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的教育学思想


  【摘 要】《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教育的经典文献,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化民成俗”,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较为系统、极富洞见地提出了教育和学习的方法论,包括主“敬”和严师的学习态度、博喻的教学方法等;并详细分析了教育兴盛和衰微的原因。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唯如此,即使在今天也富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关键词】《学记》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学师敬
  《学记》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是最早的较为系统地、全面且深刻地论述儒家教育思想的文献。不仅仅是在中国,它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篇系统论述教育,全文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思想精深博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学记》道尽了教育和学习的三昧,它是“教育学的雏形”,但绝对不仅仅是雏形。《学记》系统地论述了学习和教育的目的、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和学习的方法论等。因此,《学记》极具研究意义和价值,是我国前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对我们当代的教育也有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的目的——“化民成俗”
  古希腊三哲之一的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的,人的每种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我们的学习与教育,作为社会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有没有一个目标或目的呢?《学记》告诉我们,当然是有的。这个目标就是“化民成俗”。化民成俗,顾名思义就是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风俗。开篇明义,《学记》在第一段就这样写道: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三个层次的实践行动:第一是“发虑宪,求善良”;第二是“就贤体远”;第三的终极活动便是“化民成俗”。对第一层次诠释本文的观点与主流旧说不尽相同。注经家郑玄和孔颖达主要从社会的角度理解这句话,而本文认为“发虑宪,求善良”是从自己身上讲。“宪”指美好,全句说的就是发动思虑以求达到善的好的境界注。主流旧说通篇从政治功用理解“学”,未免有失偏颇。“学”始于人,“学”的功用也起于个人而上升至社会。不如此理解,便不能把握《学记》由己及人的整体观,不能全面解释“学”的作用。这样做只能得到微小的声誉,只是自己变得更好,而不能“达人”,即感化发动他人变得更好。第二层次开始由己达人,亲近贤能的人,体恤跟自己关系疏远的外人。这样做可以感动群众,但是却不能达到“化育”百姓的地步,不能让百姓形成美好的风俗。而唯有“学”,可以做到。我们看一个社会的好坏极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文化、看百姓风俗。文化者,人文化成也,无非是化育百姓。“学”的重要意义于此可见一斑。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此“学”并不仅仅指现在所谓的“学习”。我们现在说的“学”是与“教”对举而言,而《学记》之“学”却时常兼含二者,这点是尤其需要明确的,否则将造成对《学记》教育思想的偏差理解。我们将“学”分而言之,一端为学者之学习,另一端则为教者之教。大体上,我们可以将“学”理解为广义的教育。分而言之只是为了方便,两者实则学与教不可须臾分离。所谓教学相长,即是这个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之“学”紧密与“道”相关。此“道”,就是孔子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之“道”。这个“道”也是几千年来的我华夏文化的命脉所在,是中国知识分子超越自身生命有限性,融入华夏文化之“天命”的依据。当然,“道”的确切意涵尤为复杂,不是一篇小文能说得清的,超过了小文的处理范围。简单说来,这个“道”就是让人能够达到人生至善,圆满幸福状态的东西,而“学”则是必由之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因此,“学”不仅仅有能够“化民成俗”的社会和政治效用,“学”也对于个人的生活本身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正因为“学”如此重要,故《学记》用了大量笔墨论述教育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兴盛提供保障。
  二、教育的方法论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学记》所代表的儒家式的我国传统教育对学生如何学习和老师如何施教的洞见。《学记》系统地分别讨论了好的和坏的学习、好的和坏的方法。这部分思想也是本文最精华和最精彩的部分。现代教育工作者尤其应该重视和借鉴之。我们可以透过《学记》所批判的以及其所肯定的,两者对观并随时反观当今的教育,便能于古典的宝贵思想财富中获得启迪。
  第一,“学”之最吃紧处是主“敬”。《学记》云:“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皮弁祭菜”是古礼,说的就是天子诸侯派官员身着白色的皮弁礼服,用水芹水藻祭奠先圣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接下来又列举了一系列措施,以正敬道。演习《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反映君臣宴乐相互劳问的乐章,这是从开始就勉励学生准备做官奉上。通过击鼓召集学生进入教室,打开书籍,这样做是让学生恭顺地对待学业。用来鞭策违纪学生的两种惩罚工具——木条、荆条,目的是要收到威严整肃的效果,防止怠惰。这看似繁文缛节式的程序,实则十分关键。它正是好的学习的开始。
  第二,也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严师”的思想。“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老师是教育中的一极,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严师”的理解,说法不一。有人将其解释为对学生很严格的老师,这本身也言之成理,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并非那么有力。“严师”在《学记》的语境中,首先是一种尊师重道的思想,而非指严厉的老师云云。参照前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主“敬”才是关键之所在。《荀子·劝学》也说道“学莫便乎近其人”,真正的好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但即便拥有了一位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不敬重他,轻视诋毁他的学问、道德,那么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学记》提出藏息相辅的学习方法,反对单纯地、机械地、不停地“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如果教学的人只知道诵读书本,不停地、大量地给予学生解说,这样的学只能算“记问之学”而“不足以为人师”。为什么呢?学习如果得其法,本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一卷开篇就指出:人天生就有求知的本能,就算什么物质利益也没有,我们也愿意去求知,不会愿意被蒙蔽。由于运用错误的教学方法,造成了“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的后果。将学生本应快乐地学习的过程变得消极和痛苦,从而使其痛恨学习,甚至于厌恶老师,厌恶教育。这样即使加以种种强制完成了学业,也深入不到学生的血脉,终究是强制性的、消极的知识,“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用不了多久就会全部“还给老师”。最终,导致教育目的的失败。“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那么,针对上述错误的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正确做法是怎样的呢?这就是藏修和息游相结合的原则。《学记》指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也就是说,学习应当循序渐进、悠游有余,而非上面所说的急于速进而不顾其安。对于学习,应当注重时时积累,与此同时,时时温习涵泳,劳作休息之时,也要体味。这是一种全面的、健康的学习观。《学记》并不反对要积累知识,相反这是很有必要的,只是不能仅急于积累而不把知识内化。少了体味涵泳的过程,知识终究是外在强加,无法流入骨髓,形成人格或者学以致用。不管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都是如此。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亦是此意。颜回为什么能“闻一知十”,除了他自身优秀的禀赋,另外很重要的一点靠的就是他对孔子所教的道理、学问时常体味涵泳,“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要注意另外一个极端,即反智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时常发出浪漫得不着边际的号召,比如不用学习客观知识,跟随内心即可;又比如学习是一种对自我的摧残。《学记》绝不反智,相反,《学记》是健康整合的理智主义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