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可读性 提高党刊可读性探析

   【关键词】党刊 可读性 探析      长期以来,党委机关刊物(以下简称“党刊”)给读者的印象是,思想性、指导性和权威性比较强,而可读性则相对较弱。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刊如何在坚持宗旨、定位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可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功能,是每个党刊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党委都有党刊,有的经过多年的办刊实践可读性有了很大提高,比如重庆的《当代党员》、浙江的《共产党员》、贵州的《当代贵州》、安徽的《江淮》等。但也有一些党刊社“觉悟”比较晚,或虽有“觉悟”但创新不够,刊物的可读性还不够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刊功能的发挥。这些可读性不够强的党刊,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特征:
  在受众取向上,离领导近、离一般读者远。党刊的读者包括领导和群众,离领导近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党刊简单地以为只要多发领导的讲话、文章就能得到领导的重视,结果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在重要版面发“重要文章”的境地,用具有新闻宣传功能的党刊取代了文件、通报等公文的功能。由于这些党刊单纯注重领导的态度,轻视甚至忽视了一般读者的利益,揣摩领导的意图多,研究一般读者的需求少,拉开了党刊与一般读者的距离,降低了读者的认同度。
  在宣传内容上,“官样文章”多、有用的信息少。党刊姓“党”,毫无疑问要讲政治、讲纪律,但也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然而有的党刊恰恰有意无意地 “忽略”了这一点,刊发了很多“官样文章”,大话、套话、空话连篇,让读者根本提不起阅读的兴趣。有人把这样的现象编成顺口溜:“领导活动会议多,群众心里话倾诉少;上级口吻要求多,切合实际引导少;大话连篇套的多,翻来翻去有用的少”。这个顺口溜虽然有些偏颇,却道出了一些党刊宣传上存在的弊端,应该引起党刊工作者的注意。
  在热点引导上,一般性的宣传多、切合实际的引导少。作为主流媒体,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是党刊应有的功能。但是,有的党刊思想不够解放,迈不开步子,对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熟视无睹,在社会热点引导上,读者“听”不到党刊发出的声音。还有的党刊一味强调正面宣传,忽视舆论监督,有的即使监督也是不痛不痒。这里面有党刊出版周期长的客观原因,但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导致一些党刊缺乏应有的引导力、战斗力。
  在文风上,“硬”文章多、“软”作品少。“板着一副面孔”,是一些党刊留给读者的印象。有的党刊不在理解党委的决策部署上下功夫,满足于“就汤下面”,“以硬报硬”;有的不在挖掘领导讲话的新闻价值上下功夫,满足于来稿照收、原文照发;还有的党刊语言空泛、枯燥,版式设计单调呆板,等等,长此以往,降低的是读者的认同度,失去的是党刊的应有的价值。
  上述党刊存在的可读性不强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思想观念的原因,还有党刊从业人员自身素养特别是把握新闻传播规律不够的原因。但我们更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作为党委宣传推动工作载体的政治优势,群众公信度较高的地位优势,以及具有较强政治鉴别力的人才优势等。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提高党刊可读性完全是可能的。
  
  (二)
  
  党刊作为党委的宣传工具,强调其思想性、指导性、权威性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刊的思想性、指导性、权威性是通过可读性来实现的。如果一本党刊,读者不想订、不愿看,党刊的功能就难以发挥。一本党刊是否具有可读性,关键看其能否让读者感觉可信、可亲、可读。这就要求党刊工作者必须按照“三贴近”的基本要求,转变办刊思路和方式,在紧跟党委和贴近读者两个方面找好契合点和切入点。既要关注党委工作的着力点、兴奋点,也要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一要加强主题策划。与报纸、网络等媒体相比,党刊存在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的弱点,党刊要想做得厚重,有 “嚼头”,一定要加强策划意识,在吃透上情、了解下情的基础上做好“主题策划”的文章。重庆《当代党员》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深度开掘新闻资源,每期推出的“特别策划”很有影响力。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开放型制造业高地”做的“特别策划”,从创新、招商、出海三个角度,把脉重庆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发掘重庆制造业的“探路者”,报道外地的成功经验,有分析有典型,有报道有短论,思路清晰,形式活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安徽《江淮》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主题,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发起“改革开放30年看安徽”征文活动,陆续刊发了“风起小岗”、“‘傻子’不傻”、“亲历农村税费改革”等征文,这些文章联系实际,富有地方特色,清新活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很有看头。
  二要突出典型宣传。群众中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实这句话在党刊宣传中同样适用。要想增强党刊的可读性,就要改变那种一味“理论灌输”的宣传模式,大力宣传干部群众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中的新经验、新举措、新创造,用典型引路,用事实说话。浙江《共产党员》的“党建巡礼”栏目刊发的楼道党支部建设、党员创业扶助工程等,都是浙江党建工作的新经验、新典型。重庆《当代党员》的“改革视点”栏目,每期推出一组重庆改革开放的工作典型,像《“临空经济”引发“蝴蝶效应”》《搬出大山天地宽》等工作通讯,仅是文章标题就很有吸引力。安徽《江淮》的“时代先锋”栏目,多年如一日每期推出一个或一组人物通讯,这些典型报道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是“活化了时代精神”,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力。
  三要注重热点引导。由于出版周期较长,一般读者对党刊新闻性的要求并不高。但党刊作为主流媒体决不能降格以求,对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难点问题,对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要认真剖析,敢于碰“硬”,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此增强党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重庆《当代党员》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的影响无处不在,《当代党员》“社会热点”栏目对此进行了聚焦。它从网络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这两个 角度进行观察,有情况、有分析、有引导,清晰表达了一个主流媒体的声音。浙江 《共产党员》的“典型案例”和“警示之钟”两个栏目,勇敢拿起舆论监督的武器,每期刊发一个腐败案例和一组违法违纪的反面典型,重剖析、重查“漏”、重警示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党刊的战斗力。
  四要切实改进文风。文风反映作风,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风。要改进党刊的文风,必须先改进作风:要由“等米下锅”转变为主动约稿,由“专家门诊”转变为深入实际,由你写我编转变为采编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进党刊的文风。重庆《当代党员》现在基本上告别了“领导讲话”、“会议材料”和“长篇大论”,多的是主题策划、典型报道和谋划工作的思路。宣传重要会议精神,不是简单地刊登领导署名文章,而是利用消息的形式摘要报道;宣传各级领导研究工作的思路,不是来稿照登,而是根据专题需要摘其精华刊发;刊发重要典型报道,也是前有按语,后有点评,图文并茂。重庆党刊宣传的经验值得其他党刊认真学习借鉴。■
  
  (作者单位:《江淮》杂志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