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之龙象共舞的意义 中印关系进入“龙象共舞”新时代

     中印关系已超越双边的范畴,具有全球意义。这是中印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向国际社会发出的积极信号。   两个新兴大国“必然冲突论”,如果不是故意挑拨中印关系,至少也是认识上的误区。中印崛起“不同于此前诸世纪中强国崛起的历史进程”。
  毋庸讳言,中印之间在有着广泛共识的前提下,也存在着一些分歧。不回避分歧,以及“彼此的关切”,而且坚持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分歧,解决“彼此的关切”,这正是中印关系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郑瑞祥
  
  “巨龙入场,但留意大象”,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这样形容高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经济。在过去几周里,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神话仍然占据着欧美各大报纸的重要版面。中国和印度同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两国国情相似,发展阶段基本相同,政策取向也类似,先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在分享发展经济的经验、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方面有必要加强合作,相互学习。
  中印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龙象共舞”的转变是何时到来的?中印两个“亚洲巨人”究竟会走多近?印度政府对华政策有什么新变化,新措施?中印两国之间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印关系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也是外宣工作者需要探讨的话题――
  
  “巨龙”和“大象”共舞时代的由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印关系进入一个全面发展和健康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象共舞”的新时代。2000年正好是中印建交50周年,从那时起,中印高层互访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两国关系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访华,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签字后,温家宝总理握住瓦杰帕伊总理的手说:“我们完成了一件大事。”国外媒体评称,这是一份“里程碑式的宣言”,“为这两个邻国之间融洽关系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2008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他2004年担任印度总理以来首次访华,中印两国均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访问期间,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双方还签署了10多项合作文件,涵盖了建筑、铁路、农业、医药、质检等领域的多项合作内容。访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双方达成了更多共识,增加了相互信任,扩大了合作领域。两国总理高度评价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的文件。温家宝总理说,该文件是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印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世界的积极信号,它将成为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又一份重要文件,标志着中印关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辛格总理说,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中印两国总理在会谈中就今后一个时期双边关系达成了六点共识,内容广泛而全面,涵盖了高层往来、战略对话、经贸科技合作、人文交流、两军交往及多边合作等。
  从印度总理此次访华以及近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印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可以说,中印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问印度,两国领导人在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提出了充实和加强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07年印度国大党主席、执政联盟主席索尼娅?甘地访华,强调中印文明和谐共存、携手繁荣。另外,中印两国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的会晤相当频繁,例如,在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大国对话期间,胡锦涛主席与辛格总理的会晤,在东盟系列峰会期间中印总理的会晤,等等。通过高层互访和高层接触增加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战略高度看待两国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双方确定,中印两国是伙伴,不是对手。
  
  “龙象共舞”,以经贸合作为主轴开拓互利双赢之路
  
  
  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则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国外媒体评论说,辛格总理此次访华,“经贸关系是主轴”。辛格总理带来了一个约40人的商业代表团,囊括了印度工商界的精英,涉及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化工、制药、工程和电信等领域,还包括印度两大商会的主席。辛格总理还出席了“中印经贸和投资合作峰会”并发表讲话,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两国经贸和投资合作的三条战略措施,并鼓励印度商人增加对中国出口非传统商品,以减少印方贸易赤字。双方对中印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双方同意将2010年的贸易额目标从400亿美元提高到600亿美元。双方将提高相互投资规模和在能源、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水平。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双方同意就关于启动互惠和高质量的区域贸易安排谈判的可能性问题进行探讨。
  辛格总理在访华期间表示,中印要相互学习发展经验。印度要学习中国成功的经验,包括基础设施和减贫经验等。温家宝总理则送给辛格总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愿,那是诺贝尔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领奖时的讲话,其中讲到“中印应相互学习而非谁超过谁”。印度计划委员会和中国发改委之间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宏观经济管理、经济运行、中长期发展计划等方面加强信息交流和磋商。双方同意,根据需要,就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开展副部长级的对话。2007年12月,中印两国财政部副部长举行了第二次财金对话,并发表了联合声明,重申进一步在财政金融领域加强合作的意愿。随着经济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经贸合作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印科技合作是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同步进行的。1988年12月时任印度总理的拉?甘地访华揭开了改善中印关系的序幕,也打开了两国科技合作的绿灯。双方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并决定成立中印科技联委会,从而奠定了两国科技合作的基石。1991年双方签署了和平利用外空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2002年双方签署了包括科技、水利、空间等领域的合作文件。近年来,中印科技合作步入快车道。2006年9月中印两国科技部在北京签署了《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部长级中印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将进一步协调解决双边科技合作中的战略性问题,指导和促进两国科技合作的发展。同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双方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提出深化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其中就有一项关于促进科技合作。双方认为应在科技领域建立中印合作伙伴关系,并同意在以下4个领域开展合作:地震工程学、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以及以先进材料为主的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此次印度总理辛格访华时,双方达成共识,要提高在能源、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水平。双方签署的10余项合作文件中也包含了科技合作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双方签署的《传统医学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印两大文明古国都有各自的传统医药,中印开展合作,进行研究和开发,使传统医药发扬光大,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中印科技合作潜力很大,有待于双方共同努力去发掘。例如,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民用核能等)成为当务之急。再如,科技人才培养是科技发展之本,这方面中印各有所长,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两军交往上了一个新台阶。2007年12月,中印两国陆军首次在中国云南省举行了代号为“携手2007”的联合反恐训练演习。这是根据2006年印度国防部长访华时双方签订的《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进行的。由于45年前发生过中印边界冲突,这次两国陆军举行联合训练演习,外界对此格外关注。中印双方也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印度国防部的声明中说,“两国军队的联合训练演习反映出印度和中国在国防领域关系的加强”,是“双边关系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行动”。这次陆军联合训练演习和以前的海军联合搜救演习一样,主要意义在于增加两军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近年来,中印两国国防部长和军方高层来往增多,防务和安全领域的磋商与合作得到加强。双方已同意,今后择机进行两军第二次联合反恐训练演习。一般说来,中印关系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两国军方和防务领域的交往与合作相对而言是薄弱环节,现在有所加强,这是两国关系走向全面发展的好现象,也是正常现象。
  
  “龙象共舞”,具有全球性战略意义
  
  中印关系已超越双边的范畴,具有全球意义。这是中印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向国际社会发出的积极信号。在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以下简称“共同展望”)的一开头,双方即表示“决心通过发展两国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文件开宗明义,把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建设和谐世界联系起来,把中印双边关系和两国肩负的国际责任联系起来,这是对中印关系具有重要的全球性意义的最好说明。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世界总人口的1/3,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球数一数二。据美国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中、印、俄、巴西将成为世界上四大经济体。尤其是中印两国,将分别成为最大和第三大经济体。因此,中印等新兴国家的共同发展,将改变亚洲乃至世界的面貌。早在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时任印度总理的 拉?甘地时就指出: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他还指出,中印两国如果发展起来了,那就可以说我们对人类作出了贡献。当然,中印两国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目前,中印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量的6%,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上述远景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现在,随着中印等发展中大国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正在上升,“八国集团”与中印等5个发展中国家的对话机制的建立即是一个明显的变化。近几个月来,欧洲领导人(德国总理、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统)纷纷访问中国和印度,也说明了中印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温家宝总理在与辛格总理会谈时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印加强合作,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意义重大。在“共同展望”文件中双方重申,“中印友谊和共同发展将对国际体系的未来产生积极影响”。今天,中印两国仍然认为,在新世纪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继续成为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为人类实现和平与发展创造条件的基本指导原则”。
  中印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相同或类似的看法,在国际舞台上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例如,中印都主张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边主义,肯定和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在联合国改革中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再如,双方都支持和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在应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中,中印也将相互支持,相互合作。
  
  中印关系走向成熟,边界问题不再是发展关系的障碍
  
  印度总理访华结束后,《印度教徒报》发表社论指出,此次访问增加了中印双边关系的成熟性和多样性。
  相互信任是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也是双边关系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中印关系从1996年的“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到2005年提升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间相隔10年时间。这说明政治互信这个基础原来比较薄弱,同时也说明,这个基础逐步得到了加强。这是中印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还远远不够,双方还需继续努力,增强相互了解,相互信任。鉴于此,人们就不难理解,中印两国总理签署的“共同展望”中重申了近些年来常见的提法:“双方确信,应该面向未来, 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友好和互信的关系,充分理解彼此的关切和愿望。”毋庸讳言,中印之间在有着广泛共识的前提下,也存在一些分歧。不回避分歧以及“彼此的关切”,而且坚持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分歧,解决“彼此的关切”,这正是中印关系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印之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边界问题。中印边界谈判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自2003年起,中印特别代表会晤进行了11轮,仅去年一年就举行了3次。2007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东盟系列峰会期间,中印两国总理会晤时,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边界问题并不容易,需要艰苦努力,但只要双方坚持努力,秉持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最终就能找到一个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次“共同展望”文件又强调,双方将继续坚定地致力于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包括边界问题在内的遗留分歧,同时确保这些分歧不会影响双边关系的积极发展。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印边境总体上说是和平与安宁的。在1993年时任印度总理的拉奥访华期间,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中国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印度时,两国政府又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双方同意,协定所提及的实际控制线不损及各自对边界问题的立场。过去10多年里,上述两个协定的执行情况基本上是好的,从而保证了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维护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但是,西方和印度某些媒体有时对中印关系作一些毫无根据和歪曲事实的报道和评论,最常见的是所谓“中国入侵”之类的谣言和以讹传讹的文章。这是在中印友好合作主流中发出的不和谐的噪音,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但无伤大局。可以说,边界问题没有影响到中印关系的全面和快速的发展。这是中印关系走向成熟的最好证明。
  
  中印关系的未来:互利双赢,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中印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对中印关系的前景感到乐观。但是,西方有些战略分析家认为,中印两国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两个毗邻而居的大国在崛起过程中或者在崛起之后,必然会互相构成威胁,成为战略竞争对手,甚至会发生冲突。这就是近些年来流行的“龙象之争”和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纵观过去500多年里大国兴衰的历史,大国的崛起走的是疯狂的领土扩张,对殖民地残酷地掠夺和剥削,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求得自身的强大与繁荣的道路。还有的国家自己强大了,成了超级大国,就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引起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世界和平和稳定构成威胁。这些都是事实,但不能根据简单的逻辑推论,断定中国和印度一定要走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老路。
  两个新兴大国“必然冲突论”,如果不是故意挑拨中印关系,至少也是认识上的误区。中印崛起“不同于此前诸世纪中强国崛起的历史进程”。其实,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关键在于实行何种内外政策和发展战略,能否正确地看待本国,也正确地对待别国。力量对比固然是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政策和战略才是决定因素。
  中国领导人多次向全世界阐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富邻、安邻”的方针政策。具体到中印关系,温家宝总理曾对辛格总理说,与印度发展友好关系是中国长期的战略目标。中方愿把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印度的崛起,中国领导人也多次表示,中国对印度取得的建设成就感到高兴,希望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印度总理辛格也明确表示,“亚洲有足够的空间供中印同时发展”。关于中印关系,辛格总理说,“发展对华关系是印度外交的优先政策”。还说,中国是印度“向东看”外交政策一直关注的焦点。这些话显示出印度对华关系在其外交中的重要性。总体说来,发展对华友好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印度各主要政党的共识。印度人民党执政期间,2003年6月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访华,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此外,还签署了10多项合作文件。在边界问题谈判方面也向前迈进了一步 ,两国政府各自任命一位特别代表,从两国关系大局的政治角度出发,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2004年,印度国大党上台执政,基本上保持了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并有所发展。这次辛格总理访华的成果便是证明。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一定的竞争是必然的,市场经济的重要规则就是竞争。健康的竞争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速度,改善发展质量,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各自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得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中印在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市场潜力巨大,加上人力资源优势,中印经贸合作发展很快。在信息产业方面印度的软件产业和中国的硬件产业优势互补。因此,从传统的商品贸易到新兴的信息产业,中印合作都有很大的空间。在能源领域,中印都是能源需求旺盛而油气资源不足的国家,两国在寻找海外能源资源过程中发生竞争在所难免。即使在这种竞争激烈的领域,中印近年来也已开展合作,例如,在遏止石油溢价、收购海外石油资产、建设油气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因此不能把竞争与合作完全对立起来,中印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但合作是主要方面。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印关系不是“龙象之争”,而是“龙象共舞”。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分别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防务与战略研究中心和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作客座研究。曾任中国驻孟买总领事。近年来重点研究中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关系。)
  (信息反馈请发至cxj9693@sina.com)
  责编:曹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