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措施探讨
[摘 要]随着新医改步伐的持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成为公立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系统阐述了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新医改;成本控制;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2.149
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全面的变革,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深入,使得医疗市场的竞争压力逐步增大。私立医院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具有医疗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高、医生待遇高、管理体系先进以及医疗设施齐全等诸多优势,对公立医院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大。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成为公立医院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医院成本控制概念概述
所谓医院成本控制,指的是在有效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先决条件下,主动利用多元化的管理方案,根据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标准、成本限额以及成本计划等来进行成本与费用方面的开展,同时需要针对成本形成进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耗费实施有效的监管与分析,以便全面了解成本偏差的具体因素,制定针对性的策略,限制各种不必要的行为与开支,针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2 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传统的医疗服务主要是根据服务项目来进行收费,公立医院收入会与服务的价格、数量进行挂钩。这就非常容易使部分医疗机构选择利用过度的医疗服务来谋取经济利润,使得医疗费用高涨、服务水平低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新医改针对公立医院提出的诸多要求,比如药品采用零差价,有效打破医院与药品之间存在的联系,医务人员的收入不能够与治疗、药品以及检查等进行挂钩等。新医改制度倒逼公立医院重新回归公益性质,促使公立医院从传统的规模粗放型发展方式朝着精细化效益型转变。公立医院不仅仅需要注重经济性,同时还必须重视公益性,必须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科学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提升医疗效率与服务质量。
处在当前这个竞争越发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公立医院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进行成本控制,使得不必要的开支得以有效控制,全面降低卫生、药品方面的消耗,能够在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提升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总的来说,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进行成本控制不仅是一种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的成本管控活动,同时也是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完善补偿机制、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以及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内部管理的切实需求。
3 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途径与建议
3.1 建立健全成本控制机构
健全、独立的成本控制机构是保障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开展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往往会涉及后勤保障部门、临床以及各个职能科室,只有依靠内部职工的主动参与和完善的技术支持,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对于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机构的建立来说,需要由领导层全面负责主持,在内部各个部门中选择对应的成本控制人员,然后在财会部门选择成本核算与控制人才,通过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建立成本控制机构,以此来保障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在该组织中,公立医院领导层主要担任负责人角色,针对成本控制进行专职管理,以此来保障各项工作开展的权威性。而其余工作人员分别来自医院其他部门,分别负责自身所在的部门,保障医院成本控制能够及时落实到各个部门。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控制机构在日常工作进程中需要坚持高度集中、相对分散的基本原则,即高度集中在领导层所制定的决策,相对分散在各个执行机构中,通过内部部门之间的明确分工、互相协作,保障成本控制的全面执行。
3.2 完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公立医院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全面保障内部财产的安全性,使得医院各项资源都能够得到充分应用,使得部分不必要的开支得到有效控制。这就需要各个公立医院高度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综合参考医院实际情况与新医改要求,针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动态的优化,对医院所有经济活动均建立对应的流程、制度,全面保障支出的经济性、科学性、合法性。在医院内部构建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牵制制度,进一步强化资金支出的内部监督,同时通过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资金审批制度,使得財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3.3 加大经济合同管理力度
首先,主动做好经济合同的订立工作。公立医院可以依照经济活动方面的差异性,主动去准备针对性的标准合同文本,充分结合对应的要素、特征,针对合同条款进行有效的规范,在实际签订的过程中需要与合作企业深入讨论具体的条款,讨论完成后再起草。其次,加强合同条款审查工作。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责任科室针对经济合同涉及的技术条款实施全面的核对;第二阶段,安排财务机构着重针对合同涉及的金额进行系统的测算、核实;第三阶段,医院内审机构针对经济实质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着重检查经济合同签订的具体依据,同时核查相对人履行合同的具体能力。对于一些大额资金合同与重点项目合同,需要通过法律顾问来进行审核。最后,构建合同监管体系。成本控制机构与合同责任科室共同负责合同的监管工作,合同责任科室主要负责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来推进合同的顺利履行。内审机构主要负责针对已签订且开始执行的经济合同实施定期的审查工作,全面检查合同执行进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违规现象,通过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保障经济合同的有效管理。
3.4 全面引入二级库存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可以尝试在各级医疗科室构建二级库存管理制度,各个科室库存材料作为一级库存下的二级分库存,科室本身领用卫生材料实质上属于仓库间的调仓,即将一级仓库卫生材料调拨到二级仓库实施管理。与此同时,将各个仓库之间的信息连接纳入HIS系统当中,使得各个仓库之间的信息资料能够进行共建共享,同时能够针对各种卫生材料的实际使用进行全面的跟踪,全面保障材料使用的可溯源。各个科室需要安排专人全面负责卫生材料管理工作,第一时间登记二级库的具体领用情况,真正达成实领实消的目标,尽可能规避卫生耗材浪费的现象。此外,针对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可以采用医嘱出库的管理体系:当高值耗材出库以后,就能够自动生成对应的费用清单,保障每一条高值耗材均能够进行全面的记录,提升高值耗材使用的质量。因此,建立二级库房后,科室负责人可以随时了解卫生材料及高值耗材的库存及使用情况,并且能与医疗收入很好地配比反映,为加强科室成本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能较好地调动其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医院成本核算与分析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有利于加强医院成本控制。
4 结 论
综上所述,新医改制度下的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复杂、漫长的工程,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成本控制是不现实的。对公立医院来说,新医改制度不仅意味着挑战,同时也意味着诸多机遇。公立医院只有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全面结合新医改提出的各项要求,主动吸收借鉴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教训,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真正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促进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单丽敏.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4):62,63.
[2]王建,王子鸣,何平.目标成本法在公立医院基建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6(2):61-63.
[3]吕红荣.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探析[J].中国市场,2015(52):121,131.
[4]王家宁.浅谈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