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建筑的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提高建筑的防震能力以未雨绸缪?灾区如何重建?带着这些问号,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隔震领域的泰斗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林,他也是此次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的成员。
人物周刊:汶川地震造成的大面积房屋倒塌。是地震震级过高所致的不可抗拒性自然倒塌,还是建筑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周福林:汶川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跟广州市一样,都设计为7度,而此次震中地区的烈度已经超过11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部分房屋的倒塌是正常的,当然不排除一些建筑是“豆腐渣”工程,那只会是倒塌得更快。这个在灾后都会做调查。
人物周刊:最该关心的应当是学校的建筑问题。学校建筑的抗震标准是否会有特殊要求?
周福林:我们的规定中把学校列为一般民用建筑,并没有特殊的要求。这种规定是不合理的,新西兰就把学校列为重点设防建筑。学校建筑的抗震标准必须提高。
从建筑本身来说,校舍的结构有其特殊性,因为教室都是大房间,中间没有隔断,墙体跨度比较大,刚度也会随之下降。这次地震的强度很大,校舍的倒塌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否存在人为的质量问题,现在谁也不敢断言。我们会到现场去检测。
人物周刊:确定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依据什么?
周福林:国家建设部出台过《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这个规定主要依据所在地方的地震历史情况,测算出一个概率。还有就是根据地区所在的地下断层发生地震的危险性,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像我国建筑普遍的抗震等级都在7度左有,而日本、美国要比我国高出20%到30%。
人物周刊:一旦发生高强度的地震,结果将是毁灭性的。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尽可能地提高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
周福林:如果这个标准太高,工程的造价就会太高,而且盲目地提高抗震标准也是不现实的。国家的标准当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是有科学依据的。在这个标准下的建筑,基本可以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
其实,我们现在的房屋建筑还在运用传统的技术方案,一种叫作“隔震技术”的全新方案已经相当成熟,它通过把隔震消能装置安放在结构物底部和基础之间,把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明显地减轻结构物的地震反应。采用这种技术,抗震能力将是现有传统施工技术下建筑的4倍甚至8倍。
人物周刊:我国是否有这样的“隔震技术”建筑问世?主要运用在哪些地域和领域?
周福林:有的。我国现在已有600多栋这样的新式建筑,主要在新疆和云南,也包括一些重要城市的特殊建筑,包括科研机构、地震预报机构等等。
人物周刊:这种技术会不会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周福林:说句实在的,现在我们住的房子,只要每平米造价增加100块钱,就会使得抗震能力有很大提升,这个不能算是昂贵,关键时刻确实可以救命的。
关键是我们现在的开发商没有这种素质,而我们的购房者也没有这样强烈的意识,他们只想把钱花在装修上。日本在1995年大地震前也跟我国的情况差不多,但是大地震之后,人们就把装修放在第二位了,安全放在首位。
人物周刊:那汶川地震之后,我国会不会也像日本一样出现这样的转变?
周福林:我希望,汶川地震后,无论是我国的建筑行业还是购房者的意识、层次,都会有一些促进和长进。
人物周刊:您将具体负责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专家咨询,具体会做哪些方面的事情?预计重建将会持续多久?
周福林:灾后重建是个复杂的过程。新建的城镇要吸取这次地震的教训,还要有效预防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因此前期调查摸底工作非常重要。现在主要是安置灾民到临时板房中生活,这种板房是一种过渡性住房,也比较结实,有公用厕所和洗澡设施。真正的重建应该会持续至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