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手语主播周晔:让更多听障人士“听到”党的声音

爸爸的坚持与鼓励让她走上特教路


  每天,全国亿万观众都会在电视上看到,央视新闻左下角有位气质高雅的手语主播,她就是周晔。虽然跟罗京、王宁等大咖都曾合作过,但和口语主播不同,周晔从来没对电视观众“说”过一句话,因此外界对她了解甚少。其实,周晔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手语主播只是她的“副业”。
  周晔1963年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能成为手语翻译,实属偶然。1982年周晔高中毕业后,适逢北京市教育系统招考教师,在父亲的建议下,她参加了招考并被录取。在普教和特教等多所学校中,时任北京五十四中总务主任的爸爸果断地为周晔选择了北京市第一聋人学校。从教多年的周父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特殊教育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周晔成了一名特教老师。
  之前虽然也见过聋哑人,但周晔从没跟他们密切接触过,什么是特教、怎么当特教,她更是一无所知。入校第一天,周晔就被吓住了。聋人打手语和正常人打手语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带着丰富的表情,用很夸张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按周晔的话来说就是:“眉毛眼睛全在动,完全可以用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来形容。”她因此觉得他们很怪,接受不了。
  沒几天,周晔听说长城饭店下属的一个公司招聘模特,她就瞒着家里去应聘了。刚刚19岁的周晔身高1.73米,眉清目秀,面容姣好,是公认的大美女。面试的时候,几位考官看到她都眼睛一亮,对她的形体、台步等都非常满意。
  当模特不仅薪水丰厚,每天还能穿漂亮的衣服,是很多爱美女孩的理想职业。接到聘用通知后,周晔高兴极了。当她眉飞色舞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时,没想到父亲坚决反对,他不愿让女儿从事这种“吃青春饭的时尚职业”,甚至威胁说,如果她去当模特,他就不认她这个女儿。最终,周晔做出了妥协——她一直敬重父亲,知道他的坚持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她说服自己重返特教学校,专心学起了手语。
  经历过“模特风波”后,周晔不断暗示自己:“我的身体条件做不了模特,也就只能做特教了。”现在回想起来,她很感谢爸爸帮她选择了这个职业。当时学校缺老师,老校长李宏泰对她非常器重,特意指定学校手语最好的吴立平老师当她的师傅。
  周晔第一次意识到聋人教育是一项很美的职业,就是从学习手语开始的。她的指导老师吴立平从事聋人教育多年,手语打得非常漂亮——她面带微笑,修长而又灵巧的手指上下左右翻飞,像波浪一样起伏,像树枝一样摇曳,像鲜花一样绽放……虽然无声,但这种特殊的语言却有着别样的优雅与美丽。周晔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向吴老师学习。
  入职刚刚两周,担任语文老师的周晔就进课堂上课了。第一次上台打手语,她特别紧张,心怦怦直跳,时不时地还乱打。她是个要强的人,干什么都要干到最好。每天回家她都用手语打报纸和电视上的新闻,不会的词就记下来,第二天去向师傅请教。学校开会,校长在台上讲话,周晔也在台下跟着打手语。经过勤奋学习,刻苦训练,不到半年,周晔就能在全校大会上自然流畅地进行手语翻译了。
  但世人的偏见与非议也曾让她颇感委屈和心酸。一次,周晔带学生出去郊游,她一边用手比画一边说话,在人多嘈杂的地方,她说话的声音被淹没了,周围有人对她指指点点:“这么漂亮的老师,原来是个哑巴!”周晔听后挺受刺激,故意大声和学生们说话。结果,人家又说:“原来是个正常人,怎么干这个?可惜了!”
  听了这话周晔特别难受。爸爸鼓励她:“丫头,你偏要做好,让那些瞧不起特教老师的人知道,从事特殊教育的人都是优秀的,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这话给了周晔极大的自信与鼓舞。

从特教老师起步打拼到央视主播


  周晔说,当特教老师,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针对聋人特定的教学技巧与艺术。用手“摸”声音,是聋人教学的一个特色。上课时,教室里放着一面大鼓,周晔把孩子们的小手放在鼓面上,一边敲鼓一边用手语为孩子们讲解声音的特点与规律。为了教会聋儿发音,周晔常常对着镜子反复揣摩发音与拼读规律,钻研口型、舌位、送气、共鸣等发音技巧。
  为了教会孩子们正确地读唇,体会发音规律,她常常要张大嘴巴让孩子们观看她的口型与舌头的位置变化,让孩子们用手摸她的喉咙感受声带的振动,或者摸她的鼻子感觉鼻音的颤动。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正确的发音,她常常要重复上百次、上千次,一节课下来,会累得汗流浃背、嗓子红肿,吃东西都困难。
  一次,因工作压力大,周晔病倒了。孩子们来看她,他们不能说,但小小的手里紧紧攥着药片,使劲往她手里塞。周晔瞬间泪眼蒙眬,暗下决心,要用爱回报他们。李筝刚到特教学校时才7岁,不会发“哥”的音。周晔教她,指指自己的嘴巴,又做了个上扬的手势,想告诉李筝,这个音需要舌根儿抬起来才能发出来。随后,周晔又把李筝的手放在自己的下颌,让她感受口腔变化。这个简单的发音,周晔不厌其烦地教了李筝整整20天。最终,她收获了难以忘怀的感动。那天,周晔送李筝到校门口。小姑娘朝哥哥飞奔过去,涨红了脸,憋足了劲儿,喊出了:“哥哥!”听到妹妹第一次清晰地喊自己哥哥,李筝的哥哥激动地把妹妹抱了起来。站在不远处的周晔早已泪流满面。
  198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给中国捐赠了一套价值上百万元的助听设备,国家决定让周晔所在的学校开个实验班,花3年时间,用这套设备帮聋儿开口说话。李校长找到周晔,让她当班主任,还提出要求:3年内不许结婚,不许生孩子。
  为了搞清楚每个音的发音特点、规则、过程,周晔每天对着小镜子练,看口形变化多大,舌位在哪儿,从韵母到声母,一个一个教学生们拼读。
  3年之后,孩子们都能开口说话了,不仅能进行日常口语交流,还能抑扬顿挫地朗诵课文。李筝还在全国首届聋童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流利的演讲引起在场领导和嘉宾的一致赞许。学生和家长们更是把周晔当成了“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