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生活浅析
摘 要: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生活越来越富裕,可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却跟不上节奏,甚至有转向庸俗的趋势。设计好像只停留在欣赏上,却没有达到实际的功能性。传统的一些元素好像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设计越来越花里胡哨,这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影响。到底,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那么,怎么样的设計才更符合我们的生活呢?我主要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考虑,结合相关传统元素,说出我对于设计的看法。
关键词:设计;传统元素;精神世界
第1章 序言
1.1课程论文的意义和目的
为了让设计更符合生活的需求,为了让设计更满足大众的需求,为了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我写了这篇课程论文。
结合当前社会的情况,我看到了当前社会,设计与生活的矛盾,我想解决矛盾,让两者达到和谐和统一。这是我写这篇论文的重点意义。
1.2 课程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结合我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我列出了我要讲述的内容和范围。我想运用传统的元素,结合当前大众的需求,讲述更加简单和实际的设计想法。
1.3 课程论文应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想解决的是,传统文化色彩和形式的继承的问题。其次,我想解决的是,让设计得到更多大众的认可。第三,我想解决的是,如何协调好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和设计带给人们心理满足的慢动作的问题。
第2章 设计的定义
2.1 设计的概念与来源
设计发源于生活,是由于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设计反作用于生活,对生活产生影响。
设计是什么?我的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所以,在我看来,设计相当于广告。所谓广告,就是广而告之。最后,落实到使用上来。设计是用一定的方法,对要宣传的主体,表达你的宣传主题。
2.2 设计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的无价之宝。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奢侈、流行的东西,却丢弃了传统的东西,这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
关于传统文化,我想说以下几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色彩、传统的形式、传统的图案等等。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东西,更要感受到内在的。我们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表达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的精神传承下去。
2.3 当前社会的需求
论当前社会的需求,我觉得首先是个性。这个个性,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独特,还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痕迹。其次,我觉得应该是美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要想打动大众,首先得让大众喜欢。考虑到当前大众的素质,我们首先得在外观上做文章。美观的前提是让大众明白,所以,设计不能太复杂,要简单明了。第三,我觉得是实用,设计起源与生活,最终还得回到生活上来。如果一件设计作品只能停留在欣赏上,却永远不能有它的归宿,那么它就是一件废品。设计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第3章 设计与生活
3.1 衣
对一个人的印象,我们首先看在人的穿着上。所以,衣着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服饰,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我们现在的发展,绝对不是凭空的,从零开始的,而是建立在以前的基础上的。所以,服饰上,我们也要吸取传统服饰的优点,然后才是加入现在时代的元素,最后,达成和谐。衣着上,我们也可以表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否则,就真的是虚有其表了。字如其人,衣也如其人。就像传统各个阶级的服饰不同,代表着不同的人。现在虽然没有阶级,但是,一个人穿着的品味还是非常重要的。
3.2 食
所谓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也不可小觑了美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虽然现在我们多数人都不留在家乡,但是我们带着家乡的饮食习惯,在异乡生活着。这样,其实,就是一种美食文化的传播。现在社会快速发展着,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也提高了很多,不再是以前的吃饱就好,而是吃的更好。在这里,需要我们提高我们的方法。不仅仅是食材,更是方法,我们要锦上添花,不要画蛇添足。
3.3 住和行
我觉得,住和行,有必要一起讲,因为我觉得它们之间有联系。我认为,得先行,再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有对文化的了解,还要亲自去体验。行呢,它的方式太多了,我不想多说。我只说,行的舒服,行的方便,行的环保。
关于住,我不得不说。现在,有太多的人出行。有些还是不远万里,千里迢迢,所以,住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很考验我们设计师了。我们得让他们住的舒服,也要让他们印象深刻。重点就在于,要让他们从住中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和魅力。
第4章 总结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要克服各种各样的阻碍,来完成设计。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设计不仅仅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自身的要求。我们得做出真正的设计,让大众满意,让自己满意。用心,做我们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荣玉.趣味设计与生活[D].湖北美术学院,2015.
[2] 何淑英.浅谈艺术设计与大众生活[J].美与时代,2004(09)
[3] 邓艺梅.试论设计与人类生活[J].美与时代,2004(01)
[4] 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2002
[5] 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王受之著,1999
[6]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和意义[D].张学忠.清华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