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不在高,有为则名。友不在多, 志同则灵。斯乃老兵,情系军营。商潮波涛涌,丹心为军酬。依法护长城,维权解兵忧……” 这首《花甲铭》,是沈阳军区长春法律顾问处主任张义军60岁时写下的,这既是他不懈的人生追求写照,也是他维护法律公正、正义的人生宣言。
1999年1月,他从某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后,矢志不渝地为部队官兵“普法”维权,带领法律顾问处的同志宣讲法制课300余场,听众达21万人次,义务为部队和官兵维权80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近两亿元。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个人”,被沈阳军区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先进退休干部”,荣获吉林省“老有所为奉献奖”。
“人可以退休,但党性不能退休”
1999年1月4日,在师职岗位上干了14年的张义军,正式接到了退休命令。
从事军队政法工作20年,张义军从一名吉林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高才生一步步成长为享誉军内外的法律专家,妻子李立诺也一直在地方法院系统工作,他的不少很要好的大学同学和校友也都走上省市或国家政法战线的重要岗位。
听到张义军退休的消息,几位从政法战线退下来的老熟人邀他喝茶聊天,想请他牵头开办律师事务所,大家都说:要是你们夫妻俩出面开一家律师事务所,生意肯定很红火!
慕名请他出来做事的公司和律师事务所,更是踏破了家中的门槛,既有长春本地的,也有北京、沈阳、大连等地的,开出的条件一家高过一家。
北京一家大型公司的老板聘请张义军担任公司的法律顾问,许以在北京分房、配车等优厚待遇…
大连一家想邀请他当法律顾问的公司,除了承诺很高的年薪外,还提出公司有上亿元的不良资产,追回来之后可以提成……
张义军深知,大家看中的既有自己的律师能力,更有自己的人脉关系,可是这一切都是党培养给予的,人可以退休但党性不能退休。
正在此时,集团军首长找到张义军,说部队自从不搞生产经营后,企业移交中的法律问题不少,想请他到法律顾问处工作,发挥专长继续为部队建设作贡献。
一听说继续回部队工作,张义军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立即慨然应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精神抖擞地走上了法律顾问处主任的岗位。
一诺胜过千金。这一干就是13年,一心为官兵维权,为部队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除了退休金,他没有额外拿过部队一分钱,也没有给一家地方律师事务所当名誉顾问、特约顾问。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按地方律师最低收费标准计算,他至少也成千万富翁了。
13年间,张义军的手机和办公室电话是部队官兵随打随通的“热线”。每当处理官兵涉法问题,他都仔细了解事情原委,然后耐心解答,寻求解决办法,直至彻底解决。
一起发生在某团阜新籍战士小杨家乡的强奸案,让身为协警的小杨父亲杨景财蒙受了一场不白之冤。当时,时任乡派出所负责人杨景财接到报警后,迅速带领民警赶到事发现场,但犯罪嫌疑人已经逃之夭夭。由于此时,他又被派出执行另一项任务,犯罪嫌疑人没有及时抓获。
但是两年后,有人举报杨景财收受好处、私了强奸案。县检察院以徇私枉法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县法院一审判处他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县公安局也因此将其停职。
“战士在部队服役,不能让他们的家人蒙受不白之冤!”接到小杨打来的“求援电话”后,张义军带领顾问处律师先后五次赶赴案发地调查取证,累计行程近万公里,走访群众数十人,搜集了大量杨景财无罪的证据。
重新开庭时,张义军句句发问击中要害。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法庭做出了杨景财无罪的判决,并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公安局也随即恢复了他的职务。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在张义军的心中,每一个官兵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13年来,他在与官兵的接触中,始终是暖心的微笑,耐心的倾听,贴心的话语。因为他的爱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那是1999年初的一个深夜,某装甲团转业待分配干部鲁某家中遭抢劫,妻子被强奸。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鲁某全家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要求严惩罪犯。然而,3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后却迟迟得不到惩处,“来头”大的主犯海某甚至逍遥法外。当地律师害怕捅“马蜂窝”,都不愿接这个案子。失望至极的鲁某,万般无奈之下,硬着头皮回老部队请求法律援助。
听完鲁某的陈诉,张义军拍案而起,斩钉截铁地说:“决不能让罪犯逍遥法外!你放心,我们一定让法律给你个说法!”
张义军说得到做得到,随即带领法律顾问处的律师研究案情。第二天一大早,张义军就和律师到案发地点调查取证,做了充分的诉讼准备。他还一次次找到当地涉军维权机构,千方百计排除种种干扰。
张义军融情于法的不懈追求,迫使邪恶向正义低下了头。两个月后,法院开庭。犯罪嫌疑人受到了严惩,并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鲁某胜诉的消息传回部队,广大官兵无不拍手称快。
“真诚为官兵,公正建和谐。”集团军政委王群这样评价张义军,“他做事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只要是接到手的案子,一定会给部队官兵讨回一个说法。”
“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我舍得一切”
在张义军的家中,墙壁上镶嵌着一面青松白鹤镜,上书四个磨砂大字:无欲则刚。每次出门前,他都要到镜子前认真看一看,也照照自己的心灵。
在红与黑、荣与辱的较量中,这四个大字既是他对自己的谆谆告诫,也是他决心高高托起法治尊严的铮铮誓言。
还是在部队允许搞生产经营期间,某部与一家地方公司联建开发房地产,由于地方公司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违约拖欠该部1000余万元资金长达4年之久。部队专门组成的“讨债小组”换了3茬,也没能把钱要回来。部队首长把这个难啃的“硬骨头”交给了张义军。
张义军接案后,以事论法,运用确凿的事实和证据,讲清对方不讲诚信,不履行合同,必须承担违约责任,驳得对方哑口无言。
公司老总见此情景,先是许以高薪拉拢张义军到公司担任法律顾问,后又托熟人带着大笔现金找到张义军说:“只要您撤出此案,放我们一马,这些钱都归您。”
面对金钱的诱惑,张义军丝毫没有动心。他带领法律顾问处的同志,历经8个月的艰难诉讼,最终打赢了官司,为部队挽回了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在金钱诱惑面前,张义军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在恫吓威胁面前,张义军同样是铁骨铮铮。
有一年,一个地方老板与某部因房屋租赁发生纠纷。质证会一见面,老板就指着张义军说:“我告诉你张义军,我知道你家住哪,也知道你孙子在哪个学校,这个案子我要翻不过来,就拿炸药把你家炸了。”张义军 大义凛然地回答:“你炸了我家,我成为烈士,而你年纪轻轻却要锒铛入狱,遗臭万年!”依然坚定不移地维护部队的合法权益。
在很多人的眼中,张义军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对于这个生性善良的老人来说,拒绝诱惑威胁不易,拒绝人情更是难上加难。
几年前,正当张义军为某部与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纠纷案审理的关键时刻,一位很要好的朋友突然请张义军吃饭,还专门邀来张义军当年的恩师作陪。
酒过三巡,朋友为难地说:“你执意要打这场官司我不反对,但看在老朋友的份上,我只求你把金额压一点,压下部分的三分之一归你。”恩师也说:“义军,你能帮就帮一把吧!”
张义军很为难,从感情上讲,他确实应该帮帮这位朋友,可要帮他就得损害部队利益。张义军推心置腹地讲清此案的是非曲直和申明自己做人的原则,声称自己不能拿原则做交易。老师被学生的正义和执着所感动,竖起大拇指说:“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永远做传播公平正义的使者”
近年来,部队和军人军属涉法问题呈增多趋势。面对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与法律人才缺乏的矛盾,张义军主动提出变“坐等办案”为“上门送法”的工作思路,把为官兵宣讲法律知识作为工作的重头戏,常年围绕保障部队中心工作、促进部队和谐稳定,深入部队一线抓“普法”、带骨干、解难题。
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和重大任务转换期,张义军都风雨无阻“送法”到基层。某集团军所属团级单位、吉林省军区等友邻部队,都留下了他下部队抓“普法”的身影。
那是一堂有关刑法的课,听得某旅山东籍战士小刘心头一阵阵发热。不久前,满心欢喜回家准备结婚的他,听到的却是未婚妻与他人有染。窝了一肚子火的他开始酝酿回家“出口恶气”的计划。
张义军深入浅出的课,让心存歹念的小伙子豁然开朗,特别是“冲动是魔鬼”、“绝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的道理,让他彻底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拥有了法律知识和回归理性的小刘,通过法律讨回了公道。后来,他心存感激地打电话给张义军:“感谢您的一堂课,影响了我一生……”
这种发自内心的电话和感谢信,张义军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有现役的,有退伍的,也有战士家长的。每收到这样的来信来电,他的内心都溢满了幸福,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把普法这件“功在军营、利在社会”的大事干好的决心。
踏遍白山黑水,温暖千家万户。13年来,张义军跑坏了3台车,行程50余万公里。讲授法制教育课近300场,受教育官兵达21万余人次。有6000多名官兵在接受法律授课和咨询服务后解开心结。有300多名官兵在他和法律顾问处的帮助下讨回了公道。
在宣讲好法制课的同时,张义军积极让法律服务融入部队中心工作,进入党委决策,成为部队依法治军的参谋、助手。
2002年,某集团军机关办公大楼破土动工。施工前,双方签订了合同,按固定清单报价模式,规定不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化,都按合同的价钱履行。没想到,刚动工没多久,地方公司在施工中竟然意外地遇到了非沙非石的砂岩,只有另换钻机才能作业。结算时,两个施工单位提出增加经费数百万元,双方僵持不下。集团军首长将此事交给了法律顾问处。张义军带领律师经过认真调查,认为施工单位虽然签了清单报价合同,但毕竟换了钻机,从而加大了成本,本着公平原则,应增加适当经费,但对方漫天要价也不行。经与两个施工单位十几轮谈判,双方各自让步,从而化解了矛盾。
传播法治理念,提供法律服务,培训法律骨干,建立长效机制。13年来,张义军带领顾问处律师积极参与军队企业移交、大型采购招投标、房地产开发等重大决策,提出的16份司法建议全部被集团军党委采纳,审阅把关的380份大项建设合同无一疏漏。
宝剑锋自磨砺出。张义军在吉林省法律界享有盛誉,是吉林大学法学院的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担纲编写了60多万字的书籍。如果说手下的人是一柄利剑的话,那么张义军无疑是甘愿“砺剑”的磨刀石。
出场辩护,张义军鼓励处里的律师大胆创新,辩什么、怎么辩,让他们自己拿主意;一旦有了重大任务,他让硬肩膀和软肩膀一起挑重担,在实践锻炼中共同成长。近年来,长春法律顾问处先后6次荣立集体三等功,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先进法律顾问处”。在张义军培养下,长春法律顾问处先后走出去10名律师,有2人转岗在军队法院任院长,8人转业成为地方政法单位或律师事务所的业务中坚。
为了适应当前官兵的法律需求,张义军还非常注重帮带培养年轻法律骨干,他带领法律顾问处的同志,先后为某集团军部队组建、改建26个法律咨询站,培训法律咨询员256名,基本形成了以法律顾问处为龙头,旅团有“站”、营有“组”、连有,“员”的法律服务工作网络,先后发现解决官兵涉法问题1100多个,成为了稳定部队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