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的“日色??”,已于08年底收官。“假洋鬼子时代”从另一个独特角度揭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 李兆忠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副研究员
一提起“假洋鬼子”,人们就会联想起《阿Q正传》里那个手持文明棍、两腿笔直、装腔作势的钱大少爷。此“雅号”具体产生于何时已难考证,估计是清末废除科举、海外留学风骤兴之后,其直接的对应者是留学生、买办、西崽之类。自从鲁迅借阿Q的嘴骂出这四个字,这个称呼就不胫而走,成为某一类中国人不光彩的共名。
仔细分析起来,这个称呼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内涵。首先,它毫无疑问是根深蒂固的“华尊夷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文化心理的产物。在这一点上,各阶层的中国人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在众多民众眼里,他们是里通外国的汉奸;在傲慢自闭的统治者眼里,这是吃里扒外、唯利是图的一族,既利用又防范,随时可以杀掉;而在迂腐保守的士人举子看来,他们是数典忘祖的士林败类。
从中国人对“假洋鬼子”的过度反应中,不难感受到一股咄咄逼人的压迫性力量,当然,这种力量不是来自“假洋鬼子”本身,而是来自其背后的靠山――真洋鬼子,这是经过无数次实力的较量,惨败付出代价之后得来的教训,已不容置疑。于是,在对“假洋鬼子”的咬牙切齿的仇恨中,不能不生出对真洋鬼子的恐惧与敬畏,而在对真洋鬼子的恐惧与敬畏中,又顺理成章地生出对“假洋鬼子”的蔑视,当然已经是另一种性质的蔑视――谁让你是假冒的?再牛,也是个赝品!
略有巧合的是,那批具有西方知识背景、学贯中西、主张“全盘西化”的中国知识精英同样也是从这个角度对“假洋鬼子”重拳出击的。在《阿Q正传》里,鲁迅对钱大少爷的揭露入木三分,钱大少爷在东洋速成过半年,满嘴革命的名词,俨然是个新党,可骨子里却是极其腐朽反动,是个投机革命的江湖骗子。鲁迅借阿Q的嘴骂他“假洋鬼子”,也代表了自己的意思。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现实生活中,鲁迅自己却被愚昧的民众当成“假洋鬼子”,当众起哄谩骂,逼得他只好挥棍子驱散。
“假洋鬼子”的内涵后来又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变化,其背景,是真洋鬼子的世界裂成两半,国际无产阶级与国际资产阶级展开殊死的搏斗,前者掌握了道德的制高点与历史进步的钥匙。在这个过程中,“假洋鬼子”从中西合污的文化泡沫,升级为封资合流的反动分子。因为根据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法,“假洋鬼子”属于买办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中最反动、最顽固不化的一族,是革命的首要对象。
“假洋鬼子”作为一个负面的精神符号淡出历史,是最近30年的事情,这不能不归功于东西冷战的终结和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场被称作“世界大串连”的出国留学狂潮,那时还有一本讲述一位中国女知青在新大陆闯荡发迹的经历,名叫《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自传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发行量达天文数字,作者成为中国年轻一代的偶像,魅力至今未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假洋鬼子”的内涵悄然发生变化,由一种极具攻击力的蔑视性的称呼,变成一种无伤大雅的调侃。
“假洋鬼子”想像在历史上的嬗变,真实地反映了近代以降中国人的文化处境与历史命运。回顾这个过程,令人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犹如大江东去,纵然千回百折,终将流向大海,沛然莫之能御。“假洋鬼子”不再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不再成为一个特别困扰人的问题,意味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事实上的胜利。
今天,细细吟味这四个字,越发感到它的穿透力,令人豁然开朗,又若有所失。设若有人问:今天的中国人更像西洋人,还是更像一百年前的老祖宗?回答恐怕只能是前者。确实,经过一百多年继续不断的西化(无论是欧化还是俄化还是美化),中国人从衣食住行到文化思想,都越来越向西洋靠近,越来越像西洋人。然而,这决不意味中国人真的变成了西洋人,他们依然用筷子吃饭,依然用汉语会话,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情感心理,与传统的中国文化仍然保持着深刻的联系,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永远都是中国人,永远不可能变成真洋鬼子。然而,如果追问: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自性,也就是文化精神上的同一性是什么?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它不中不西,亦中亦西,是一种非驴非马的东西;而且,它处于分裂的状态,因不同的文化配方而彼此不同,由此生出形形色色的貌合神离的中国人。这样的文化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