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摘要: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过于求同,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由此,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应加强基础性与综合性;重视多样性与前瞻性;强化实践性与职业性;加大开放性与国际性。?
  关键词: 高校课程;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07)05-0061-05??
  
  高校中的课程是指在高等学校指导下的和学生自我安排的学习、活动的总体计划和学习、活动本身及其过程中的非计划因素[1]。课程体系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课程体系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质量和水平,是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对高等学校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及高校之间的竞争压力。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因素,课程建设的水平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高校的课程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
  
  一、课程体系的内涵分析?
  
  (一)课程的涵义?
  “课程”的涵义及功能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课程”一词最初在我国唐宋年间出现,含有学习的范围、程度、时限、进程的意思。在西方,斯宾塞第一个提出“课程”(Curriculum)这一术语。Curriculum源出拉丁语Cursum,意思是race course(跑马道),引申为“学习者学习的路线”。而斯宾塞把它限定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现在,课程的内涵大大扩延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显然,广义的课程突破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界限,使高校教育活动克服了以学科、智育为转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缚,使学校教育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2]。 ?
  课程的分类,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课程的侧重点是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来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前者将重点放在认识客体方面,即放在文化遗产和系统的客观知识的传授上,而后者则注重认识主体方面,即学习者的经验和自发需要。从学科是分科组织还是综合组织,即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并列学科课程”和“核心课程”,并列型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以一门学科为中心,而核心课程则以旨在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综合经验为中心内容,周围辅之以边缘学科。?
  (二)20世纪课程理论举要?
  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3]。研究学校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就是课程论,课程论的观点是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在不同的课程论指导下设计和制订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就会有所不同。?
  1.学科课程论。学科课程论是一种历史渊源较长的课程理论。早在我国古代的孔子就主张分科进行教育,他把当时的基本知识划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科。在欧洲古代则有希腊罗马学校所设置的“七艺”课程——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但是古代的学科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和严谨的体系,近代科学发展,学科分化,才有比较严格的学科划分和学科体系建设。17世纪的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萃的总和灌输给他们的头脑”,为后人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到了18世纪,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强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提出学校要开设多种学科以对学生进行教学,为课程编制提供了心理学基础。此后,沿袭下来的学科教学的思想就一直影响着欧美各国的课程设置,形成了学科教学论。这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这个理论对课程设置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至今仍是高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我国的高校课程设置基本上一直采用学科课程论。?
  2.活动课程论。活动课程论又叫经验课程论或儿童中心课程论,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以活动作业作为基本形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加以组织。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强调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因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强调学校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这种思想有其重大的理论价值,但是它忽略了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否定了学习系统知识的必要性,特别是高校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更难于完全按照活动课程论来编制课程。?
  3.结构课程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结构课程论认为,必须以学科的一般原理、基本观念、基础概念组成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这些原理、概念等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被综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概念结构。结构课程论主张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上,强调通过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及其结构,通过学科结构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这种理论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到课程结构中来,符合系统科学的理论,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新技术革命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但由于这种课程论的指导思想是“英才教育”,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过分地强调理论,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另外还有“要素课程论”、“情意中心课程论”及“三大支柱课程论”等课程理论,但当前的课程编制主要指导思想是在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及结构课程论的基础上的相互吸收和融合,所以其他课程理论不再赘述。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看,实际上已不存在单纯的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或结构课程论,从现行的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看,既有学科课程,又有活动课程(生产劳动、实习实训等),也有结构课程;在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上,已对上述课程理论进行了整合。?
  (三)高校课程体系的要素分析?
  课程体系按教育目标可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等;按照学科种类可分为自然学科课程、社会学科课程、思维学科课程、艺术学科课程等;按照学科功能可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按照学习要求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课程各部分相互联系、彼此交叉,不能截然划分。?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要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比例关系上:即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等。这些比例关系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课程体系的轮廓,也是研究、改革课程体系的主要线索。?
  1.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跨学科课程。基础课程是指高校中某一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技术、掌握发展规律的能力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它又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一般为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相对,指围绕定向培养目标所修习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课程。全部专业课程构成专业理论与技术的体系,是专业教育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对某种专门人才的业务要求而设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最新的发展成就和趋势。跨学科课程则是建立在其他课程学习基础之上,以促进学生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化,不至于使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以后株守一隅,而能拓宽专业、横跨学科,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