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在学校工作几十年的经验使我相信,阅读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在日常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并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为什么可以用阅读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首先,阅读是学生应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阅读促进学生顺利地学习。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习,就会造成学习落后。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达到这样的程度,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达到这样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整个智力发展极其重要的条件。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作业。在这样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背,在阅读教材或别的书籍后,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性。
  其次,阅读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知识兴趣的源泉,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那么学生上课就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再次,阅读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使学生迅速阅读的能力得到改善。在少年时期,默读能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在中学时,学生应当一眼看下去就能把握一个长句完整部分的意思。不掌握这些能力,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迟钝,思维好像在许许多多的死胡同面前停顿下来。如果不能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个句子的完整的逻辑上独立的部分意思,不能在一个句子没有读到底的时候就猜出其余一部分的含义,那么这就不仅会反映在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去,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
  第四,阅读可以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相信,书籍是帮助学生辨别是非的最佳途径之一。当他们看到不同人物行为的时候,他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怎么做是值得赞赏的,怎么做是不对的,比如书中不同人物是怎样对待朋友的,当他们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会怎么做,等等。书中那些引人入胜而又令人愉快的信息可以强化老是平时教导学生的价值观念。
  第五,阅读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每一学科都有其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念、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这些基础知识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学生要能牢固地记忆公式、规则、结论及其它概括,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材料阅读就有助于识记。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就越多,他就更应该阅读……”。因此,学生的知识巩固秘密在于: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用阅读的爱好来教育学生,就要求教师爱读书、会读书,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生阅读一些教学配套读物,是教师应关心的一件大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学习和幸福的双丰收,在读书的道路上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