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否定别人【不要急于否定丰田模式】

  丰田召回事件发展到今天,并不是政客一夜之间炒作起来的,而是丰田任由事情发展的必然后果。   以中国汽车企业目前的实力在欧美市场打拼,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日本,参观位于名古屋的丰田汽车总部,是旅行社安排的项目之一。在丰田汽车博物馆,每天都可以看到许多小学生、中学生,认认真真地观看每一个细节,或蹲或坐着记笔记,由此可见丰田汽车在日本的地位。丰田汽车是“日本式管理”的发源地之一,也被视为日本的一张“名片”。新年伊始,丰田汽车因为安全问题,在美国大面积召回,召回量几乎相当于丰田汽车在全球一年的销售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的确,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对于丰田,对于中国国内的汽车厂商,无论如何深思,都是不为过的。
  
  问题的深刻一面
  
  撇开政治因素不说,丰田汽车召回事件,首先应当归因于丰田的管理以及应急处理上的不足。当然,如果简单地说是“管理不善”、“大公司病”已远远不够,这一事件有其较为深刻的一面:
  第一,管理模式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现在丰田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到其源头:一是亚当•斯密关于分工提高效率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管理学上后来被叫作“专业主义”,其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也是日本人,叫大前研一。二是拿诺贝尔奖的克鲁格曼,他提出了规模经济的理论,这一理论也在管理学上得到证实,尤其是在汽车产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专业主义和规模经济的理论决定了最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模式:由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大规模生产,而这正是丰田召回事件发展到如此严重程度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有句话叫“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使所谓最佳的生产模式和风险管理之间也存在着根本上的冲突。试想,如果丰田的零部件是由100个厂家提供的,那么这次召回的可能就是8万辆,而不是800万辆,当然,丰田车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便宜。
  第二,丰田的“战略失误期”。在参加美国国会听证和访问丰田在美国的工厂时,丰田现任社长丰田章男说“我们要造更好的车”,这也一直是丰田的坐标。然而事实是,在过去五年里,丰田更多是在“造更多便宜车”。在日本的公司文化下,作为丰田家族外的人,前任社长渡边捷昭要想在功成名就的丰田公司交出一份让董事会满意的答卷来实属不易,规模扩张和成本削减成为渡边的主要策略,而这正是在“造更多便宜车”,此为失误之一。而丰田没有利用自身优势向高附加值的载重车、专业用车发展,是失误之二。第三,虽然丰田对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显然不够。当然,谁也无法预料到美国经济会发生巨大转折。从过去五年的表现来看,丰田就像一个功成名就后又不能告老还乡、不能无所事事的三朝老臣,变得故步自封起来了。
  第三,时运不济怎奈何?不知道丰田章男是否听说过中国人讲的“天时、地利、人和”,丰田召回事件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展的一个错误。美国小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增长乏力已经有些日子了,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已经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局面。在丰田召回事件中,丰田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从17.9%下降到了14.1%,而通用汽车、福特、大众的市场份额则迅速提高,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分别上升35.1%、41.4%和40.1%。在这种情况下,丰田章男的做法是在“人和”上丧失了最后的一点同情。丰田章男不情愿到美国国会去参加听证,却很主动跑到中国来开记者招待会,看似是一种正确的市场策略,却完全低估了美国民众的情绪。美国民众的情绪加上政客的炒作,完全可以置丰田于更为不利的地步。
  第四,政客炒作不是主因。任何发生在美国、牵动产业利益和国民情绪的事情,都有可能被政客利用,但仅就丰田这一例而言,坦白说,没有多少政治炒作成分,事到如今,我更愿意说这是丰田咎由自取。首先,美国政府没有任何与日本发生贸易战的理由。因为中国在投资国债上波动不断,日本成为了公开支持美国国债市场的主要动力,日本政府也再三表示将强力支持美国国债和美元。而且,由于国力不如当年,美国重返亚洲的计划很多地方是要依靠日本的。因此,在金融危机之后,日美同盟关系只能加强,不会减弱,更不会因为一个本来就不涉及贸易的问题而出现贸易战。其次,这不是贸易问题。丰田在北美销售的汽车有40%左右是在北美生产的,制造了大量的就业。在产业上游,有许多美国的汽车零部件商是丰田的供货商;在下游,还有许多经销商靠丰田吃饭。因此,这个问题既是丰田的问题,也是美国的问题。第三,美国政府是在长期沟通未果后才高调处理此事的。在2006年1月,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就接到183起对丰田安全状况的投诉,之后,便与丰田有了沟通。2007年3月29日,丰田车发生了第一起因安全问题引起的、有人员伤亡的恶性交通事故,之后,美国政府的官员曾经专程到日本,提出这一问题。所以说,丰田召回事件发展到今天,并不是政客一夜之间炒作起来的,而是丰田任由事情发展的必然后果。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隧道尽头的那一缕光,丰田召回事件的前景仍然非常不明朗。在技术层面上,丰田的安全隐患成因似乎还没有得到令人完全信服的结论,更令人担忧的是,有迹象表明,丰田在召回事件中有明知故犯的情节,果真如此,那么召回事件带给丰田的灾难,就远不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
  
  给中国汽车业上了一课
  
  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而言,反思丰田召回事件,调整自身的战略与管理技能,正是当务之急。虽然在短期内,国内的汽车企业还很难发展到丰田的程度,问题也不一定会像丰田一样严重,但是,反思丰田在召回事件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弊端,能使中国汽车企业对以下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第一,增长中的市场是最重要的。简单说,就是一定要重视国内市场。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即使这样,由于市场总体上是增长的,所以即使竞争激烈,一些小型的汽车企业、民族品牌的汽车产品,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亚洲发展中国家、非洲、拉美的汽车市场也值得关注,而最不值得一搏的就是欧美汽车市场,以中国汽车企业目前的实力,在欧美市场打拼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二,重视海外投资的风险控制。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投资时,一定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要以战略投资为主。根据现有的投资状况,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从市场上看,中国市场是全球成本最低、增长最快的市场,如果中国汽车企业盲目进行海外投资,就无法利用这一优势。其次,由于欧美各国消费能力下降,汽车市场可能会从饱和发展为减容。最后,从投资方式上看,目前的投资资金多来自银行贷款,是高杠杆收购,这本身就是高风险的投资。
  第三,不要急于否定丰田模式。不管丰田未来发展如何,中国汽车企业切不可因为丰田召回事件而否定丰田模式,这一模式是现代科技和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结合下的产物,有其极其合理的一面,在库存管理、专业化、规模化、产品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这一模式都是可圈可点的。我们不应该否定这些,恰恰相反,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做得还非常不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要重视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如果说丰田专业化、规模化过了头,那么中国企业显然还做得很不够,许多汽车企业仍然是“大而全”的粗放模式,这一模式在价格、质量上都是缺乏竞争力的。中国汽车企业应当对自身的发展有明确的定位,选择一个更为专业的领域(小汽车、卡车、建筑用车等)作为发展的突破口。这样,中国的汽车企业才有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在十年以后,我们才能看到中国汽车企业在市场上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最起码,至少我们还能看到现在的这些汽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