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审视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国民经济众多环节和领域的调整,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度依赖出口、投资拉动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扩张;二是从供给角度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由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逐渐转变为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三是从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四是在产业链中、低端(中低端产业)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转变到在产业链中、高端(中高端产业)提高竞争能力和形成竞争优势。在以上四个转变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核心内容之一。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投资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8-0005-08
围绕着扩大消费需求,进行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优化,是最重大的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供选择的突破口,也是绕不开且必须加快推进的关键性改革。
一、对消费、投资和出口之间关系的基本认识
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惠及13亿人口,超过已经实现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总和,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单一内部市场。立足于国内市场需求发展,我国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扩大内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相对低迷、外需增长缓慢、贸易摩擦增多的时期,正确认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产业结构与消费等重大关系,对制定相关政策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内需与外需关系
一国最终产品可分为国内需求产品(内需)和国外需求产品(外需),前者数量上等于最终消费加资本形成,后者即是出口。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基本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对应的分别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国民经济需求结构强调的是产品形态,但支出法中的净出口并不等于外需。
一是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并行不悖。内需和外需本无优劣、好坏之分,内、外需求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也不存在绝对最佳的内、外需求比例关系,内需和外需所占比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从世界各国(地区)内需占总需求比例看,既有主要依靠内需的发展模式,如美国内需占比高达90%;也有主要依靠外需的国家和地区,如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外需占比接近60%和70%。在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中,内需占比均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即大国经济发展一般以内需为主。但是,大国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2006年,美国内需占比为90%,而德国仅为68%,二者相差22个百分点。因此,现阶段强调扩大内需,并不是要压缩外需,否定出口。相反,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是实践反复证明的正确方针,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
二是经济全球化推动外需占比普遍上升。二战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呈现出内需占比下降、外需占比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小国经济、新兴经济体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外需占比大幅度提高。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外需占比普遍上升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得大量贸易以中间投入品形式反复在国家间(海关)转移,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1960-2008年间,国际贸易与全球GDP的平均弹性为1.7。2008年,全球非能源货物贸易中40%为中间投入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需占比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1980年外需占比仅为10%,2000年提高到19%,目前达到30%左右。在大国经济中,我国外需占比高于美国和日本,低于德国,这种趋势既符合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规律,也与加工贸易快速发展有关。我国货物出口中近50%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推高了我国外需所占比重,但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相对较低。2006年,其他国家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率达到81.9%,而我国仅为18.1%。因此,简单地根据进出口贸易总量来计算,明显高估了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以内需为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很低,内需在总需求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需占比逐渐上升,2007年达到31%的峰值,2008年下降为27%。我国占世界贸易份额从1983年的1.2%,上升到2008年的9.1%。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萎缩,但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2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份额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投资和消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现阶段我国多种比较优势有机结合、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结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要素价格低廉,低成本竞争优势突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条件和行政效率等方面优势明显。即便如此,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以内需为主的基本特征。无论从支出法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还是用投入产出表测算增加值贡献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都超过70%。仅就居民消费需求而言,1990-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实际年均增长达到7.6%,远远高于同期世界2.9%的平均水平,比高收入国家高5个百分点(见表1)。
四是降低体制性因素造成的价格扭曲有助于内外经济平衡。改革开放初期,重出口创汇,通过给予各种优惠和补贴,引导要素、资源流向出口部门。目前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由于体制性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土地、资源、资金等要素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滞后,生态环境成本没有充分体现,再加上地方政府给予外向型企业的竞争性优惠等,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出口产品成本低估和竞争力虚高,影响了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大国,但依然是服务贸易和对外投资小国。考虑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摩擦日渐增多,现阶段消除或降低体制性因素造成的价格扭曲,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多层次、多方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有助于内外经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