能让他捕捉到消费者的口味和时代的潮流,让他有所调整,改善服务,满足大众的需求,让自己的生意长盛不衰。
  俗话说众口难调。一本杂志要满足全球各个角落的不同读者的不同口味,殊为不易。但《经济学家》似乎做到了这一点。这里面的奥秘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