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缺少主角的大戏


  在中国行业信息化建设中,银行业始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无论是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还是新技术、新方案的应用上,银行业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无论是当年率先进行的数据大集中,还是近年来对于数据分析、风险控制等的重视,都领先于其他行业至少三到五年的时间。
  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领先,也带动了银行业IT方案商的发展。正因如此,使得从事银行业IT服务的国内方案商,也在国内方案商群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如果对国内领先的方案商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方案商都涉猎过银行业或以银行业为基础而起家。而且,同从事其他行业的IT服务商相比,银行业IT服务商在技术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也更胜一筹。
  因此,无论是银行业信息化还是银行业IT服务商的发展历程,对于国内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其他行业IT方案商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国内银行业信息化以及IT方案商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其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分析。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和IT方案商的发展历程,就如一部跌宕起伏的美剧,充满了动荡、曲折,有着十分强烈的戏剧性。
  从手工帐到电子化
  这部大剧的开头,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之前,国内银行业还停留在手工作业的阶段。作为国内银行业信息化的资深从业者,奎建生在这一行业已经有二十多年,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国内银行记账的情景。“在银行的柜台前,可以看到里面摞得高高的账本。银行工作人员算账基本用的都是算盘,记账用的是钢笔。”
  而随着几大银行业之间资金流动的日益频繁,手工记账和纸质票据效率低、差错多等问题逐步显现。
  以一笔资金从甲行到乙行的处理过程为例:甲行需要手工填写一式三联的联行报单,自己留下一联,把剩下两联通过邮局寄给乙行。乙行核对无误收账后,再把其中一联寄给总行对账中心,总行把行号、金额等信息制作成卡片。超过对账期而资金还未到账,甲行就会发查询函、发电报甚至派人去查询。当时,人民银行总行的联行对账每年结清一次,一般延迟四五个月,最长的一次对清达19个月。
  这样的效率,显然难以满足国内银行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信息方面的错误,对于银行而言,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在1985年后,国内银行业进行了企业化经营的改革,其中提升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成为国内银行的重心之一,这也带动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因此信息对于银行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信息不准确,很有可能给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奎建生说。
  此时,银行的领导意识到,不走电子化之路,就无法保证业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也就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当时国内几大银行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不过最初主要是将银行的手工账变为电脑账,都是单机的业务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实现手工业务的自动化。”北京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舜林回忆说。
  在王舜林看来,当时银行信息化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市场规模十分有限,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行业。而且,国内银行所采购的设备也都是以国外为主,国内的公司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服务或开发。因此,国内也没有什么成规模的IT服务商,更多的是一些区域性的小公司。
  “两联两天”时代
  到1990年后,银行已经基本完成了手工帐到电子帐的转化。不过,银行各个网点之间仍然无法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流通。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储户在某个网点开户后,只能到这一网点办理业务。
  “单元式的计算机作业方式,无论是在运算速度上还是在业务处理能力上都不能满足银行与日俱增的业务需求。因此,当时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已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当务之急。”王舜林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从1990年开始到1996年的五六年时间内,国内各家银行在系统内都程度不同地实现了数据汇表汇集联网、会计业务网点遍存代付、储蓄业务通存通兑,基本建立了以经济发达城市为中心的大中型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一阶段也是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的第一个繁荣期:大联机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内银行业开始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投入,银行业信息化市场开始了快速的发展。“不过,当时还没有方案商这一概念,主要是以骨干网搭建、设备提供等为主,更多的是集成服务,也就是系统集成商。”奎建生说。
  在这一阶段,国内银行业服务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银行信息化的需求猛增使得大大小小的IT服务供应商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北京高阳金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林志国回忆道。
  而在这一时期,国内银行业最具代表性的IT服务商非“两联两天”莫属。所谓的“两联两天”,指的是当时在国内银行信息化领域最大的四家国内企业:联想集成、中联、南天、长天。这四家公司,可以说是中国银行IT方案商的“黄埔军校”。目前国内领先的银行业IT方案商,几乎都和这四家公司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当时,这四家公司不仅在硬件集成服务市场占据垄断地位,同时,在应用系统市场,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以联想集成为例,始创于1993年,1996年时,联想集成和抚顺商业银行经过一年的合作奋战,在IBM的小型机上联合开发了一套面向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随后,经过联想集成内部的进一步研发、整合、产品化,FTS(综合业务系统)成功诞生。从1998年开始,联想集成凭借联想的品牌效应,携FTS这个有利武器,相继拿下了绍兴、长沙、无锡、西安、银川、威海等几个不小的项目,并且都比较顺利的成功上线,在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开创了非常好的局面。
  “1992年时,中联就为国内的银行做了核心系统。那时中联主要以分销IBM的产品为主,在国内银行对于信息化需求特别是核心系统的需求提升后,中联觉得这是一个发展契机:为银行开发核心应用系统。当时中联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经验,就从国外以及香港请来一批架构师,把国外银行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方法带进来。可以说,那几年中联在国内银行核心应用系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奎建生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