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繁书简”的现实意义(三)】现实意义

  在前文谈及汉字演化中,笔者提到繁体字只是相对我们现在用的简化字而言的,他的基础是汉、唐时期的隶书和楷书,并且在两千年来又逐渐有所变化。而作为当前通用繁体字的基础,隶书和楷书又是从小篆演化而来,在这个演化过程中,有极少数字可能变复杂了,不过有更多的字则更为简化了。如此说来,繁体字只是相对我们现在的所用简化字而产生的叫法,也就是几十年的光景,而从整个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它其实也是一种简化字。所以隶书和楷书之前的小篆。可以说是繁体字的繁体字,而以隶书和楷书为基础的繁体字,即是小篆的简化字。
  不妨从繁体字的一些偏旁入手,隶变的五大特点有两点都与偏旁有关:偏旁分化以及偏旁混同。偏旁分化的意思就是说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会有所不同,通常是对偏旁进行简化。如果研究小篆,即可看出“手”字和所有提手旁的字的左半边,是一模一样的,即繁体字里的提手旁“丰”,是由“手”简化而来,专做偏旁用。笔画省了一笔,字形也紧凑了,特别是最后一笔变成了向右上角的提。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设计,目的在于把笔锋收到右上角继续从上而下地写这个字的右半边。正是有了这样智慧而人性化的设计,汉字的书写速度才能得以提高。从而产生了草书和行书。
  说到这里,不妨举个例子,实际上偏旁的笔画(主要是末笔画)发生变化,这种设计在很多字中都有,这是汉字演变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实用原则。比如说项羽的项字。《说文》这么解释的:?,里?後也。从贾工聱。就是说这个字以“工”字做声符,在小篆里左半边就老老实实写成“工”,但是我们现在用的不管是繁体字的“?”还是简化字的“项”,左边的工字旁最后一笔都已经变成向右上角的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便于连笔书写,再一方面则是为了照顾整体字形的美观。比如: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可以明确,这个字下部为“月”,“月”左边的笔画是竖撇。因为上面已经有一个撇了。为了照顾字形,所以就变成了竖。
  前段时间大陆传出有44个汉字准备修改字形。因反对的声音比较大。事情已经搁置。如前文所述,做社会成本太高的事情,一定要慎重,考虑得失。但是虽然大家一致反对。不过很多人并没弄清楚为什么要改这44个字,只是觉得改了麻烦。其实改也有改的理由,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改,只是现在改字的社会成本比较大,最终搁置实施而已。我们知道很多文字都有字体之分,且有手写体和印刷体的区别的,比如说英文小写字母g,手写体和印刷体差别就很大。汉字也有这样的情况,印刷体常用的字体为宋体,而我们平时学校教的。广为大家使用的手写体为楷体。比如“雷”字上半部的雨字头,印刷体的宋体字中间是4个短横,手写的楷体字中间就是4个点。还有“边”、“远”等字的走之底,印刷体的宋体里面第二个笔画是横折撇。手写的话有些人会写成横折横撇。也有写成横折弯的。这些差异如果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上面一段我提到的一些笔画的原理则应该是共通的,普适的。比如说那个“项”字,不论是宋体字还是楷体字,工字旁的末笔画都从横变成了提。但是在印刷体制定标准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几个字确实没有按照这个规律改变笔画,比如说“琵琶”两字,左边的王字按照原则应该是斜王,也就是末笔画上提,但是宋体字没有。这次的改字方案主要就是针对宋体字,这其中还有几个字跟“琵琶”这两字的情况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许多木字底的字,从古字来考究确实是木字底,出于种种原因在历史上发生了变异。结果木字底的最后一竖变成了竖钩,这种情况不止是宋体字,我们手写的楷体字也是这样。这次也只是正本清源而已。这种情况还包括“毂”,我们看《说文》,觳,辐所凑也。从卓苎殳馨。这样来看的话,确实是简化的时候莫名其妙丢了一横,简化在“车”字上面,加上一横其实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不管有道理没有道理,改字的社会成本确实要考虑到,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们不愿意折腾的意愿得到了尊重,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
  从提手旁开始扯远了,现在继续说其他的简化偏旁。首先说的就是左右耳朵旁,因为本人姓陈,恰好是这个偏旁。从这两个偏旁就可以看出,其实现在用的繁体字在隶变的过程中,相对于更有文字美学的小篆而言也不过是一种粗制滥造的简化字,也是有一些不甚科学的简化。这两个耳朵旁是不同的字做偏旁时的简化,也并非同样的意思,可是我们单从字形上来看,除了左右,实在没看出区别来。关于左右耳朵。其实这个偏旁的名称亦很不科学。依稀记得看过一些算天地人三才的命相书,以姓氏笔画数来计算命格,都会叫大家把左耳朵算八画,右耳朵算七画。可能有些大概了解的人会说左耳朵是“阜”字,这样说没错。不过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目”字。《说文》里这样说,目,大?,山?石者。象形。凡自之?皆从自。但是根据《说文解字注》。当时也有写作“阜”的,从小篆来看写作“售”更像一些。这是个象形字,大意就是土山,所以跟山沾边的字就用这个偏旁作为义符。比如形容山南山北的“阴、阳”二字,形容山形的“险、陡”二字,阿字本意就是大山,所以元代称这个偏旁为侧山旁倒是有点意思。因为这个偏旁总在左边,小篆中的造型也确实有几弯,所以简化成为左阝倒也形象,但是叫左耳朵却不尽合理。右耳朵就是“邑”字,邑,?也。从口;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口。凡邑之?皆从邑。意思是人群聚居的地方,引申泛指一般的城镇,进而特指古代的封地。包含这类意思的字就用这个偏旁做义符。比如“邢、邓、郑”本是古代诸侯封国名,“邯郸”是城市名,“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都”的本义是大城市。很巧合的是这个偏旁确实也只出现在右边,造型偏又跟耳朵很像,反正既然可以靠左右来严格区分。于是古人倒也省事就简化为右阝,不过做义符时简化,做声符时却还是用邑字,比如“挹、悒”等字。
  也许是为了让小朋友认字更方便吧,大陆的教学中称两个偏旁就叫做左耳右耳。在港台的教学中,仍然将“阝”称作左阜右邑,这样非但不会增加学生们认知的难度,反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汉字的意义。《说文》的作者许慎也提到过,东汉时的文字教育也是先从六书学起,先知道某字之所以为这个字,再来学习,反而更容易理解字的来历。汉字简化过程中,很多字已经无法用六书来解释,所以也无从对字的来历进行考证。成为一大憾事。不过一个偏旁的名称如果有改动。想必没多大的社会成本。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我们的小朋友见到“阝”,也知道左阜右邑,而不是跟耳朵有关。实际上真正跟耳朵有关的字。是有耳字旁的,比如“聆、?(听)”二字。
  如果说左耳右耳算是一场误会,那么下面这个偏旁就是势不两立。这个偏旁当年叫做四点水。就是“热、煎、熬”等字的下半部分。有些读者想必已经看出,这个偏旁非但跟水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跟火很有关。没错这就是火字旁,放在左边的时候仍然是写作火,放在下面有的还是火,比如“炙、灸”,有的则将人字的一撇一捺微缩成了两点,一共就变成了4个点。现在可喜的趋势是貌似这个偏旁已经不叫四点水了,总算撇清了跟水的纠缠。三点水才是标准的水字简化而来的,小篆里独立的水字和三点水旁的字的左边都是一样的写法,隶变后水旁就简化为三个点,所以测字的三点水的字要算四画。两点水的字不多,这个偏旁是“?”字简化而来,注意这不是两个人组合出来的字,而是一个独体字,?,?也。象水凝之形。凡?之属皆从?。这个字做偏旁后被简化成为两点水。这里要特别说一个字一一冬,四畴鑫也。从?从文。文。古文终字。我们上小学就要学的一个字。非但没有老师跟我说这个字的偏旁是两点水,恐怕也没有老师解释这个字的来历,看了《说文》全明白了,这是个会意字,两个义符明确了这个字是一年终了,天寒地冻之意,所以用来表示四季的最后一季。
  又例如心字旁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放在左边就被简化成竖心旁:放在中间就是分辨的辨中间那一点一竖撇,被进一步简化到两画:放在底下一般来说就还是心:但是“恭”字最下面的小字加一点其实也还是心字旁。这个心字旁在小篆里面都是同一个写法,可能古人在考虑到简化的同时,为了兼顾字型的美观,把这个偏旁搞出很多种不同的写法来。还有一个特别常用的简化偏旁就是走之底,看起来就像是“走”简化而来,一是因为这个部首的名字,二是很多走之底的字也确实跟走有点关系,三是命书中将这个部首算作七画。还有些说法会认为是“足”字简化而来。其实这个偏旁是“是”字简化来的,《说文》日:是,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凡是之?皆从是。蓿若《春秋公羊傅》曰“是陪而走”。
  由此可见繁体字其实相对于更之前的字也是有所简化,而且简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缺憾,很多偏旁的原意不能准确地表达,说到这里,那么我们对于简化字自然也应当保持一定的宽容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