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到老越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寻根是人的本能。老照片的文化价值就在于让大家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自己的根,爱家庭、爱祖先、爱家乡,人才生活得充实。老照片应该传承这种文化。
三月风:上世纪末《老照片》的发行量一度保持30万册,您觉得这一发行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汪家明:其实有个技术性的原因,一般人不太了解。山东画报出版社未成立前,我在山东画报任总编辑时,一直想用胶版纸把黑白照片和正文文字印在一起。我们就和印刷厂的一位老师傅合作,研究如何解决胶印黑白照片质量差的问题,尝试了很多次,终于解决了。
这样当我们印制《老照片》这种“图文书”时,保证了图和文字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图文合一;而且在很普通的纸上印制图片,出版物的价格不像画册那么贵,使图片成为一种大众读物,很快就流行起来。
过去的铜版纸做照片集,很贵,不舍得用大量的文字,所以永远都流行不了,只是少数人买。《老照片》最初的价格就是六块五,算很便宜了。解决了技术性问题,就解决了《老照片》的普遍性和普及性,才能做“图文书”。读者对此极其欢迎,谁都愿意看图片,读正文的时候还不用翻页去查照片。其他模仿《老照片》的印刷品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后来也都消失了。当然,首要的还是内容吸引人,比如蒋介石和陈洁如在一起的照片,过去哪里能发这种敏感的照片。
三月风:《老照片》流行和世纪末社会上开始流行反思思潮有关系吗?
汪家明:1995年面临世纪末,不是10年末。到世纪末了,大家都有怀旧的心理,就想回顾20世纪,这是人的本能。咱这些老照片都是20世纪的,照相术进入中国差不多正好是100年历史,情感上共通了。再者,《老照片》的文字也很讲究,写作特别有历史化的特点,真实确切,不矫作,不铺张,不花哨,很实在。
三月风:《老照片》现今作为一种很固定的形式被传承下来了,带动了出版界的“老”字风,您如何看它的文化意义?
汪家明:其实《老照片》还没有达到我最初的设想。老照片应该传承一种文化,你看国外,一个很小的地方的酒店,墙上挂的一般都是老照片,当地100年前的照片,甚至是这个酒店100年前的照片。
人靠历史生存,人的根在历史里边。人没有历史,没有回忆,就没有自己。国外更是如此,为什么过去在中国的外国人,总能接到从家乡寄来的“老照片”明信片,目的就是让你记住你的家乡。
其实这是人的本能。人越到老就会想自己过去的家乡是怎么样的。就像现在人一说老北京,就会说过去那个时候城门是怎么样的,因为现在已经不认识了,找不着路了。对祖先、对家乡、对家族的爱,是人所共有的。过去没有电视电影,只能靠老照片来传承。这种文化应该发扬,让大家不要忘记过去,人才生活得充实,要不你是凭空的。这种很美好的情感,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发扬。
三月风:您最初的设想中,老照片文化应达到怎样的效果,具象是怎样的?
汪家明:老照片的价值在于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时间、地点、姓名、事件、环境风景。我后来觉得光做《老照片》不够了,我的想法是把这些老照片都搜集起来,建立检索型的资料库,卖老照片。比如我想找1940年的北京,一检索,北京的人物、风物、街道等,全能找到。人们可以在家里挂一张北京老隆福寺的照片,知道原来这里是这个样子的;或者挂一张100年前人的照片,也挺好,国外很流行这个。各个城市也需要城市的历史,每个城市都有人来做老照片,我们可以讲出照片背后的故事,可以做展览,给社会服务;有人反感城市拆迁,拆了也罢,至少我们还有老照片去回忆怀念。
汪家明1953年生于青岛,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曾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因策划出版“老照片”丛书闻名,现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