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黔东南大学,校名几经更迭,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黔东南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更名升格为本科院校。在五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凝练成“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勇于争先” 的办学精神和“求是、严谨、和谐、创新”的校风及“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教风。孜孜以求,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生态学府面貌一新。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发扬艰苦创业和自强奋进的精神,超常规开展建设新校区,投入3.2亿元,不到3年时间,一所充满现代气息、民族特色鲜明、生态环境美好的新型大学拔地而起。如今,走进凯里学院,就如同走进一座民族文化的大观园,育人氛围浓厚、一派勃勃生机。
队伍素质逐步增强。学校加大以“教授培养工程”、“博士培养工程”和“人才引进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程”的实施,师资队伍数量稳步增长、素质逐步提高、结构更趋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2007年以来,正高职称从21人增加到46人;博士从1人增加到12人、硕士从79人增加到204人,管理、教学、科研三支队伍素质不断增强。
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从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强化实践教学和整顿教风学风。2007年以来,获得省级教改项目6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等多项奖励,出版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学校教师出版教材13部。2010年7月,学校外国语学院荣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科研项目有新突破。学校逐步建立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科研工作激励机制,搭建有效的科研平台,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力地推进全校科研工作的开展。2007年至2010年,学院获得的科研项目近百个,引进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其中,《贵州锦屏文书研究――以清代黔东南苗侗土地契约、文书研究为中心》和《新型二氧化钛掺杂介孔材料的固相合成及缺陷浓度与光催化活性的关联》分别列为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国家级项目的突破。
对外交流逐渐扩大。学校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高校的科研合作和师生互访。先后与文莱大学、日本龙谷大学、泰国皇家大学等国外高校就学生交流学习等合作项目达成初步协议。2010年派出15名学生到泰国皇家大学交流学习,并在国内的山东大学等学校建立了选派学生交流学习的机制,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沟通。
办学特色逐步彰显。学校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以适应地方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2007年成立贵州省人文社科基地“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2009年创办《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专业学术期刊,出版“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十部,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工程”,《构建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获得贵州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前不久,学校成功主办了主题为“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的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在原有办学特色基础上逐步形成“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构建原生态民族文化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办学特色。
当前,学校正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承前启后,坚持“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教学型、开放型”的办学定位,树立“办特色之校、育特质之才”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构建原生态民族文化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黔东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建设“生态学府、人才摇篮”,努力为贵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