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某家医院病房里,住着两个病情相同的重症患者,一个来自城市,另一个来自乡下。来自于城市的这个病人,每天都有亲朋好友、同事领导前来探望。家人守在病榻前宽慰道:放心吧,家里的事由我们料理,你只管安心养病。单位来人亲切地说:单位里的事,我们都替你安排好了,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养病。款款深情,声声劝慰,好不温馨。
那个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床前则十分冷清,每天只有一个懵懵懂懂、毛手毛脚、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守护着。病人的妻子十天半月才能来上一次,见到丈夫总是不停地说这说那,诸如:“快要浸种了,该选什么样的种子?你快拿个主意,天时不等人,不然就不赶趟儿了!”“再过两天,娃儿他大伯家的女儿就要出嫁了,你说咱们该送多少贺礼才叫合适?”
几个月后,那个来自于城市、备受呵护的患者在亲人悲天怆地的哭声中永远地走了;而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却奇迹般地活下来。
著名心理学家、“意义疗法”创立者弗兰克尔先生当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看到许多同胞一旦对未来失去信心,几天之内便会死去的情景,于是提出:人一旦“丧失了生活上的精神支柱,心理和身体定会迅速地衰退下去……这是人的独特性,人只有面向未来才能生活”的理论。
来自于城市的那个病人,在亲人、朋友、同事一声声的宽慰声里,感觉到他们已不再需要自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了,于是,在无望与病魔的吞噬中一点点地死去;而来自于乡下的患者,由于家里家外大事小事都要让他拿主意,他觉得自己很重要,绝不肯这么“一走”了之!于是,强烈的求生欲望和责任感使他奇迹般地活下来。
因此,探望病人,请对他说“我们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