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一步专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jgj/cjgj201813/cjgj2018130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jgj/cjgj201813/cjgj20181302-2-l.jpg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成长。
  新型城镇化战略启动实施以来,围绕“人往哪里去、地从何处来、钱从哪里出”的大逻辑,打基础、立支柱、定架构,统筹推进人口、土地、投融资等领域改革。目前,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进入下行区间,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任务依旧艰巨,难点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事关发展全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胡祖才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表示,新时代的城镇化工作,必须总结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实践成果、结合我国城镇化阶段性特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重点把握好“五个坚持”。

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财经国家周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哪些成绩?
  胡祖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2013年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5年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型城镇化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了中期评估,结果显示,涉及十几亿人的新型城镇化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勇于担当、協同推进的结果。这些成就,为下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财经国家周刊》: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建设情况如何?
  胡祖才: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人往哪里去、地从何处来、钱从哪里出”的大逻辑,打基础、立支柱、定架构,统筹推进人口、土地、投融资等领域改革。
  一是市民化制度性通道不断拓宽。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人口管理向自愿落户和自由流动迈出了一大步。
  二是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创造性开展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从制度上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和范围有序扩大。
  三是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逐步完善。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快推进,开发性金融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增强。
  《财经国家周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目前这方面工作取得哪些进展?
  胡祖才:截至2017年底,有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一是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户籍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从2012年的 35.3%、52.6%提高到2017年的 42.35%、58.52%,户籍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1.1个百分点;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户改取得新突破,武汉、成都、西安、郑州等特大城市大学生落户实现零门槛。为1000多万无户籍人口无条件补登户口。
  二是居住证制度加快建立,所有城市和县均已发放居住证,已发放5400多万张,以居住证为载体,义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加快覆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率达到80%左右,大病保险覆盖10亿城乡居民,每年培训农民工2000万人次以上。
  《财经国家周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方面都推进了哪些工作?
  胡祖才: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持续完善。一是“19+2”的城市群格局基本建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哈长、中原、北部湾、关中平原、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城市群规划,省域内城市群规划也已基本完成编制工作,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五大城市群,以10.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38.9%的人口,创造了45.5%的国内生产总值。二是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状况有所改善,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中小城市数量稳步增加,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6地撤县设市、1地撤地设市,城市总数达到661个,特色小镇建设在规范中有序推进。
  城市功能和宜居性稳步提升。一是城市产业就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多数城市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城市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众创空间数量达到4300家左右,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80万个。二是城市治理水平逐步改善,绿色化智慧化紧凑化发展势头良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开工率达到90%、完工率过半,2/3左右的地级市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三是市政设施水平提高,公交都市创建有序推进,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超过4000公里。四是居住水平大幅改善,城镇棚户区改造5年累计开工2645万套,通过城中村改造推动1200多万农民就地转为市民。五是人文城市建设取得进展,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得到加强。

推进20项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