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我从福建省闽候县偏僻乡村,考到清华大学。我家当年很穷,是国家的助学金政策,赞助我完成了初中到大学的学业。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恩。这也是我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极力呼吁教育公平的原因。
据我观察,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不公平有三大体现:一是资源配置不公。国家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投入甚少;二是义务教育城乡不公平,即城市学生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而占全国人口比例70%的农村人口却没有实现义务教育;三是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与其它地区的不公平,尤其体现在高考制度上。
以湖北为例,近20年来,清华、北大在鄂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每校每年招生不低于500人,两校湖北录取总数仅为北京考生的16;而湖北总人口是7500万,北京为1500万,是北京的5倍。这意味着,湖北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机会,仅为北京考生的1/25。结果导致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高160分,最高时达220分!
我认为,北京、上海这些中心城市考生享受了良好的义务教育资源,而上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比湖北考生低许多,这是极大的不公平,实际上将北京、上海变成了特权地区。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导致许多人千方百计想挤进北京,以便让自己的后代有更多的机会走进重点大学。
有鉴于此,今年3月,我在全国“两会”提出关于“建立全国30所名校联考与地方自主招生两次考试相结合模式的建议”。我提议在全国实行春秋两次高考的制度,秋季由教育部会同中纪委、监察部在全国统一举行最著名的30所名校联考。试卷、考试时间、录取分数线均全国统一,根据分数填报志愿,根据电脑排位确定各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各校录取名单、分数在全国主要媒体公示10天。至于未列入30所名校的高校则参加春季招生考试,考试维持现有模式,由各省自主招生,考试时间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各省自行划定。
议案公布后,我的观点引起广泛讨论,多数人赞成,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一种观点认为,北京、上海教育水平高、学生素质高,而一些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薄弱、学生素质低,所以前者考生应多录取。然而,学生素质如何衡量?从目前来看,考试仍是最公平的办法。应该实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此外,就我们所知,中国近现代大量的杰出政治家、将军、科学家都来自中西部地区。可见,这种观点也经不起事实检验。
另一种观点认为,北京地方政府参与了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的共建,给这些高校许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理应在招生指标分配上予以倾斜。然而,很明显,北京、上海的发达也是地理优势和全国人民支持的结果,它们有义务对全国落后的地区提供帮助。分布在京沪地区的部属重点高校,更是全国人民共有的资源,不能只照顾本地学生。降低分数线,应针对边穷地区,而不是北京、上海。
有必要指出,拿掉高考特权,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如果住在哪里都能以同样的分数上清华、北大,那些专为孩子入学而转户口的家长,何必一定要住在北京呢?这样,许多人可能就会自发离开北京,这既减轻了北京市的环境污染及就业压力,又可给其他地区的中小城市带去投资。
当然,也有人提出,这一建议的操作难度巨大。但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春秋两季两次招生,可使学生拥有两次考试机会。第一次没考上,还有第二次,减轻了大量学生复读的压力,减少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有必要指出,一年两考,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早在解放前,西南联大曾举行过全国联考,培养了众多人才;1977年,全国首次恢复高考,是在1978年春天举行的,1978年的高考,在同年秋天举行;近年来,在北京、安徽等地区曾进行过多次春秋两次高考的尝试,为全面推行一年两次高考积累了经验。此外,全国MBA招生实行联考制,同时又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两套考试系统可以并行不悖。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缓!而高考制度的改进、完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选择机制,必然大大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和重组,它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全国人民都将从中受惠。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