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数字的预期、思路与规划的呈现,还是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都昭示着:2010年,无论担子多重、前路多艰,“和谐贵州”都将再度唱响民生,一如既往地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稳健、持续、快速发展!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贵州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实现了全省经济社会稳健、持续、快速发展。
2010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贵州“两会”提出了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和1.9%。
同时,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抢抓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改善基础条件、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化解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根本性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无论是数字的预期、思路与规划的呈现,还是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都昭示着:2010年,无论担子多重、前路多艰,“和谐贵州”都将再度唱响民生,一如既往地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朝着跨越式方向不断进发!
最频繁的关键词:交通、水利
“2009年,以县县通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完成公路投资312.18亿元,公路通车里程1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88公里。”今年全省“两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了这一数据。
据了解,2013年我省高速公路将超过4000公里。未来10年,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我省发展的重点,除了正在建设的贵广快速铁路,国家已经批准建设贵阳到昆明、长沙、成都、重庆的高速铁路,5条铁路在贵州境内超过1250公里,贵阳通往全国的“七小时快铁交通圈”正在加速变成现实。
不过,特殊的自然环境使我省生产生活条件仍然比较落后。“与西部其他省区市相比,贵州是西部的‘西部’。”资料显示,我省山地丘陵占到了国土面积的93%,修建公路、铁路等投资和技术难度都比较大。据测算,我省高速公路修建成本每公里高达6000万元至1亿元。截至2009年,我省铁路投资共完成了79.41亿元。
记者从今年全省“两会”了解到,我省将加快贵阳通往全国“七小时快铁交通圈”建设,大力推进贵广快速铁路建设,力争开工建设贵阳至昆明、长沙、成都、重庆快速铁路。积极开展毕节经水城至兴义、铜仁至玉屏、织金经水城至攀枝花等城际铁路前期工作。继续强力推进县县通高速公路体系建设,建成贵阳至广州高速公路贵州段,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78公里,新开工建设高速公路925公里。开工建设贵阳机场新航站楼,加快支线机场和内河航运建设。
此外,我省将大力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滋黔”一期工程剩余两个项目,启动“滋黔”二期工程。完成烟水配套工程14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0万亩,加快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统筹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建设100个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地下水开发利用项目,大力推广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送水。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优先安排去年人畜饮水受干旱影响最严重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在全省“两会”召开前,林树森就曾表示,我省将把交通、水利、石漠化治理和污染防治作为四大基础性工程,只要把基础打好了,把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好了,贵州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肯定会有大的提升,“贵州不会永远落后”。
“快速铁路系统与我省正在加快构建的县县通高速公路体系、现代水利体系一起,构成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架构,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我省发展的基础条件严重滞后问题。”龚晓宽委员这样解读。
龚晓宽同时表示,以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是我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我省水利“十一五”规划的龙头项目,填补了贵州没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空白。
建言献策的重点:投资、创新双轮驱动
近年来,我省顺民意、合潮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节能降耗、环境整治和集约用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为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付出了种种努力,也交出了令人欣慰的答卷。
如何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改善基础条件,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坚定不移地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化解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根本性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我省今年将全力以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和现代水利体系;千方百计加快城市化,把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合理有序转移作为从战略上解决贵州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提高生产水平;集中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化,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等,以期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
“两会”讨论中,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省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单纯投资拉动转向投资、创新双轮驱动。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一个市场化的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为科研成果孵化、转让提供方便,形成集聚效应。要坚决执行节能降耗工作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适合省情的经济生态链。大力培育服务业和生态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立省建设。
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中,民建贵州省委《关于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民革贵州省委、民盟贵州省委《关于加快家政服务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致公党贵州省委《关于以立法形式将“生态立省”与“环境立省”战略固定下来的建议》,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关于我省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建议》等都对加快我省发展进行把脉。致公党在提案中认为,我省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初步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青山绿水与富民产业共荣的绿色增长之路正成为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不断升温的话题:转变职能,改进政风
每年的“两会”上,政府转变职能和改进政风都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度关注和热烈议论的话题。
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用了较大篇幅阐述政府自身建设问题,并提出了四项主要措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全面落实依法治省基本方略,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规范性;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平性;切实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有效性。
代表、委员们在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认为,四项措施“击中要害,非常到位”。
大家表示,希望加快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意识;尽快制定相关配套规定,加大执行和监督力度,把“人民政府为人民”这个要求切实落到实处;加快转变职能,把政府工作的重点切实放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唯有真抓实干,才能乘势前进。在“两会”上,代表、委员坦陈,能否“推进现行各项举措的落实,推动既定各项目标的实现”,能否“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就看我们能否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林树森说,目前我省正处在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急剧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和全省干部群众盼发展的强烈愿望,对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府工作水平。要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以为民办实事作为改进作风的着力点,让群众体会到作风建设的成果。
有代表提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就要改变调查研究以听取各级人大、政府、政协、部门意见为主的方式,多听取基层的声音、服务对象的声音,使政府想办的好事和实事符合老百姓的真实需求。
持续关注的议题:民生、和谐
关注民情民生、强调社会和谐是今年“两会”的最大特点。
从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的提案和议案、媒体视点与评论,直至会外百姓的反馈,最多的是解决“社会保障、安居工程、就业政策”等民生问题。养老保险、危房改造、就业等关键词的不断出现,透视出社会上下关注点的高度统一。
1月20日上午,当《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把城乡低保作为事关民生改善和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特别是农村低保要强化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紧紧抓住收入核查这个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环节”时,丹寨县排调镇排脚村村委会会议室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掌声中寄托着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期盼。
翻开厚厚的《贵州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业绩历历在目: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4.5万人、527.5万人、143万人、139万人和146万人;全省58万企业退休人员人月均养老金水平提高了136元,达到1149元;55.45万人享受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比上年提高了7.73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省11个县开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20万城乡困难群众得到了医疗救助;通过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累计为96526户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
在对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认可和赞赏的同时,与会代表、委员在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和深入考察后也带来了群众的呼声与要求,带来了老百姓的新希望和新憧憬。
傅纯波委员说,农业无法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无法持续增收,问题主要出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投入不足,这导致基础设施脆弱,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发展后劲不足,不少地方的农业生产仍然依靠畜力和人力。因此他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扎实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和着力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等,使“三农”工作真正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大学生就业成了代表和委员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曾国强委员说,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事关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在这一老问题上,我们应千方百计采取新办法来取得新突破。他建议,用人单位应适当降低就业门槛,进一步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鼓励在职研究生教育,先就业后创业,同时政府部门要努力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建立政府稳定投入机制,加强经济扶持。
怀百姓之心,谋民生之利。“两会”报告关注民生,代表与委员热议民生,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透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的热切关注,透过高效服务、务实节俭的会风,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各项制度建设的不断健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关注民生的理念会更深地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