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这样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近年来,当越来越多监督者滥用权力魔杖的时候,人们悄然发现,这句先哲的全称判断似乎成了一句无所不及的“权力咒语”。
被赋予反腐败重任的纪委书记落马,无疑是最令人震惊、也最让人困惑的。在2006年的初秋,当身为纪委书记的曾锦春成为郴州官场最后一张“多米诺骨牌”浮出水面的时候,“监督者悖论”再一次触痛了中国社会的中枢神经,随即被放大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监督监督者”的深刻反思。
事实上,监督监督者命题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一个绕不开的结。有专家指出,加强针对监督者的监督过程需要我们更多的政治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注定还有许多的路要走。当然,我们必须前进,别无选择。
“你看过好莱坞大片《国家公敌》没有?”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监督监督者命题的时候,透过厚重的老花镜,一位在党内监督部门工作四十余载的老党员这样反问记者。沉思一下,他向记者娓娓道来。
在片中,由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位敬业的律师。一次偶然的事件,使得他无意中被卷入一起国会议员被害案。于是,国家安全局迅速启动各种高科技电子手段,实施跟踪追杀。在庞大的国家安全机器面前,这位遵纪守法美国公民的一切行踪都被一览无余,以致上天入地无处遁形。
而电影的最后,主人公罗伯特?迪恩的发问则更为直截了当:我们有必要对那些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可是谁来监督监督者?
“如今,这个美国社会中拉不直的问号也一样日益困扰我们。”这位老同志向记者坦陈。
纪委书记的连续落马
在反腐败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当人们还在为纪检监察机关的无限责任与有限权力矛盾大声疾呼的同时,连续多个纪委书记的落马,一下子又将纪检机关推到了反腐败的风口浪尖。
“应该说,为了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提升纪委这样的监督机关在权力格局中的地位,很有必要,也十分有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这样告诉记者,“但是,地位的上升不仅意味着权力的增加,同时也应意味着责任的加重。也就是说,更重大的权力背后必须要有更强的制衡机制跟进,否则天平就会倾斜,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现在看来,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2005年7月,原湖南省娄底市纪委书记罗子光受贿案二审宣判。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维持了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判处罗子光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
然而,从反腐书记沦为腐败囚徒,罗子光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后一位。
如果把时间的标尺往前拉,在他之前,湖南省常德市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晋镛,已经演出了一场将反腐权力变作腐败工具的闹剧。
尴尬还在继续。“彭晋镛案”余波未了,被称为“告不倒、查不倒、管不倒”的“三不倒”纪委书记曾锦春,将红黑双面人生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在曾锦春那里,反腐战场成了牟取个人利益的“生意场”,而作为反腐利器的“两规”则蜕变成了他的敛财利器。
有评论指出,纪委书记的腐败的确“难以让人接受”。尽管上述害群之马,为纪检系统的极少数,但仍值得警惕。毕竟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把手、主要负责人,肩负着反腐倡廉、打击贪官污吏的神圣职责,却带头搞腐败,带头做违法违纪的勾当,怎么去树立纪委的威信和威严呢?又如何去去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呢?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讲,纪委书记腐败所产生的影响力和破坏力甚至比其他领导干部更大、更恶劣,也更令人痛心。因此,如何在制度设计中避免监督权本身成为另一腐败源头,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督者自身建设,无疑已成为反腐事业中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纪律监督无特区。”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坦陈,“这些事件的发生对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监督工作的另一个侧面
“在普通人的眼里,监督是指行使监督权的人对被监督者实施的一种管理行为”,一位长期研究权力监督问题的专家对记者说。“事实上,这只是监督‘硬币’的一个方面,它的另一侧面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她所说的往往被公众忽略的另一侧面是指,作为监督者,其权力的行使也有相应要求,即监督者行为是否公平、是否合法,甚至监督者会不会出现类似于被监督者的问题等等。这也应该是“监督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否则,不仅监督的效率大打折扣,而且也容易滋生监督的盲点和真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监督监督者”命题只是加强权力监督的一个子命题。
“实际上,在拥有监督和管理公共事务权力的一些部门中,对监督权力的监督存在着缺位和虚位的问题,甚至形成了监督中的‘灯下黑’现象。”专家对此直言不讳。
以党内监督为例,尽管根据有关规定,对于党的纪委书记,普通党员可以监督,同级党委可以监督,上级党委、纪委可以监督,新闻媒体可以监督。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纪委的监督虽然设置不少,但确有成效的不多,并没有真正回答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个问题。在已经曝光的几起案件中,我们发现这些监督形同虚设,这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吗?”专家进一步分析说。
作为被查处的第一个地级市纪委书记,彭晋镛案曾经被作为一个典型样本引起许多人的反思。
在后来有关报道中,常德市纪委的有关人士的话相当耐人寻味:对彭不是监控不力,而是失去监督;事实上,对彭晋镛“也监督不了”。
在采访中,一些纪检干部告诉记者,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内身份特殊。它既是领导机关,又是纪律监督机关,同时集党内监督与行政监督于一身,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管官的官”。但谁来监督纪检机关、纪检干部呢?虽然名义上要接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监督,但客观上确实存在上级监督虚化、同级监督软化的问题。
曾锦春案被曝光后,有专家指出,“两规”竟成腐败工具,反映出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究其原因,是现在纪检机关的监督,只是一种监督者对被监督者的单向监督,而作为纪委书记,接受外界监督的空间更显局促。
同时,在监督者身上,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愿接受监督、怕别人监督的思想。因此,往往对别人的监督、检查很不习惯,更听不进不同意见,将监督拒于千里之外。
“监督者的怕,应该是怕失掉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怕听不到群众的声音,怕群众怀疑自己、远离自己,甚至戳自己的脊梁骨。”对于监督者的怕,一位基层纪检干部有着自己的理解。古人说要“每日三省吾身”,监督者也应该时时反思自己,在检查别人的同时认真检查自己,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让监督真正地令人敬畏。
有专家指出,众多监督者腐败现象说明了谁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监督权力也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因此,如何监督监督者,使监督者的监督不仅行之有效而且有章可循,避免监督权本身又成为另一腐败源头,无疑已成为反腐事业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加强纪检队伍建设进行时
早在查处第一个地级市的纪委书记彭晋镛案后,从中央到地方,整个纪委系统从上到下就已经开始了深刻反思。于是,我们看到的一个主动加强自我监督的被监督者镜像。
据悉,2003年的彭晋镛案一度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当年11月15日,中央主要领导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此案发人深省。一个长期担任县、市纪委书记并被人们视为‘清官’的干部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固然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我们也应从这一典型案例中认真总结干部教育、考察、监督等方面的教训,把惩处和教育、防范、监督结合起来,建立起有效的反腐防腐机制。”
随后,短短几天内,多位中央高层领导也陆续对该案进行了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强调,务必切实加强对纪检队伍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举一反三,对不宜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干部要坚决调离,对发现有违纪行为的,务必查清,依纪依法惩处,以纯洁“忠诚卫士”队伍。
据当时的《中国青年报》披露,此后不久,中央纪委、中组部联合调查组赶赴湖南,对彭晋镛案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全面剖析。同年的12月18日,《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切实加强纪检监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作为中央纪委23号文件被迅速下发到全国各县、团级单位。
此后不久,在全党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背景下,2005年底,中央纪委常委会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
著名党建专家、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作为监督者的纪检监察干部也要被置于严格监督之下。“纪检监察机关本身是在代表人民、代表党行使监督权,是一种公权力的行使,因此对纪检干部为政清廉的要求应该更加突出,标准应该更高,绝不允许出现违法乱纪行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定力要更强”。
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除了干部的自我教育,在制度方面,《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出台为从严实施监督提供了完备的制度要求。《条例》强调所有党政干部都要接受监督,既包括党委委员,也包括纪委委员。从这个角度来看,党的纪检监察机关在实施监督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党委和党员的监督。这样,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才能够落到实处。
日前,许多省党委换届刚刚结束,敏感的人们发现省级纪委书记的调整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省纪委书记异地任职,有利于摆脱“关系网”“人情风”的困扰,减少顾虑,迅速发现当地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更加具有开创性的引入外部监督举措已经破冰,一些地方已经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譬如,江苏省淮安市纪委引入人大代表、民主党派人士等进一步加强外部监督,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等等。虽然这些举措还只是地方性试验,但它无疑向我们提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纪检监督的努力方向。
结语:监督者的镜子
“监督者何时不再尴尬?”人们在为反腐无禁区拍手叫好的同时,不免生出些许这样的疑问。追求一个“终极答案”也许太为苛刻,但总该有些阶段性成果。于是,我们愈发感受到纪检监察队伍主动接受监督的勇气和可贵。在先行者的眼里,主动接受监督不仅体现了对普通公众的一种基本尊重,更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理应成为自身工作的常态。
事实上,遭遇“结”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拔剑破结的思维和行动。这需要胆量,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权力可能超出其法律限制而不受其他权力的制约和约束。”对于民主法治社会而言,权力监督应当主要体现为人民监督,事实上,也只有依靠人民监督,才能真正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命题。也唯有如此,“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才是监督者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