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广东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深入,大众媒体越来越趋向于站在受众立场来报道。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它的产生体现了我国新闻自身发展规律。本文主要从民生新闻的含义、民生新闻的瓶颈、原因分析、民生新闻的出路等几个方面来探求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民生新闻 瓶颈 公民新闻
  
  2002年底,江苏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播报方式,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也引来全国其他电视节目的竞相模仿。何谓“民生新闻”?暨南大学朱寿桐教授将其概括为:民生新闻就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①其实,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个关于新闻体裁样式,不如说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媒体工作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瓶颈”
  经过几年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遇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从各大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来看,当前民生新闻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内容方面
  1、极端的“本土化”理念。各个地方都在做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平民化倾向使得制作者片面理解“本土化”的概念――狭隘的地方主义。各个制作单位在采集新闻内容时,只注重本单位所能涵盖的地区。立足于本地区的理念是新闻采集制作的一条重要规则,但绝不是无节制的。这种极端的“本土化”理念也是造成新闻内容琐碎,从而导致市民只关注身边的事,不了解国家大事的原因之一。
  2、新闻内容还存在低俗化的倾向,忽视了受众更高层次的收视需求。大量的像李大爷家的水管堵了、张大妈家的小猫生了等无关紧急或不重要的生活琐事占据了民生新闻大量的版块和时间。
  3、负面消息过多,造成一种消极的社会氛围。很多民生新闻大肆报道负面新闻,喜忧消息的比例失调,相差悬殊,这一点常看民生新闻的百姓最为清楚。民生新闻过分追求群众利益的结果就是群众对社会充满了恐惧和担忧,这与我国社会实情不符,也不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旨。
  4、把“民生”主要立足于“市民”,农村居民被忽视。由于电视台等制作单位都处在城市之中,他们更多地将镜头对准了在城市生活的“市民们”,农村居民的一些重要民生类消息被忽略。“三农”问题一直为我国政府所重视,而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更应该关注农业、农民和农村,更何况,农村有丰富的新闻源。
  二、传播方式方面
  1、主持人“戏说”,使重大问题或事件娱乐化、媚俗化。电视民生新闻常常是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和观众面对面,以亲和、平民、口语化的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种方式在拉近与观众距离的同时也常常使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被娱乐化,也就使观众不能体会到问题的重要性。
  2、过度煽情,偏离了新闻本位。新闻追求客观性,但在民生新闻中,很多地方电视台都似乎已经把民生新闻追求客观性本位的要求给破了例了。在新闻向观众的传播过程中,带入过多的感情色彩,煽情主义泛滥,造成受众“刻板印象”,缺乏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传播效果方面
  1、涉及法制报道时,造成“媒介审判”。民生新闻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当报道有关法制方面的新闻时,媒体站在群众立场,而群众的非专业性和情绪化便会造成舆论压力,从而影响司法公正,也就是所谓的“媒介审判”。“媒介审判”容易使受众产生对媒体的依赖,形成“媒体万能”、“舆论万能”的错觉,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我国法制建设的完善。
  2、对弱势群体过分关注,造成“二次伤害”。电视民生新闻擅长关注弱势群体。关于弱势群体,台湾传播学者黄葳威教授认为,弱势群体指社会中在生活上比其他社群拥有较少的控制力和主宰力的社群,这群成员处于由其他社群支配的社会,其接受教育,追求成功、财富与个人幸福的机会,远比其他社群有限。因而相对于主流群体或强势群体而言,弱势群体往往扮演附属角色。②弱势群体从心理上说,本来可能就会存在自卑感,而当媒体过分关注时,弱势群体就很有可能被再次唤起自卑和痛苦,从而造成“二次伤害”。
  陷于困境的原因
  民生新闻的困境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归类后,笔者以为,造成民生新闻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理念问题
  理念是民生新闻制作的根本问题。当前,各大民生新闻栏目在制作上没有很好地把握民生新闻的本质和未来需求。很多制作人一味急于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致使民生新闻总是纠缠于家长里短等的“小民生”,无异于社会新闻,使公众缺乏对国计“大民生”的关注。而极端的“本土化”理念也使民生新闻迈不开自己的步子,限制于特定的狭隘区域进行播报。
  二、市场化的结果
  新闻事业的一大属性是产业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媒体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电视媒体要生存、发展就要追求利润,其利润就是广告,要获得广告收入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因而,同类栏目的恶性竞争就开始了。过度竞争只会让民生新闻陷于“小民生”和低俗化、同质化,不利于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
  三、管理经营方面
  1、同一城市多个栏目争夺同一资源的内耗式竞争。这一点尤其在地方台特别明显,由于立足于本地民生,难免类似栏目常会有相同的新闻,这种竞争的后果便是受众的厌烦。
  2、传播理念过于简单化。更多电视台是看到了民生新闻对与收视率强有力的提升作用,借由民生新闻栏目来提升收视率,正是基于此,对于收视率的片面追求使得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同质化不仅表现在播报方式上,还表现在对于新闻内容的采集上(趋向于媚俗化)。很多电视台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把媒体的社会责任撇于一边,也是造成民生新闻内容低俗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路探求――“公民新闻”
  被专家们称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的民生新闻逐渐遇到了瓶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并不为奇,重要的是,传播民生新闻和研究民生新闻的从业人员要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逐步突围,使其走出瓶颈。
  “公民新闻”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在美国出现,中国互联网协会新媒体专家郭涛认为,“公民新闻就是来自非专业记者的新闻报道”。它最早在美国竞选报道中产生,后来扩大到公共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文本角度出发,公民新闻是一种由非职业新闻工作者为主体的特殊类型的新闻报道形式;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公民新闻还是一种从民间到民间的,有别于传统大众传播流程的特殊新闻传播方式”。③也有人将其称为公共新闻或者市民新闻。
  孙旭培教授把“公共新闻”概括成四句话: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领域,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④这四句话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公民新闻的四个特点:
  一、以公众为中心
  从公民新闻的定义可知,所谓的“非专业记者”指的便是公民本身,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而且,公民新闻将受众作为公民,是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公众作为传播者,并且是有理性的传播者,具有非专业性,加上传播工具的多样性(手机、DV等),使传播内容更加广泛、及时和新鲜。这样一来,公众的话语权也将会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位置。公民自己把现实生活中的新闻及时发布到网络,对于专业记者来说,他们有可能踩不准受众的新闻兴趣点,而公民这种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新型新闻市场模式使公民完全成为整个过程的“主宰者”,用郭涛的话来讲,就是“公民新闻为主流媒体增添了声音,而且是不经加工的真实声音”。
  二、关注公共领域
  公共新闻的报道对象是公共事件或问题,并以深度报道的方式来帮助读者看到事实背后所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根源。哈贝马斯说:“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⑤由于对传统媒体的不信任,使中国网民们开始联合起来自己探寻公共事务的真相,“躲猫猫事件”、“周老虎事件”、“钓鱼执法事件”等让我们看到了公民意识的觉醒。这正是得益于公民新闻对于公共领域的关注。1962年,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所著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出版,从此,掀起了一股探讨“公共领域”的热潮。公民新闻的理想也是符合哈贝马斯关于民主政治的公共领域的理想的,它反映的多是社区事务,意在唤醒公民意识,形成舆论,进而对公共事务进行监督以及施以舆论上的压力,为公共事务往合理民主的方向发展而努力。
  三、强调媒体角色的转换
  公民新闻“强调媒体力量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与介入,意在通过媒体搭建的公共平台,塑造市民的公民意识以及市民的公共意识,协调公共生活,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和矛盾,化解冲突”,⑥在这里,媒体仅是一个平台,不参与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公共事务的评价和设置议程。所有的新闻制作和评论都由公众自身组织,媒体要做的就是技术上的维护和完善。他们不再是作为一个“者”的身份出现,即既不是生产者也不是消费者,仅是一个平台。
  四、以复兴社会公共生活为意义
  哈贝马斯指出:“‘市民社会’的核心机制是由非国家和非经济组织在自愿基础上组成的。”⑦公民新闻通过对公共事件的报道,改善公众讨论的舆论环境,而不是冷眼旁观这种环境越变越坏,通过唤起公民意识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公共生活走向合理。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走入Web2.0时代,而“公民新闻”在此基础上也将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Web3.0以博客为趋势的自媒体时代公民自己成为信息生产加工者的特点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从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公民在网络上,自发形成一种集合的力量,相互合作,共同对一个事件的关注也让事件更加全面地展示其本来面目,这种“参与式新闻”和“分散式协同合作”完成的新闻让公民更加理性地看待事件。网络便成了公民新闻存在和发展的技术基础。
  公民新闻是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其理念超越了“民生新闻”固有的“民本”诉求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⑧我们有理由相信,民生新闻向“公民新闻”演进是理想的,也是应当的。
  【本文属于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亦为该校新闻与传媒学院大学生暑期创作成果】
  参考文献
  ①朱寿桐主编:《民生新闻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②胡正荣主编: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02
  ③宫秀军:《公民新闻的理论主张和社会影响》,《新闻记者》,2008(6)
  ④朱菁,江黎黎:《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J].《新闻实践》,2005(2):52
  ⑤邵志泽:《新闻学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⑥晓娄:《对民生新闻发展趋势的思考》[J].《新闻导刊》,2008(2):21
  ⑦[德]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⑧陈皆平:《民生新闻的困境和突围》[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4):45
  (作者: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学生,指导老师徐文策)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