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询9.11调查报告的足迹] 寻访红色足迹调查报告

     过程曲折,结果平淡,美国国内政治的运行就像一台稳定的大机器,自有其固定规律。这也正是美国政治的成熟之处。但作为一个标志性历史名词,“9.11事件”会和“越南战争”、“水门事件”等共存,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着比它们更为长远、深刻的影响。
  经过20个月的工作之后,美国9.11独立调查委员会于7月22日公开发表了长达575页的“最终报告”。报告的核心结论是,基地组织多年来一直耐心地在美国本土寻找机会,最终利用美国政府内长期存在的机构漏洞实施了9.11恐怖袭击。正像事先预料的那样,报告中并未抖出惊世骇俗、黑幕叠曝的轰动素材,而是在美国大选进程的关键时刻,使用充满政治技巧的表达方式给出了一份政府基本赞同、两党基本接受、民众基本满意的报告。其实回顾一下整个调查工作的进程就不难发现,很多结论都是早已注定了的,如此的结局也合情合理,只是现在还不是评价报告影响的时候。
  
  难产的委员会成员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民众特别是受难者家属强烈要求政府彻底调查事件真相。于是国会在2003财年情报拨款法案中,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独立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由10人组成,共和党和民主党各五人,主席由总统任命,副主席由国会的民主党领袖任命,其他成员包括前政府官员和专业人士,他们均与现政府无直接联系。调查委员会成员享有查阅所有相关文件、质询当事人以及向任何级别官员发送传票的权力。根据这一授权,布什于2002年11月27日任命前国务卿、共和党内的“常青树”基辛格为委员会的主席,民主党提名的著名律师米切尔为副主席。
  但是这一机构尚未开始工作,其人员组成就已广遭非议。由于基辛格一直在“基辛格联合咨询公司”中为军政要员和大公司老板提供服务,其身份的独立性受到民主党的质疑,他不得不辞去了主席一职。接到任命的米切尔也因外界要求其放弃自己的法律事务所而同时辞职。
  12月16日,布什重新任命基恩为新主席,民主党提名汉密尔顿为副主席。基恩今年69岁,60年代曾是民主党的支持者,后来转变成共和党人,担任过八年新泽西州州长,离开政坛后成为新泽西一所地方大学的校长。调查工作从2003年1月正式开始。
  委员会成员虽均为在野人士,但与美国政府都有渊源,党派属性分明。双方各占半壁江山,体现出党派政治的现实对比。
  
  一波三折的调查过程
  
  为揭开9.11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展开了深入广泛的取证工作,共查阅了250万页文件资料,问询了来自10个国家的1200多人,举行了12次公开和两次非公开听证会,众多美国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接受了该委员会的质询。
  但调查工作从一开始就不顺利。布什原来一直反对成立独立的调查机构,声称过分清算美国情报部门的错误可能不利于国内团结,也会给恐怖分子新的可乘之机。但在9.11遇难者家属的巨大压力下,为了赢得国会对伊拉克战争的授权,白宫于2002年9月改变立场。
  调查工作在万众瞩目下开始,但是政府配合得很不得力,各有关机构以涉及机密内容为由有意无意拖延推搪,迫使委员会不得已行使职权,于2003年10月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出了第一张传票。基恩随后宣称,如有必要他将不惜向白宫下达传票,迫其交出所有相关文件。
  今年以来围绕调查展开的斗争更加激烈。首先闹出的是克林顿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粗心”拿走机密文件的消息。伯杰去年9月为了准备今年的质询,在国家档案馆查阅材料时不经意地拿走了一些手稿文件,馆方追查后他表示已经交回,但此事仍被移交联邦调查局处理。委员会对此保持低调,官方不愿置评,成员个人表示不知情,共和党也未深究。随后又出现了在现任、前任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及伯杰都已公开出面宣誓作证后,现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却拒绝公开出席听证会的事件。赖斯的不合作态度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在压力下白宫与委员会达成妥协,同意赖斯公开作证。作为交换,委员会也接受了布什提出的不再要求其他任何白宫官员公开作证的条件。
  紧接着,委员会提出了对前任和现任总统、副总统的质询要求。克林顿和戈尔于今年4月9日接受了质询,但白宫发言人表示,“(布什)总统本人不希望出现在委员会面前。”这一表态引来了更多的非议。之后,布什在压力下再度妥协,接受了咨询。作为让步,委员会放弃了要布什与切尼分开接受质询的要求,并同意在质询中只笔录不录音。
  到今年6月,工期已经推迟的委员会总算完成了对草稿中事实陈述部分的认定,但对于9.11事件所引发的启示以及建议,直到最后阶段成员意见才达成一致。7月22日报告最终定稿。两位主席将大体内容向布什汇报后,该报告经过白宫的安全审查后向外界公开。
  
  报告折射出的内涵
  
  委员会的最终调查结果认定,政府的集体失误是导致9.11发生的根本原因,否定了两伊与9.11事件的明确联系,提出了统一情报领导工作的建议。可谓成绩斐然。但是透过表面的浮华深入其间,可以发现报告里透露的信息特征其实就是这项工作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的宗旨:委员会成员在有关两党责任的问题上始终默契合作,论事不论人,把攻击的机会留在会外。对于布什与克林顿接受质询的评价都是“真诚而坦率”,对两届政府该承担的责任也是基本对开,提出的建议也是两党都可以利用的素材。调查过程中的态度时软时硬,适可而止,在具体问题上注意相互妥协,明显不同于对克林顿弹劾案的调查力度那般强硬。报告结论努力远离“9.11事件能否避免”这一最为敏感的焦点,只谈客观事实不作主观判断。
  既然委员会本身就是折中的产物,它的产品缺乏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就很正常了。两党的妥协使得矛盾在内部的取证和争吵过程中就已消除,出台的已不是子弹,而是安慰剂和醒酒汤。调查报告虽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但三个月后国会和白宫就要改选,加上行政部门的本能抵制,只要近期没有突发事件出现,措施的实际落实就还有待时日。但是这并不妨碍白宫内外的两党人士利用此报告来影响大选,民主党人仍然试图以“对报告提议阳奉阴违”作为攻击布什政府的武器,而共和党人则会以危险尚存、仍需坚定领导为由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解读,双方目的都是着眼于选民。应该说调查中的妥协和调查后的斗争都是一种政治需要,美国国内政治的运行就像一台成熟稳定的大机器,自有其固定规律。从这种意义上说,成立调查组、推迟落实时间、事后相互攻击,都是在规则范围内行事。
  
  社会主流已接受调查结果
  
  不过在美国历史上,危机历来有利于白宫自身地位的增强,9.11事件亦不例外,所以身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国会事后往往希望重新掌握主动权。委员会的成立本身,就可以认为是美国政治权力中心的相互较量,初衷主要不是针对白宫,更非针对大选,而是美国统治阶级对纳税人的交待和姿态。调查结论中提出国会对行政部门过于放任,明显包含希望提升国会地位之意。虽然仍有部分媒体以及受难者家属对调查结果颇有微辞,指责调查速度过快,责任划分不明,报告充满“应该”、“能够”、“可以”等模糊用词,甚至直接点名布什政府在拖后腿,但这部分力量的影响有限,美国社会主流已经接受调查结果。
  不过报告还是通过对9.11事件所采取的宏观和多维的解释,分析、揭露出了一些隐藏在现有看法背后、但已为美国社会所重视的问题。它带来的政治妥协以一种平静的方式,化解了美国社会可能在9.11事件问题上产生的新矛盾,避免了出现更严重的因为伊战和大选所致的国民分裂。过程曲折,结果平淡,总结过去,着眼未来,这也正是美国政治的成熟之处。现在一切又变成了过去时,至少近期关于9.11不会再有什么轰动性新闻出现。但作为一个标志性历史名词,“9.11事件”会和“越南战争”、“水门事件”等共存,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着比它们更为长远深刻的影响,当然这种作用的全面体现看来只能等到大选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