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国内高校会计专业基本都开设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清晰、缺乏分层次实施的教学安排、软件公司参与不够、校企合作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该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进的策略包括:细化课程教学目标为三个层次;采取建立课程论坛、倡导软件公司免费为学生提供正版软件练习盘、加大实践环节所占课程考核的比例、与软件公司共建培训基地、组织学生进企业实地调研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系统 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会计专业所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起源,可追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会计人员将其应用到日常的财务工作中。1982年提出的“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一种简称。1994年提出的“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充足与适时的信息。2005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概念。因“化”字反映的是一种发展与演化的进程与过程,缺乏严谨性,不宜作为规范性术语,因而学术界倡导使用“会计信息系统”一词作为规范性术语。
  随着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概念的演化,各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也随之从《会计电算化》转变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名称的变化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该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教学对于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实际的情况看,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还需大力改进。因此本文对国内知名的十五所高校(主要为会计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包括: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和研究了该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一、国内高校会计专业《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特点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操作主流的财务软件,能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简单的设计,包括流程图、功能结构图和主要文档的设计。笔者通过网络等渠道,对国内部分高校会计专业开设该课程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从这些高校的情况看,国内该课程的开设具有如下特点:
  1.课程大多以《会计信息系统》命名,课程通常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
  2.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和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基本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的电算化课程,并为将来从事电算化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3.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会计核算软件应用与开发、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与管理等。上述课程内容的安排,力求达到基础性、前沿性、时代性,即在努力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达到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
  4.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授课方式,实践教学则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5.考核方式,多采用笔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此外,笔者还发现这些高校近年来在开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时,围绕该课程教学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强调对教学对象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即侧重财务会计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对教学对象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方面能力的培养,即侧重培养会计信息核算系统、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和会计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应用方面能力的培养。
  由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管理学科的在校大学生,加上会计软件市场日趋成熟和完善,商品化财务会计软件品种多、功能完善、通用化程度日益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降低,因此,第二种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指导思想指明了今后的趋势和努力方向,更具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杨周南教授所提倡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论和会计信息系统模型变革等理论也为开发财务软件、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方法学和理论依据。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诸多学者对《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设备、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指出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谷增军(2008)指出了硬件、缺少前期计算机课作基础、教学软件缺乏、实验教材、教学方式陈旧、实验组织、师资等七个方面的问题。刘颖、张丽梅(2011)指出教育目标滞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学评价考核标准不合理、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后等问题。徐玮(2011)指出教学内容存在不符合企业信息集成管理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能相得益彰、相关计算机信息知识匮乏、教材不规范;教学方面存在考查不规范和不全面、实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条件存在教学软件落后、实验室硬件设施落后等问题。赵馨燕(2011)则指出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界定不清,导致实验范围模糊;教学中采用的软件品种、教学方式、教材课后练习等诸多环节单一,影响实验效果;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会计信息化实验与手工账会计实验不能很好融合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