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理分析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个概念、范畴,在人们的头脑中总和各种疑问交织着。“信什么?”“为什么信?”“怎么信?”这些思想扣子不解开,马克思主义信仰难以真正在人们头脑中确立起来。解决好这一课题,应将信仰内容划分类别,用目标信仰教育回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终极关怀和终极归属的诘难;用理论信仰教育化解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合理性的质疑;用过程信仰解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虑。
[关键词] 疑问视角 马克思主义信仰 学理分析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个概念、范畴,在人们的头脑中总和各种疑问交织着。“信什么?”“为什么信?”“怎么信?”这些疑问不解开,马克思主义信仰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真正在人们头脑中确立起来。解决好马克思主义信仰重点疑问,应将信仰内容划分类别,有所侧重开展信仰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为:用目标信仰教育回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终极关怀和终极归属的诘难;用理论信仰教育化解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合理性的质疑;用过程信仰解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虑。
一、目标信仰教育:引导人们端正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终极性的认识,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目标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所希望实现的社会政治理想的信仰,信仰目标往往以物象形态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对共产主义目标的信仰和追求。目标信仰是政治信仰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种政治信仰区别于另一种政治信仰的根本标志。[1]P46马克思主义目标信仰是社会主义中国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最高目标信仰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最终归属,“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P730-731。然而,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共产主义?并不是人们十分清楚的问题。为此,必须开展好目标信仰教育,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结合的原则,回答好共产主义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内在关联,引导人们将奋斗目标内化为信仰自觉,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终极性的认识。
1.开展最低最高纲领教育要注重两者结合。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制定的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3]P275。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已经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但现阶段革命的基本纲领应当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3]P15。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注意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统一,领导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进入新世纪,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要求开展目标信仰教育必须坚持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教育的统一。“忘记远大的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4]因此,既要克服用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代替共产主义信仰的教条主义,也要克服割裂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联系,只讲阶段目标,不讲终极理想,引导人们“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5]。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4]
2.引导人们领会目标信仰与日常工作生活的内在关联。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统一还不足以使人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目标信仰还需直面横在人们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的另一个诘难,那就是共产主义信仰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有何关联?这个问题解释不清,容易使共产主义的美好成为人们的幻想而不是向往和追求。因此,目标信仰教育要从共产主义信仰的终极关怀功能着手,解答人们的最终归属问题;要从具体信仰目标的设定着眼,引导人们感知实现远大理想的现实要求。共产主义信仰既是一种世界观的信仰,也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信仰,这种关怀既含有人类自身的最终解放,也包括个体的人生价值实现。“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解释了世界的本源问题,并由此发现了物质世界的辩证特性和规律,同样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路径,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航向。”[6]因此,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的终极关怀和精神信仰建构在人的现实活动基础上,为人类找到了新的精神家园和信仰栖息地。个体在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人生的意义得到了充分体现。
由于不同人群的职责使命、文化修养、精神境界等具有鲜明差别,共产主义理想要在人们头脑中扎根,就需要引导人们构建目标信仰的极态型模式,“充分确认它的层级性及其相互间的关联,把共产主义这种终极社会理想具体地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信仰和生活信仰之中,使之具体化为人们全部行为的具体动机,从而使它不但具有终极理想的感召性,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7]。具体表现为:党员干部群体要满足先进性要求,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做“四信”的带头人;知识分子要做到以文化的力量引导社会进步,做社会文明进步的助推手;工人群体要做到牢记岗位职责,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搞生产、促效率;私有企业主应做到信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社会主义的美好前途;农民群众要做到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提高農作物产量;农民工朋友要把城市当作第二故乡,勤恳付出,贡献劳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