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 溯源 “自古洛阳出才子”,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就是古代文坛上的洛阳才子之一。他的《三都赋》问世后,一时风行洛阳,豪贵之家争相传抄,洛阳市场上的纸价也因而昂贵起来。此后, “洛阳纸贵”常被用来称誉某些作品迅速广泛地传播流行。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尚书》、《诗经》、《史记》、《资治通鉴》、《说文解字》、《齐民要术》等著作诞生于此;唐三彩、毛笔、地震测量仪、雕版印刷术、“洛阳铲”、指南车等最早产生于此;八卦、道学产生于此;中国古代财政预算和审计制度发源于此;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定都于此……
洛阳拥有1529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至今已考证出夏、商、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建都洛阳,在这些朝代里,洛阳先后有斟鄂、西亳、洛邑、雒阳、西都、东都、西京等多巽个名字。如司马光所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的兴衰史也是中国历史兴衰演变的缩影。
轨迹
洛阳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它的发展与工业密不可分。“一五”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建在这里,即东方红洛阳拖拉机厂、黄河冶炼厂、洛阳轴承厂、矿山机械厂、铜加工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和高速柴油机厂等在苏联援助下建成的七个大型工厂,它们为洛阳工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今天,重提往事,很多的洛阳老工人还难以抑制那份自豪与骄傲。
洛阳因工业而再造,也因工业而落寞。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中,洛阳各大国有企业的实际生产水平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企业经营渐入困境。1998年,国务院提出三年国企脱困的改革要求,洛阳被列入国务院脱困企业名单的有38家。
2002年,河南省将洛阳列入先进制造业基地,在-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石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能源工业四大产业基地的政策定位下,洛阳对老工业启动了新一轮政策支持。
2005年初,中央在中部崛起政策前提下,决定给予洛阳等5个中部城市等同东北老工业基地待遇,洛阳开始为大型企业寻找战略重组伙伴。洛阳市政府明确提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整体或分块与国内外优势企业嫁接重组。”2005年9月28日,洛阳耐火材料集团归入中钢集团;12月,中铝集团重组洛阳铜加工集团;2006年12月18日,洛阳玻璃集团划归中国建材集团;2007年12月13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收购一拖集团……被央企收购,成为中央企业的下属企业,一时成为洛阳通行的改制路径,并被称为“洛阳模式”。这使“洛字头”企业摆脱了暂时的经营困局,但更多的反思也在进行。
关键词
洛阳牡丹
洛阳东傍嵩山,西依秦岭,南含伊阙,北靠邙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所以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之称。
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洛阳也成为人们心中观赏牡丹的圣地。李格非有古语:“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兴废而得。”
1982年,洛阳命名牡丹为“市花”,并确定每年4月15-25日为洛阳牡丹花会,至今已举办了26届。1983年12月,洛阳市牡丹研究所成立。如今,洛阳牡丹有白、红、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9个色系,国内外品种近700个。洛阳各大公园、生产园圃、街道、机关、庭院遍植牡丹,种植面积近万亩,洛阳成为名副其实的“牡丹城”。
洛阳水席
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久而久之,就有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洛阳水席与洛阳牡丹、龙门石窟并称洛阳三绝。
洛阳水席讲究8大碗、8小碗,因为一道接着一道像流水一样不停地上,而且菜肴多为汤水状,故得名水席。洛阳水席的格式非常讲究,8个凉菜、16个热菜没有丝毫偏差。16个热菜中又分大件、中件和压桌菜,名称讲究,上菜顺序也十分严格。客人到齐坐定后才上凉菜。8个冷盘4荤4素,冷盘拼成的花鸟图案,色彩鲜艳,构思别致。
洛阳水席有高、中、低档之分。如今高档水席有海参席、鱼翅席、广肚席;中档水席有鸡席、鱼席、肉席;低档水席为大众席,以肉、粉条、蔬菜为主。由于洛阳水席风味独特,一菜一味,上至山珍海味,下至粉条、萝卜,都能做出一席菜,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龙门石窟
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中国一拖
作为共和国农机工业的“长子”,一拖集团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1955年,经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在洛阳涧西原隋炀帝的皇家御苑破土动工。1958年7月20日,随着我国制造的第一台拖拉机开出厂房,中国农耕历史在这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959年10月,周恩来总理视察一拖时教导:你们是中国的第一,要出中国第一的产品,出中国第一的人才,创造中国第一的业绩。1995年一拖建厂四十周年庆典前夕,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发扬一拖精神,为农业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1999年,“东方红”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结束了中国农机行业没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历史,当年,四台东方红拖拉机作为国礼被江泽民主席送给泰国皇家农林示范园。
2007年12月13日,中国一拖的控股股东洛阳国资经营有限公司向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无偿转让中国一拖67%的股权。股份转让完成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洛阳国资经营有限公司分别持有中国一拖67%和17.63%股权,余下不足16%的股权分别被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建设银行持有。
贫困县
洛阳所属的国家级贫困县的数量与信阳同居河南第一。洛阳辖9个县,2001年有7个国家级贫困县,2005年至今为5个,分别为汝阳县、洛宁县、嵩县、宜阳县、栾川县,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