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细节》 作者: 刘瑜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6 “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在美国现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其实选谁都差不多⋯⋯”
多年来我们花了如此之多的时间去判断“西方制度”的好坏,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时间去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比如我们喜欢笼而统之地谈论“美式自由主义”并且以这个概念为分界线来站队,但是这个概念到底所指是什么呢?指美国缺乏福利制度?指美国没有劳工保护?指政府对企业缺乏管制?如果这个宏大的帽子底下其实空无一人呢?批判一个概念很容易,你只需要把它定义得邪恶一点就行,就像要骂一个人丑很容易,把他画丑一点就行。
《民主的细节》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七十年代》
作者: 北岛(主编) / 李陀(主编)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7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本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
作者: 【美】迪克?赫伯迪格
译者: 陆道夫 / 胡疆锋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09.4
二战至今,从欧美的无赖青年、朋克、嬉皮士、雅皮士、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到国内的知青亚文化、摇滚乐、美女写作、另类作家、春树等80写作、戏仿经典、木子美现象、芙蓉姐姐、超女追星族、恶搞文化、山寨文化,一代代青年亚文化让人眼花缭乱。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是亚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作者揭示“亚文化”有三大要素,抵抗、风格和收编。抵抗是原因,风格是表现,收编是结果。这里的所谓“抵抗”,一方面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冲突,比如雷鬼乐的背后是西印度群岛黑奴和白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跟青少年固有的“叛逆” 本性有关。为了表现这种“抵抗”,“抵抗”的主体即青少年需要合适的表现形式,比如朋克头、狗链、皮衣等,这就是所谓“风格”,而到最后,随着亚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一定规模(有规模就有经济),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系统(简称支配文化)和利益集团就会将其“收编”,为我所用,于是就有了“摇滚明星”―― 从以Bob Dylan为代表的抗议民谣到以Nirvana为代表的Grunge,无不体现了“从抵抗到被收编”的过程。
《郎咸平说:
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作者: 郎咸平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09.6
从3.14事件中CNN对中国的诋毁、到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从大众对奥运经济的过度期盼到奥运礼仪的中华风采;还有海峡两岸对台湾现状的真实解读,功夫熊猫凸显的文化融合以及诸葛亮能否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本书中,郎咸平教授谈兴甚浓,兴致盎然,从社会民众中的普遍的小细节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趋势。
在解释了中华文化的劣根性后,郎咸平教授开始讲述古代四大商帮的历史,并透彻地分析这些劣根性的表现及对商帮历史的影响。通过剖析古代各个中国商帮的崛起时机,以及最辉煌时刻商帮的不同资本用途选择,在大历史背景下,分析中国古代商人的坚韧、拼搏,以及他们的理想追求,并对商帮没落的原因进行思考,最后对中国的封建王朝的衰落进行评论。
《我兔斯基你》
副标题: 兔斯基:眯眼观人生 情绪显哲学
作者: 王卯卯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出版年: 2009.7
兔斯基是一只面无表情,完全靠肢体动作来表达情绪的兔子,几乎囊捂了80后和90后的所有特征:富有想象力、自娱自乐、独立特行、反传统。也自带80后和90后所少有的优点:雍容、睿智、洒脱、富有洞察力。虽然看起来很困顿,内心却是很敏锐、强大、积极,那对象征性的眯眼和软耳,具有独特的解压作用,能消解人心灵负重。它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能够成一种人生哲学,基本上可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形象价值:用情绪改善人生,用想象力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