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起,Web2.0蓬勃兴起。Web2.0极大地降低了网络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成本,因而造成了网络微内容的海量增加,这为包括网络国际舆论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挑战。但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答案――e-社会科学。
一、用户生产内容赋予了互联网新的特征
尽管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Web2.0仍然缺乏一种统一和公认的定义,但目前,对于Web2.0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存在着以下共识:
首先,这些网络应用主要通过“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content)来实现由“少数人生产和传播、多数人接收”到“多数人生产、传播和接收”的过渡。传统的“生产者寡,食之者众”的情形因而得到改变。通过各种成本低廉和低技术门槛的Web2.0工具,如博客、Twitter、网络书签、评论、链接和分享等,网民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向网络空间贡献微内容,微内容积聚而形成“巨内容”,因而产生巨大的影响。
国外较新的研究将Web2.0的网民微内容的生产视为一种“网络涌现行为”。
所谓“涌现行为”是那些表面上看来很复杂和/或有目的,但实际上却是根据非常简单的原则自然地作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数量巨大、竞相涌动、相互叠加,最终形成影响力远大于其单个个体行为的总体行为。
涌现行为对于互联网发展有何意义?在出版于1961年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将城市中市民的日常的、多样的接触视为涌现行为,并指出,居民之间多样性和经常性的接触(涌现行为)是保持大城市生命力的关键因素。美国互联网观察家斯蒂芬?约翰森(Stephen Johnson)在《涌现行为》一书中则将电脑的“用户界面”比作城市;将“各种便利的信息储存、获取和传播、分享工具”比作城市生活中各个居民个体间的各种涌现行为。他强调指出:“人们个体之间的小小接触和交流日积月累就能成为大智慧,形成―个‘复杂的秩序’(complex order),从而最终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生与死和互联网络的兴盛与衰败。”他认为,很多互联网站,如Alexa和Slashdot等,都是通过用户的涌现行为来实现海量信息的积累的。
其次,Web2.0使得网络分享精神更加昂扬。
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看,“共享”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已经渗透到互联网的血液之中,成为其主要原则。而进入Web2.0时代后,这一原则更为凸显。在Web2.0时代,信息本身固然是力量,但信息共享也更是力量。
Web2.0的分享精神可以从各种P2P工具的流行、“创作共享”运动以及世界知名大学开放课件计划的蓬勃发展等看出来。
Web2.0的分享原则还体现在Web2.0网站的开放性和社会性上:第一,Web2.0网站免费为用户提供网络空间,仅仅要求用户将自己的内容开放给;NitgN户,同时用户也可以免费使用其他用户贡献的内容。使用者在享用他人的劳动成果时,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为他人所享用。第二,Web2.0的使用者大多都使用“创作共用”的版权协议,同意让他人在保持作品原状的前提下免费使用其作品。第三,Web2,0网站都提供了所谓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s,API),供其他程序员开发出与之兼容的其他应用和服务。
再次,Web2.0使网络效应更加明显。
网络效应又称网络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使用某一产品的消费者愈多,消费者在使用该产品时的效用就愈大的现象。因此,网络外部性又被称为需求面的经济规模。网络效应最典型的例子是电话。想象一下,如果全世界只有你有唯一一部电话,那这部电话对你而言,一定一点用处也没有(效用很小);但如果你的朋友都有电话的话,那你的效用一定会随着这些拥有电话机的人数增加而增加。
对于互联网而言,网络效应是最明显不过的:如果上网的人越多,其他跟着上网的人会更多。这表明个别网民的价值,取决于其他网民的总人数。因此现在上网总人数是未来上网人数的驱动力。而对于每一个网民个体而言,网民数量越多则自己越有利益。同样,对于社会交友网站而言,加入的成员越多则其他所有成员的受益越大。
最后,Web2.0使网民集体智慧进一步发挥。
集体智慧(collective wisdom/intelligence)是Web2.0的又一原则,它与“共享原则”密切相关,是共享原则带来的直接后果。
在Web2.0时代,大众能够利用各种网络应用克服“愚昧”展现智慧。Web2.0时代的各种网络应用,尤其是网络标签(tag)的出现,可以使具有不同背景、关系彼此独立的网民在同一个平台上对同一事物自由发表意见,还能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意见收集并体现出来,从而产生集体智慧。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互联网事件,如华南虎事件、反CNN网等,都凸显了网民的集体智慧。
二、e-社会科学:研究Web2.0海量信息的新方法
正是基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社会行为更多地通过这些新的传播工具实现。电子传播,虽然从数量和种类上为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舆论研究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互联网对人类传播行为的承载和记录,社会科学家可以低成本和高效率地获得数量巨大和种类繁杂的数据,因而可以对相关群体的网络传播行为和传播内容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
我们知道,内容分析是社会学、政治学以及传播学等社会科学常用的数据研究方法之一。据统计,在传播学研究中,四分之一左右的实证研究都是通过内容分析实现的,而80%的传播研究者的80%的资源用于数据采集。然而,传统的内容分析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工作,研究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如果说Web1.0时代,互联网本身具有的技术门槛限制了网民人数、网民类型,并因此造成网络信息的稀少和单一,因而阻碍了对网民网络行为的研究,但在网络传播大众化、主流化的今天,利用网络技术来研究网络信息与传播就很有必要了。
新技术改变了研究数据的数量和形态,也改变了采集和分析这些数据的研究方法,e-社会科学(e-social science,简称e-SS)应运而生。所谓e一社会科学,是指利用网格计算以及其他计算机技术采集、加工、整合、分析、分享和传播人类社会和行为数据的科学。新的技术手段解决了海量信息带来的数据规模问题、数据整合问题、数据的分析问题以及数据的呈现问题。
目前,e-社会科学已经成为进入2l世纪以后国际社会科学界出现的一个前沿领域。英国作为始作俑者,设立了一个国家研究中心和8个课题组(http://www.ncess.ac.uk);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紧随其后;美国虽然稍后发展,但现在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陛,将之提到了“国家竞争力”的高度(http:HWWW.省略/cyberinfrastructure)。我国香港城市大学的祝建华教授也发起了Chinese e-Social Science计划(CeSS,译为“中文易社科”http://cess.省略),旨在开发和推广一些易用和廉价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工具,供中文社科研究使用。目前CeSS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名为“易猫”(eCAT)的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来进行网络传播研究。
我认为,在开发出根据针对性的专属网络信息挖掘、分析和呈现工具之前,可以利用众多的互联网免费工具监测网络国际舆论和我们的网络传播的效果。如可以通过Technorafi、BlogPulse等网站研究博客内容;通过Google Trends来研究网民搜索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通过众多的Twitter相关网站,如TweetStats和Monitter等研究Twitter;通过Alexa获得网站访问数据等等。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方面降低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门槛,同时也降低了信息采集和分析的成本。只要我们抱着正视的态度去了解和利用它,那么信息时代将为包括舆论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机遇。
责编 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