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都是生意】神马都是浮云是什么意思

  电影究竟是拍给谁看的?这种终极问题大概永无标准答案,但香港电影给出的答案就很简单:谁能让电影“活”下去,就拍给谁看。      为什么香港会有《3D肉蒲团》?答案很简单――活下去。港产片屡屡书写辉煌,“拯救香港电影”的说法也总在萦绕,也就是说,红到发紫的港产片又总是岌岌可危的,跟香港这个城市十足相像。因为只是个城市,幅员太小,仅靠本土市场存活困难,是各行业的共同处境,遑论烧钱的电影业。
  解决之道也是香港式的:出路在香港之外。围魏救赵的故事是个常态,港产片从没有想着只在香港卖。占有和消化外埠市场,收回投资,获得收益,再投入下一个制作,是力图践行的循环模式。
  电影在诞生不久便传人中国,口岸是上海和香港。当年上海成为中国电影中心,或谓国语片中心,香港则顺理成章成为粤语片中心。1933年在美国拍摄的《歌侣情潮》在香港电影史上占据位置,这是一部粤语片,因为投资者认定,生活在两广、新马泰及北美华埠的广东人消费力强大。围魏救赵的模式,在开端处就萌芽了。
  1937年和1949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年头,对于香港电影也是如此。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成为孤岛,中国电影中心南移到香港。1949年的惊天巨变对香港电影生态影响更大,一方面是上海资金南下涌入,另一方面,粤语片从此没了两广地区的稳定票房,港产的国语片和粤语片失去了整个内地市场。
  香港电影也会受政治影响,要分出“左”和“右”来,更会受文化风潮的影响,纠结于“要艺术还是要商业”。然而,根本的主宰规律,还是生意,活着才是硬道理。在30年没有内地市场日子里,港产片的天地是新马泰东南亚,是台湾,是日韩甚至欧美。
  香港是个具有国际性格的城市,港产片是证明这性格的最亮名片。为了投合上述地区的华人市场,港产片发展了一套独特的“南方传统”,风格上是鲜明的港粤色彩,内容上是黄飞鸿、方世玉、洪熙官等故事被不断扩充,循环再造。港产片为人称道的“港味”,是由生意的逻辑奠定的。
  1947年的粤语片《郎归晚》在新、马大受欢迎,粤语片由此打开了东南亚市场。在五六十年代,港产粤语片在东南亚大受欢迎,价格暴涨,“卖片花”的现象风行。所谓“卖片花”,是指电影开拍前就先从片商和院商收取订金。全盛时期,“片花”能卖到电影制作成本的五到七成。东南亚商人看一眼故事大纲和主角名单,就掏出钱来。终于,新马资金不满足于只当买家,还唱了主角。新加坡的邵逸夫兄弟于1957年来到香港,开始以“邵氏兄弟”为名号的香港电影传奇。其实,邵氏的源头是上海,跟香港电影有某些共同的底色。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出现排华风潮。港产片再度面临考验,这时的救市者,是台湾。香港不仅有粤语片,也有国语片,台湾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在70年代,台湾每年放映170多部华语影片,四成是港产片。到了80年代后期,台湾的华语卖座电影里十之八九是港产片,占总票房的八成。台湾片商也干脆直接投资,拍出了《方世玉》、《新龙门客栈》等台资港片。钱是台湾出的,名号还是“港产片”。
  港产片在“南方”挥洒30年,“北方”终于变了。内地的改革开放带来一个新天地,其实,这是找回到失去的故土,当年的《少林寺》只是一个开端。在香港回归后,在新世纪,又一轮低潮中的港产片其实不必惊慌,因为拥有了远较从前广阔的可能性。
  如今,很难说清《十月围城》、《锦衣卫》这样的电影算不算港片了,《让子弹飞》没有港味,却是港资。香港艺人黄秋生说今后不再有什么港产片,内地片,只有中国电影。我赞成这种休戚与共的态度,但不同意这结论。集结在“港产片”牌子下面种种难以言传的味道、特色,不会也不该被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