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东陆:人的定义与自然

  

  人工与自然的区别似乎显而易见。由人类想象,设计,并经过任何方法(包括手工,物理,化学,生物,自动化程序)制作出来的一切有机与无机的东西都可以归类为人工的。而除此之外完全由自然产生的便是“自然的。”但有时这种界线并不明显。比如人工培育的动,植物。虽然经过人类的设计,处理,但最终的动,植物还是在人工的环境下“自然地”生长出来的。比如林业,农作物,和畜牧。或许可以认为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的合作产物。在古代,这种人类间接参与而产生的东西有相当的“自然性。”因为人类仅仅把野生的转变成“家生的”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换句话说,人类并不“直接地”参与“自然”生长的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人类只不过是改良生长的环境,使其有更高的产量和质量。对于动物,驯化也仅仅是改变动物的习性。所以动,植物的“自然性”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是在现代,尤其是当代,由于基因工程和组织工程的发展,动,植物的自然性愈加减少。人类在今天不仅能够创造全新的蔬菜和水果,而且可以在实验室长出器官,皮肤,甚至“克隆”自己。

  有趣的是,人类更加倾爱自然的东西而“讨厌”人工的产物。比如,在自然景观中,如果有人工的建筑,就会有“破坏自然”的指责。对于人工生产的物质,尤其高分子塑料产品更是遭到“自然主义者”的批评。于是具有“生物降解”品质的物质得到人类的青睐。对于化工,生物,和一切工业所造成的污染和毒害更是让人类深痛恶极。但是尽管如此,社会现代工业的发展仍然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而“进步”一定和人工产物的多少成正比。与此同时,“进步”又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精神压力。尽管人类如此留恋自然,却必须无奈的“进步。”

  在讨论人与自然的时候都无法离开宇宙中另一个至为重要的方面: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古典哲学里都有关于“天-地-人”的核心思想和解释。尽管东西方的理念有所不同,但“天”一般指超越人类的一种“精神,’并与“神明”和“上帝”连接起来。这是一种超逾自然和人类的力量。人类敬畏,服从,信仰“天”并试图探知,解释“天”的本意,从而在“天”的主宰下得到安慰,和平,保护,和幸福。尽管人类文化繁复各异,却都会有“天”的概念和理解。而“人”的定义哲学家们曾有不同的解释。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义也在发展中。比如古典社会,人的定义是由等级而划分的。在西方社会(中世纪),宗教内部的等级规范了人的定义。基督教里,教皇是最接近上帝的一位,然后是主教。其次是修道院长和修道士。而如果一个人离开了神,便失去了人的定义的基础。

  只是在近代的西方,人的定义才部分的走出神明,而赋予真正个人的全部含义。但是在当代,人的定义愈加复杂起来。比如,一个人的基本定义是:必须具有人类的生物身体和精神思想;
他(她)属于一个文化群体和自我认同;
具有语言和推理的能力并富于人类的特性(包括欲望,动力,希望等)和情感(比如同情,爱恋,和关怀),而且能够对自己的群体负有责任和作出贡献。人的定义至关重要,其意义在于:如果可以定义为“人”,他/她必须具有所有做人的权利,而首当其冲的是生的权利。但是,当一个“人”没有,或失去所有这些特征和能力的时候,是否还可以定义为“人”。比如,一个在“植物状态”的“人”;
一个还未成型的胚胎,一个外星来的“人”。如果按以上“人”的定义,他们有可能被排除在“人”的法律范围之外而失去“生”的权利。

  虽然有些宗教人士反对基因工程而责难科学家在“扮演上帝”但如果科隆出来的人完全符合“人”的定义,甚至可能信神,那么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他们排除在人类之外。尽管人的定义如此复杂,但文明社会却从未停止过对人类定义的完善和发展。因为正是由于人类历史上关于“人”的定义的混乱,致使文明历尽磨难。希特勒用他自己关于人的定义,任意宰杀猷太人。黑奴在“亚人类”的定义下被廉价的贩卖,中国历史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法规也是在当时人的定义鲜明的写照。

  但是当人类在近代更为明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义之后,就变得十分傲慢起来。人类不仅试图逃匿神明的控制,甚至要为上帝代劳而创造自然。一方面挖空心思地加紧破译自然的基因密码,另一方面坚信“人定胜天”的口号。人类从各个方面把自己和自然俨然区分开来,并清晰地画出人与自然的分界线。人类在焦虑中探索宇宙的本源,寻找慢慢天际中的同类,认识人性与自然的本质,并试图证明神明是否存在。但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却发现人类事实上仅仅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已。或者更确切的说:人就是自然。

  自然界的进化和发展,或者说自造物者创世以来,地球的变化从机械-物理-化学,再到生物的,以致社会的,心理的,最后到精神的,无一不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但是人类为了建立“人”的定义和文化认同,必须找到人的“本源”和在自然界的位置,否则无法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然而,最容易确立的与自然的分界,就是语言和思维。但即便最美妙的语言和最复杂的思维,也是在自然中产生的,并归属于大自然。这正是宇宙的玄妙所在。或许,我们可以把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定义为一种数学上“高阶”的形式和内容。如果地球上的一个火山爆发,那么所有其经历的过程都属于自然。从地壳应力的变化,到岩浆的喷射,流动,冷却,以致凝固,都是自然所至。一切遵从物理,化学,力学的规律而变化,没有超自然的力来控制。在这之后,绿洲再生,人畜相至,循环往复,也是自然的过程。如果在此建立文明,发展社会,开创科学,甚至出现高科技,仍然是自然从“低阶”到“高阶”的变化。今天的宇宙飞船,生物基因,无线电波,算法语言,精神信仰,心理情绪,社会动荡,原子核爆,统统为自然。如果存在神明,那么除了神明,就仅仅是自然。假如神明不在,那宇宙中没有任何“非自然”的东西。

  人类对自己超越自然的定义,是出于心理安全的需要。如果能够定义自己,就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而不被自然的力量所威胁。因为早期的人类,饱尝自然侵袭,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所以人类首先寻找神明的保佑,企图在精神上战胜自然。但同时又把自己与自然分开,而树立“人”的定义。于是,出现了“天—地—人”的概念。在“天—地—人”之间,人类曾经试图“天人合一。”所以创造了貌似神明的“人神”。无论是宗教界的主教,祠庙里的菩萨,还是政治社会的首领都具有神的特征:超然,伟大,无性。神在人间的化身,把神更具体化,使人们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天”的关爱和拯救。但在当代,当人类开始对自己的自然奥妙解码的时候,便意识到真正彻底的安全感来自于回归自然,而不是脱离自然。因而从“天人合一”转向“人地合一。”

  尤其在20世纪下半叶,人类开始了“人地合一”的想象和设计。在上世纪70-80年代,好莱屋电影充斥了类人,但并不是地球人的塑造。他们来自天外,或者是机器人,电子人。他们具有人类的特征,情感,甚至道德和逻辑。但是在生物构造上却完全与人类不同。这些类人却“非人”的族类,既可以于人类和平共处,也可以于人类为敌。所有人类的真,善,美都可以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世界上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居然真的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企图创造这些“人造人”。他们甚至认为,未来的世界就是象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到处是和真人混居在一起的机器人,电子人。他们将受到人类的尊重,并享有和人类一样的权利。在当代,为了美容和治病,医学已经开始大量的在人体内移植,再植,加植无生命和有生命的代用物质,包括金属,塑料,陶瓷,和人工生长的器官组织,比如内脏和皮肤。这些物质本不属于人体自己,而是通过人工和生物的方法制作出来的。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人体部分可以用人工材料代替。人类高度的自救能力将可以使一个人体内的代用材料超过50%,或者更高。在这个阈值附近,人与自然的区分变得模糊起来。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地合一”的必经之路。当人类的器官(比如心脏)可以永久的替代和修复,情绪能够由精巧的电路开关,爱情用复杂的软件调控,人类就会真正的回归自然,并获得心理的安全和终极的幸福。

  终究有许多人批评人类的这些行为,比如基因工程,生物克隆,DNA解码等等。认为这是代替上帝而创造自然。其实人类和自然本是同一系统,从一开始就是“人地合一”的。自高自大的人类为了树立自己在自然界的威信和内心的平衡,硬是要把自己从自然中分出去。从而不断地创造人的定义,用以区别于动物。但无论人类有多么伟大的创造,也无法脱离自然并超越自然。

  如果可以在地球的大气层之外观察,并把地表的变化按时间的延伸拍一个电影或录像。你将看到地表的明显变化。比如冰川的形成,陆地的延伸,海洋在地表的流动和交割。如果最近的5000年用对数表示,你会看到人类文明,他们聚集,繁衍,游牧,最后出现了火车,飞机,宇宙飞船,还有污染的烟雾,甚至在美丽的绿洲里“长”出来的水泥高层建筑。人类说那个建筑是“人工”的,可能也是丑陋的。但事实上,水泥建筑和那些飞机,飞船的确是自然的一部分,包括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