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仁塔娜我想帮孩子们开口说话】 孩子们停止了说话的英文

  摄影|本刊记者 张立洁      在蒙古语中,“乌仁”是手艺好、精巧的意思,“塔娜”是龙珠、珍珠的意思,乌仁塔娜即“精巧的珍珠”。   乌仁塔娜是个爱笑的蒙古族姑娘,来自盛产羊绒的鄂尔多斯。“大家都叫我塔娜。”塔娜在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来到青海大学医学院高原疾病研究中心攻读研究生,今年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了。除了研究、实验、开展课题,塔娜的业余生活中,还有一项与“医生”同样高尚的职业――义工。
  
  “去年5月份,我曾去过一次蒙古国。”塔娜说:“那里有一家澳大利亚人开的儿童救助中心。我当时就想去了解下情况,动身前往乌兰巴托。”在那里,塔娜见识到了国外私人慈善机构的系统化管理,“他们分工很细,从婴儿到幼儿到少年,实行的是一揽子救主计划――甚至当地的本国人开办的慈善机构也在这样运作,很专业。”
  塔娜在乌兰巴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检查身体、治疗一些普通疾病,细心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
  回到西宁后,塔娜在去年10月份通过同学知道了西宁市贡奔香巴林职业培训(孤残)学校,于是就过来看看。
  这一看,塔娜就再也离不开这里了。学校的孩子们,大多从未进过学校,只会说藏语,更不要说是汉语拼音了。“孩子们的年龄差别也很大,师资有限,不可能分班上课,只能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教室听讲。”当时,没有讲课经验的塔娜顿时感到举手无措:“学习不系统,起点不同,从何教起呢?”摸着石头过河的塔娜硬着头皮开始了第一堂教学,“各种知识都教,汉语拼音、地理、历史、政治……”
  孩子们虽然听不懂,但他们那渴求知识的眼神深深打动了塔娜:“课堂秩序超乎想象的好!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异乎寻常的强烈,不过他们缺乏些自信,语言上的沟通不便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一次,塔娜请来一位同窗,为学校里的所有女孩子们讲授生理卫生知识,“简直是讲不下去了,我同学问她们听懂了么,她们就是害羞地笑。问她们有什么问题,她们也不说……”
  塔娜觉得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课,不会有太好的效果,于是她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每次离开时,我让同学们把想学习的知识汇报给我,这样下周我就可以教给他们。”这一次小小的“民意调查”,让塔娜大吃一惊,“孩子们有的想学微机,有的想学文学,有的想学地理,有的想学政治……”在这个以藏族孤残孩子居多的学校中,不谙藏语的塔娜竟然与孩子们相处得非常融洽。
  塔娜的助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她的义举还引起了周围朋友的关注。“我们学校有一位外教,当我跟他交流过孩子们的情况、他来到学校了解情况后,也来当了义工,这是去年的事情了。”从此,贡奔香巴林的孩子们可以又多学一门课程了――English。
  每当周末,塔娜都会来到学校,为孩子们讲几个小时的课。她想尽办法地丰富教课手段,有时候,会做一些PPT,借学校的投影仪来,放一些孩子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塔娜还有许多学生也曾来到这里帮忙,但都没有她坚持的时间长。即将在4月份外出进行课题研究的塔娜对孩子们很是不舍:“我一做课题,就要离开一个多月,这段时间就不能来了。只能现在多陪陪孩子们了……”
  学校中有几位心灵手巧的藏族孩子双耳失聪,塔娜一直在为他们能够装上助听器奔走,“我跟外教和其他朋友们凑了一些钱,有几万块吧,想为这几个耳聋的孩子装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但不知如何申请,真希望有好心人能为我们探听一下这方面的消息……”
  说起当义工的初衷,塔娜讲了一个故事:“我小时候生活在牧区,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班上有许多牧区来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很拮据,母亲就经常把他们接到家里来‘改善生活’,当时我特别不理解母亲。”塔娜不好意思地笑了:“总觉得那些孩子会抢我的好东西。现在想起来,我的母亲真的是非常伟大!……母亲是我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