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当“外国记者”】中国美国华盛顿

  作者简介 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2003年7月起在北京周报社工作,担任英文编辑记者,2006年8月至今任北京周报北美分社记者。近几年采写报道20余篇,如:Spreading the Olympic Spirits(传递奥运精神)、APlace of Their Own(美国奥运军团备战北京奥运会)、Seeing Is Believing(西藏情况眼见为实)、Digging Deep(海外华人心系祖国为汶川大地震积极募捐)、Campaign for Change(美国总统大选之民主党代表大会)、All in the Family(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儿童的故事)、Beefing Up Military Inevitable(专家评论中国增加军费开支)、Two Cultures Unite in a Family(中日联姻的故事)等。
  
  揣着美国梦到纽约
  
  每一个学英语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揣有一份美国梦,我也一样。只是。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那朦胧且远尚未成型的梦想会以这样一个清晰的方式在我面前豁然展开。2006年8月,在我迈出北外校园的第三个年头,我拖着两大箱沉甸甸的行李,只身来到了美国,随身携带的还有两盒我的新名片,上面印着:北京周报北美分社记者陈文。
  初来乍到的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而身为记者的职业敏感让我在好奇之余又多留了一份心思。分社选址在新泽西,与纽约市区仅一河之隔,属于大纽约地区。世界金融中心纽约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这里生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闹中取静的中央公园,你可以看到黑人、白人、黄种人等各色人群;在人群熙攘的第五大道,你可以听到英语、西班牙语、汉语,甚至不知道是哪个小国的语言;在热闹的曼哈顿下城,你可以品尝到墨西哥餐、意大利面、法国甜点、中国佳肴等各国美食。纽约就是个大熔炉,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们在此融合,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我从小就喜欢到处跑,喜欢新鲜事物,这也让我比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我曾经跟友人开玩笑说:“别担心我,我是扔在沙漠里都能存活的人。”纽约这么个应有尽有的大都市自然不在话下。随着新奇感的逐日消失,我知道我已经开始渐渐融入其中,而这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于是我开始寻找新闻线索,开始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首先我得到这边的外国记者中心登记注册。成为其中的一员后,我就可以凭着这个类似于我们国内外宣办的机构颁发的记者证参加美国国务院及其他政府机构举办的各类发布会和采访活动。拿到证件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现在的身份是“外国记者”,在这里,我成了一名“老外”。
  在很多美国人的眼里,记者是个颇受尊敬,甚至是了不起的职业。许多场合中,与美国人交谈时提及自己是来自中国的记者,常常能够看到并感觉到他们言语中流露出的些许敬佩之情。与其他大多数做国际新闻的驻外记者不同的是,我原来一直从事的是外宣工作,更多地关注外界对中国的评价,所以来美后我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观察、留意美国人以及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各种看法。
  
  “中国”概念在美国很普及
  
  两年多的在美采访经历让我强烈地感觉到“中国”概念在美国的普及,美国大众对中国的兴趣超出我的想象。不管是走在国际化大都市纽约的街头,还是在静谧的安纳波利斯小镇,我经常能遇到擦肩而过的路人微笑着跟我说:“你好!”不管会中文的还是不会中文的,我遇到的美国人总能跟我聊上很长一段时间有关中国的话题。最令我吃惊的是,一次在新泽西的地铁上,我与同行的中国记者用汉语聊天,身边一位美国年轻人居然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加入了我们的谈话,跟我们讲起了上海的经济、北京的文化,而他本人竟尚未去过中国。这位美国小伙子说,他从各种报道中了解到,中国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他计划学好中文去中国开创自己的事业。我真的很自豪,我知道所有的这些兴趣都来源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形象的日益提升。
  美国人对中国的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让我颇感“压力”。因为这使得我在美国当记者期间,既要采访别人,也要随时准备应对别人的采访。记得2006年年底,刚来美国没多久,我采访了一位收养了3个中国小孩的美国单亲母亲,她跟我谈到自己领养小孩的经历,谈到中国现行政策的改变等,采访进行得很顺利,直到她问我:中国人领养本国的小孩需要符合什么条件、经过什么程序,为什么现在中国政府对外国人领养中国小孩加了那么多限制?这些问题不算难,可是却把我问住了。我可以瞎说一通应付了事,但是我不能这么做,在对方眼里,我是一位就职于中国官方刊物的记者,我所说的即使不代表政府也应该是事实性的。在确实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我只好如实相告:不好意思,我这次来采访太匆忙了,没有做足功课,但是我可以回头查好再告诉你。从那以后,每次采访我都要把相关话题的背景资料查清楚,自己先消化了,随时准备应对采访对象对我的“采访”。
  那次的尴尬经历让我感触很多,其实做外宣应该是不分场合、不分形式的,搜集采访资料写成文字并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是做外宣,而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其实是一种更好的介绍中国的方式。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早已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功夫、唐人街的中餐、中国制造的玩具等方面,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已渗入到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方针,小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消费习惯。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到底是怎样的,那里每天都在发生着什么事,这是许多美国人所愿意了解的,也正是需要我们外宣工作者来解释的内容。
  
  美国人看西藏问题
  
  今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不少大事, 这对于我们外宣工作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一年。3月份拉萨打砸抢烧事件、4月份奥运火炬境外接力活动发生恶意扰乱事件、5月份汶川大地震、8月份北京奥运顺利召开、9月份曝光三鹿有毒奶粉事件等。接二连三的大事让中国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的一些智库及非政府组织针对这些问题召开多次研讨会,每场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一来了解一下外界对这些事件有何评价与看法,二来也准备在必要的时候(比如说发现有扭曲事实的情况)至少向一些同去参加活动的外国人解释真实的情况。
  最大的意见分歧是关于西藏问题的。今年3月份在西藏发生打砸抢烧事件后,我参加了亚洲协会的一次相关讨论会。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位美国的老太太,她看到我就义愤填膺地说:你们政府在屠杀西藏人。我问她这个观点从何而来。老太太说她有不少藏族朋友就是这么告诉她的,他们还举了很多例子,给她看了很多材料。我跟她解释说事实不是这样的,西藏在和平解放后得到了许多政府的政策支持,有了长足的发展,藏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等。可是老太太还是一个劲地摇头,她只相信她的藏族朋友告诉她的“事实”,而认为我所说的都是假象。
  在美国,与这位老太太一样因为听信片面之词而对中国存有根深蒂固的偏见的人也不少。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外宣做得不够深入,亦或许是我们的宣传或是报道方式刻有太明显的“政府宣传”痕迹,不足以让人信服。比如,在那场关于西藏问题的讨论会上,主办方播放了一段若干年前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关于达赖喇嘛的纪录片,片子的第一句话――达赖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引起现场一阵哄笑。其实在对外宣传报道中,我们与其一开始就给人物或事件下定论,不如摆出事实和数据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孰是孰非。这样的方式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在跟美国人讨论问题发生分歧时,我也尽量避免使用诸如“你听到的这些消息都不对”、“你的观点不对”之类的话,而是尽可能客观地举出我所知道的事实例子,这样常常能起到不辩自证的效果。
  来到美国两年多来,我不断地采访着别人,也被别人采访着,在这两种角色的跳动转换之间,我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外宣工作不是生硬的单向的灌输,而是在良性互动中潜移默化地达到传递事实真相、增进互相了解的目的。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