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
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的联系十分密切,这是由人做为特殊个体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所决定的。这个学科和其他学科都是研究共性问题的,其中包括:音乐对人的作用如何?原因是什么?音乐才能是什么?如何通过集体和个体音乐教育手段来实现音乐才能的发展?各种音乐技能与技巧,如听觉、演奏、创作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如何发挥儿童的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来掌握音乐知识等等。
音乐教师通常都是从类似的问题开始研究,并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或是根据教育实践的经验来观察和分析的。教师要解决音乐教育问题,一定要在教育过程的表象之外发掘客观实质,研究这些现象的内在心理本质和规律性联系。
在音乐教育体系中,受心理特征限制的环境作用和教师作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音乐教师的活动、学生音乐活动以及他们个性发展之间同样也存在规律性联系。
心理学知识构成了广泛的音乐教育方法论基础。音乐教师不仅需要了解音乐规律,还要了解教育艺术心理规律。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音乐艺术、音乐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与音乐文化相互作用的心理层面。这门学科整合了音乐学、文化学和音乐教育学的各种方法。
音乐心理学做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解释了这样的事实:许多音乐心理现象还没被揭示出来。音乐教师做为研究者,需要直接地研究心理学中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观察并阐释音乐发展过程中共性的心理规律。研究者只有通过努力揭示出更多音乐教育培养的心理规律,音乐心理学才能得以发展。
必须指出的是,心理学同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不同的功能。“心理主义”做为方法论,构成了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科学基础。
在音乐教育理论中,“心理主义”做为方法论在音乐教育的方法中得到了体现,主要表现在研究这些现象时对共性的心理原则及规律的遵循上。在教育实践中,“心理主义”是教师职业反思的基础;是心理学知识、原则、教育活动和认知方法的总和;是激发音乐教师对教学进行再创造的一种职业能力。
依靠心理学研究并科学地完善音乐教育的过程,同样表现在不同层次上,如理论上、技术上和教学方法论等层次。音乐教师要具备方法论能力就意味着要掌握所有这些层次。
音乐教育理论与心理学的联系首先建立在两者共性的基础之上。在对音乐教育过程、教育学、心理学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概念,诸如:“音乐活动”、“音乐才能”、“音乐认识过程”(理解、记忆、思维等)。但是在研究诸如“音乐意识”和“音乐活动”这些基础问题的过程中,音乐心理学是研究其内在的心理实质和结构以及音乐意识的形成及其心理规律;音乐教育则侧重于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音乐意识发展的形式和方法。
心理学与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并通过音乐活动共性心理学现象表现出来。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理解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特性以及心理形成机制的最原始因素。其中包含了心理学的基本规律。
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的联系中就包含有共性心理原则它们通过音乐心理及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表象向音乐教育教学论原则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具体实例对此加以说明。
教师要依靠心理学的原则才能实现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目标。意识与活动单一原则在对音乐教育心理学及教育学问题进行教学法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才能不仅在活动中发展,而且在活动中完善。这种共性的特征不仅表现为音乐才能,还表现在音乐意识动态特征(音乐理解、思维、记忆等)的发展研究过程中。
实现这一原则的同时,教师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展示学生音乐才能,思考音乐课堂的内容、形式与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完成的外在和内在的以及心理的音乐实践计划。在这种心理教育展示过程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发展趋势得以明确。同时,意识与活动的单一原则激发音乐教师去研究学生音乐才能的“现实”水平。因为才能的真实水平、音乐意识的发展水平都构成了课堂上学生音乐活动的心理条件,决定了活动的特征、程序以及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等等。
在音乐心理学中,完整、系统地解决音乐才能问题原则上需要对音乐意识发展的过程加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性不仅仅做为能力,而且做为一种需要,是一种满足音乐活动中音乐意识功能的需要。音乐认识的过程做为完整的心理体系包括许多内容:感觉知觉体系、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创作体系。
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缺少这种方法的情况下,出现了教师对问题实质与教育过程与结果不理解的现象。比如,对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和神经心理特征的忽视导致了对课堂音乐活动的不正确认识,导致学生逐渐对音乐变得“十分迟缓”、“拖拖拉拉”、“缺乏激情”等。过分夸大音乐能力的意义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价值个性品质、动机个性品质、意志个性品质),这样不仅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错误(导致音乐教学内容难度的提升),有时也会导致教师产生教育自由化倾向。
相反,音乐教师应该依靠完整的音乐心理现象研究原则,将学习过程变为研究和创作过程。苏斯洛娃的音乐教育研究就具有这种特征。她在研究中,将认知和非认知的、激情的和逻辑的、结构的和动态的、年龄的和个性的等不同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对音乐思维加以研究,并通过音乐思维的对象来确定艺术认知的过程和结果。笔者坚信,音乐培养要取得成绩,需要将艺术和心理学规律有机结合,使之和谐统一。
在对心理条件和儿童音乐理解能力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法。诸如,教育家B.科恩的“音乐镜子教学法”。该教学法阐述了对音乐形象的了解是通过动作产生的,准确的动作好比是潜意识感觉和自觉理解间的媒介。B.科恩的教育观察,证明这种自觉意识通过动作可以影响音乐口头分析过程,并达到活跃思维,提高记忆力的效果。
音乐教育过程是由参与者的年龄及个性特点决定的。因为“年龄”这个概念的心理内容受历史和社会因素限制,而音乐教育内容的充实与更新需要依靠这种因素。在这个理论中,将儿童、青年音乐文化、心理和教育的分析结合起来会解决许多音乐教育问题。如:教师对自己学生的理解问题(对音乐价值、神话、形象、语言、青年音乐文化的理解),有效培养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问题,以及在“民主化”的音乐认知条件下提高自身的音乐品位等问题。
音乐教育学同心理学的联系特别鲜明地表现在“心理教育诊断”方面,对任一问题的初次教育分析的结构和逻辑同心理诊断有很多相同之处。A.φ.阿努弗里耶夫的心理诊断理论区分了在诊断时的两种分析水平,即现象水平(我们所见事物、何种现象、何种我们研究的现象、我们有何种问题等)与原因基础水平(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
在音乐教育中,判断音乐现象的水平体现着教育的本质特征。比如在完成音乐记忆时出现大量错误,从基础水平角度看,这种问题有可能具有教育特性(如学生不识乐谱,不会将作品结构化,不理解作品内容或是不会使用不同方式记住作品等等)和心理特性(该问题是受个体关注特点决定的,如过程分配和转换不足,在记熟和演奏乐曲时精力不集中,内部音乐听力发展不足,记忆的个性差异等原因)。
在对音乐教育学同心理教育学的方法的研究中,我们运用了心理学的校正与心理治疗的方法。教师们应积极掌握并应用现代心理学知识(模仿、劝导、感染、暗示等)来提高教学水平。与此同时,现代心理学知识也使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比如,M.艾里克逊的“靠近和引领”原则,不仅成为人文教育学所谓“贴近学生,启发引导”的座右铭,而且也成为教育学的方法论。只有靠近学生的音乐和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个性、生活目标和困惑,才能带领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