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少女”与中古英语谜语诗传统
中世纪英国文学中有大量迷人的“谜语诗”(aenigmata)范本。就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而言,仅编纂于公元十世纪的《埃克赛特手稿》(Exeter Book)中就收录了不下九十首谜语诗:其谜底包罗万象,从自然界(冰山、风暴、太阳)、动植物(獾、鱼、洋葱)、日用品(钥匙、犁、敞口杯),到兵器(剑、盾、锁子甲)和宗教用品(圣餐杯、十字架、福音书);谜面则活用双关、比喻、拟声(prospopoeia)等修辞手法,有些以精致的头韵写成,有些辅以诙谐或自嘲的语调,甚至在结尾处直接掷出一个挑战式的邀请:“猜猜我是谁/猜猜这是什么?”绝大多数盎格鲁撒克逊谜语诗指向一个无论花费多少脑力、最终必然可以猜出的答案。这些匿名古英语诗歌的作者继承了拉丁文谜语诗传统——主要通过八世纪英格兰合伯恩主教艾德海姆(Aldhelm)《论诗律》(De Metris)的影响——很少在设计谜面时不知道谜底。比如《埃克赛特手稿》中的第五首谜语诗:
我天生形单影只
被长矛击穿,被宝剑刺伤
厌倦了战场。我经常目睹战争
和战斗的勇士,我不期待慰藉
不指望谁帮我减轻重负
直到我在人群中粉身碎骨……
尽管这只是全诗的开头六行,读者诸君是不是已经猜到了答案(“盾牌”)?许多古英语谜语诗由谜底物件采取第一人称叙事,以人格化“拟声”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生平,实实在在地用诗艺来讲述“万物有灵”,产生了特殊的移情效果。到了中古英语时代,那些被归入谜语的诗作有一部分继承了古英语谜语传统——有明确的谜面一谜底机制,诱导读者从状物描述中回答全诗所指向的“是什么(物体/人物等)”式问题,比如收入大英图书馆馆藏“斯洛恩手稿”(British Library Ms sloane,fol.10v)的《我有一只好公鸡》(I Haue a Gentil Cok)等诗。这种阅读诗歌的方式犹如我国古代民间猜物游戏“射覆”,“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汉书·东方朔传》)。更多的中古英语谜语诗却没有明显的谜面一谜底机制,而更接近寓言诗(allegory),读者只能根据有限的文本表述(通常含有广为人知的象征符号)去揣度文本背后的可能事件及其原因,即“发生了什么?”或“为什么要这样表述?”比如下面这首保存于牛津大学饱蠹楼馆藏“罗林森抄本”(Bodleian Library Ms Rawlinson D.913,fol.1v)中的關于叙事者与一朵玫瑰共度良宵的短诗《整夜在玫瑰边》(Al Nist by pe Rose):
整夜在玫瑰边,玫瑰
我整夜躺在玫瑰畔;
我不敢偷走这朵玫瑰,
但我摘下了这朵花。
这首诗中的情色意象十分明显,并且考虑到古法语罗曼司《玫瑰传奇》(Roman de la Rose)及其中古英语译本(其中最优秀的译本就出自乔叟之手)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的盛行,我们几乎可以断言,《整夜在玫瑰边》的成年读者不会对其中的性隐射感到陌生。该诗的核心意象亦在现代英语“deflower”(夺取贞操)一词中保留下来。此外,有大量谜语诗的核心意象是基督教的或直接基于《圣经》经文传统的,由于多数具有阅读能力的中世纪读者已在读经的过程中接触过大量寓言和隐喻式表达,对于旧约《雅歌》《诗篇》《传道书》以及新约四福音书、《使徒行传》《启示录》中大量的文学修辞较为熟悉,他们在理解一些字面看似世俗题材,本质为圣母颂诗、基督受难诗或天主赞的中古英语谜语诗时,并不会遭遇太大的困难。比如以下这首收入饱蠹楼“颂歌抄本”(Bodleian Library MS Laud Misc.210,fol.1v)、约作于十四世纪早期的神秘主义短诗《我寻找一位青年》(I Seche a Yope pat Eldyp Nogbt):
我寻找一位不会衰老的青年,
我寻找一种不会死亡的生命,
我寻找没有忧惧的欢愉,
我寻找没有匮乏的富足,
我寻找没有纷争的狂喜,
——所以我这样度过我的一生。
对于任何熟读《圣经》及教理问答内容的中世纪英国平信徒而言,上面这首诗的主旨十分明显:“效仿基督”(Imitatio Christi),努力像基督那样度过一生,如此便可得到第二至五行四个排比句中的一切(不会死亡的生命、没有忧惧的欢愉、没有匮乏的富足、没有纷争的狂喜),而首句那位“不会衰老的青年”自然是基督本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中古英语谜语诗都以宗教为后景,无论在意图、主旨还是修辞上。另一些被归入“谜语”的抒情诗游离于世俗与宗教语境之间,仅字面意义就扑朔迷离,语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们至今无法就它们的所指达成共识,它们成了“美丽而无由”的诗艺标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下面这首《少女躺在荒原中》(Maiden in pe Mor Lay):
少女躺在荒原中——/躺在荒原中——
整整七夜,整整七夜,/少女躺在荒原中——
躺在荒原中——/整整七夜加一天。
她的食物挺可口。/她吃什么食物呀?
报春花,还有——/报春花,还有——
她的食物挺可口。/她吃什么食物呀?
报春花和紫罗兰。
她的饮料挺可口。/她喝什么饮料呀?/
冷泉水,来自——/冷泉水,来自——
她的饮料挺可口。/她喝什么饮料呀?
冷泉水,来自深井中。
她的闺房挺不错。/她住什么闺房呀?
红玫瑰,还有——/红玫瑰,还有——
她的闺房挺不错。/她住什么闺房呀?
红玫瑰和百合花。
《少女躺在荒原中》别名《荒原少女》,或许是迄今引起最多争议的一首中古英语抒情诗。它和上述《整夜在玫瑰边》以及《我来自爱尔兰》(Ieh Am of Irlaunde)等著名谜语诗一样,被保存在饱蠹楼“罗林森抄本”开头处的残篇中。初读这首诗,在一连串美好的意象带来的初始审美愉悦过去后,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一种挫败:美丽的少女独自在荒原中躺了一星期,吃报春花、紫罗兰,饮清泉,睡在红玫瑰和百合编织的闺房或床上……这民间故事式的叙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更何况“荒原”或“荒沼”(mor)本该连牧草都不生,不见牛羊,更别提鲜花和清泉——假如我们回想一下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描写的约克郡荒沼(Yorkshire Moors),会知道除了丛生的野草和不宜耕作的褐土,英国式荒原就是一片一无用处之地,根本谈不上植被丰饶或百花盛开。当然,文中“报春花”(primerole)一词在中古英语中可指任何能在沼泽环境下生长、报春花属的草本开花植物(比如月见草、黄花九轮草或欧洲樱草),但玫瑰和百合无论如何都不是荒沼植物。笔者曾在西约克郡哈沃斯(Haworth)勃朗特姐妹故居附近、呼啸山庄原型托普维森斯(Top Withens)废墟所坐落的荒原漫步半日,即使在温暖的七月,满眼所见除了黄褐色的荒草只有山石南的枯骨和沼泽棉花的白发,即使此时英格兰其他各处的玫瑰与百合正在争奇斗艳……这首写于十四世纪早期的抒情诗为何要设置这样一个有悖常理的情境,仿佛在摇篮曲般的日常声调下隐藏着骇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