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中国政治在内外压力下与国际接轨

  

  在过去将近的30年间,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就是和国际社会接轨。当然这里指的是经济而非政治领域的接轨。经济上和世界接轨是从邓小平以来的中国领导人一贯坚持的目标。在这方面,中国采取了异常的主动性。

  当很多发展中国家努力抵制经济全球化的时候,中国是冷战以后经济全球化最强大的支持者和推动者。期间尽管中国内部的改革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和国际接轨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过。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已经加入了包括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在内的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成为全球经济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与国际接轨也是中国内部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动力。如果没有和国际接轨,中国就很难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的经济改革表面上如邓小平所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实际上是有明确方向的,知道“河”的彼岸是什么。

  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有待于改善,但在很大程度上,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各方面政策话语的核心。

  那么,能不能提政治上和国际接轨的问题呢?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时间是被回避的。邓小平有著名的“两手抓”理论,就是说,在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政治上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政治接轨”一直是个禁区。

  但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时候了。不管人们喜欢与否,它已经摆在中国领导人的面前,同时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为什么?一句话,客观形势使然。

  

  政治问题从经济冲突中反映

  

  政治上和国际接轨的外在压力来自于中国经济已经和国际接轨这个事实。因为和国际的接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大,但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因为中国政治制度和西方的区别,西方总是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中国。中国强调求同存异,不同政治制度的和平共处,但这不是说西方能够接受这种说法。

  西方很难容忍中国只在经济上融入世界体系,而其政治上流离于这个体系之外。对西方来说,容许和鼓励中国经济融入其所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最终目标,就是结束中国政治流离于这个体系之外的状态。

  政治上和国际不接轨的状态对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软力量有着相当的制约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实际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中国的作用并没有为西方社会所认可。

  在最为棘手的一些国际问题上,例如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非洲达尔富尔问题、缅甸军政府镇压民众问题等等,西方只是一味地叫嚷制裁,并没有找到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中国尽管非常低姿态,但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来求得问题的缓和甚至解决。

  但在很多西方政界和民众眼中,中国的作用恰恰相反。这也反映在最近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上。产品问题本来只是经济问题,但西方社会可以把产品质量问题无限地政治化。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客观上要求着中国在政治上也能够和国际接轨。

  政治上和国际接轨的压力也来自于内部。在中国内部,已经很少有人会否认中国的政治变革已经远远落后于其经济社会的变革这个事实。

  中国的政治人物和知识分子对此是有清楚认识的。很简单,根据马克思的说法,经济基础变化了,政治上层建筑也得发生变化。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中间有关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已经反映出内部政治变革的要求。在民主社会主义提倡者来说,民主社会主义不仅仅是改革中国政治的一种选择,而且也是中国政治和国际接轨的一种选择。

  

  理论滞后难以产生认同

    

  如果政治上与国际接轨不可避免,那么就要考量如何接轨的问题。在这方面,不能对接轨作狭义的理解。很多人把接轨和实行西方民主和多党制划等号。这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认知。

  在实际层面,既不存在统一的西方民主政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后民主化国家能够复制任何一个西方民主模式。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都是和该国家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历届中共领导人对西方式民主也一直持否定态度。

  在中国内部,也曾经有不少人,包括中共的一些官员认为共产党改名不失为接轨的一个有效方式。但这种选择也并不现实。党的名称并不重要。世界上各政党的名称千奇百怪,但这并不妨碍人们认同和接受这些政党。俄罗斯放弃了共产党,但其政治体系同样面临西方的压力。

  政治上和国际接轨的唯一选择,就是通过内部的以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改革。近年来,尽管中国官方没有明确提出政治上和国际接轨的概念,但在实际政策层面,已经为和国际接轨作了不少努力。

  从九十年代提出的“三个代表”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人本社会主义”以及“和谐社会”,这些概念和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解决政治上和国际接轨的问题。

  同经济上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一样,中国的政治改革也必须有个明确的方向。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变革,为了继续有能力引导经济社会的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尽管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但这个结构内部已经发生了巨变。

  然而,为什么这些变革不能明了人们有关中国政治变革的方向呢?毫无疑问,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不确定性既存在于国际社会,也存在于中国社会内部。

  这种状态也说明了中国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实际政治变革。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使得中国政治的认同(identity)产生了问题。

  无论是内部社会还是外部社会,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中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官方一再强调的“中国特色”并不能在任何意义上解释中国的变革和制度特色。在外界看来,“中国特色”实际上已经成为“没有任何中国特色”的代名词。

  要在政治上和国际接轨,既要继续努力追求内部民主化的改革,也要政治思维上的解放。确立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认同,并不是要把某种认同强加于人,而是需要研究,需要争论。有争论才有共识,有共识才有认同。

  无论是实际层面的政治改革,还是理论层面的政治概念的创新,政治的变革方向既要符合中国社会经济的现实,也要考量到人类社会的共享价值,也就是国际接轨的问题。

  只有这样,中国的政治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人们才会有确定性。尽管“过(政治)河”的过程可能也是“摸着石头”,但必须告知人们这条(政治)河的彼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