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中的消息] 风声怎么传递消息

  有间谍的地方就有权力。在一个组织还不成其为政府时,间谍是争夺权力的工具,借助的是破坏、收买以及暗杀;而在政府坐稳江山之后,间谍是卫护权力的工具,借助的是窃听、监视以及拘禁。
  间谍就像保姆,虽只是家长(政府、组织)雇佣的,有时却对孩子(人民、群众)全权负责。然而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来说,临时提供技术服务的保姆不是公开的家庭成员,有时大家假装她不存在,她的姓名也是象征性的。
  
  间谍提供的是服务,属于第三产业。这个行业的服务标准是:忠诚于客户,尽量忍辱负重,尽量不向外人提及自己和客户间的关系,有时还故意假装自己服务的是另一个客户(打入敌人内部)――这是理想的情况,事实上在此期间也可能发生弄假成真的生产事故(叛变或成为双面间谍),导致客户信息(情报)泄漏和人才、技术转移(保姆偷偷去另一家带小孩,特别容易发生在服务于两户人家的保姆交流各自的薪酬待遇后)。
  除了完成任务,每个间谍都设想过一旦被捕要如何求生。极少数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仆不事二主,视死如归,但更多人在压力之下会变节。其中有些人是出于长远考虑,暂时这么应付敌人;另一些人对于间谍世界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拥有天生的爱好和才华,只要能满足他们对冒险的追求,甘愿为任何一方服务;第三种人本来就有两头讨好的性格,他们对于敌对双方都无所谓忠诚,不受道德观念束缚,纯粹把卖命当成一种职业。
  不过严格来说间谍的道德也是职业性的,他们很少遵循大众道德。以世俗视角看,间谍的事业就建立在对他人的欺骗和伤害上。他们属于一个少数人的团体,不过其中有信念的成员――基于价值观而非个人的利益行动,却往往相信自己归属于一种更高更好但也更远的正义: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稳定、多数人的福祉。正因为此,他们可以牺牲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否则他就不适合这个行当。
  据说,《风声》是第一部国产谍战大片。这句话需要加注脚,对“谍战”提高标准,对“大片”降低标准,才算贴切。同时有另一种说法:它是中国谍战影片的“第三次浪潮”。前两次“浪潮”既不够“谍”(技术性不强),也不够“大”(低成本运行)。
  编导和演员们声称:这部电影拍的不是悬疑,而是人的信念、情怀、困境、界限。也许。如果只是单纯的悬疑片,《风声》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刑罚元素。70年后的演员真的能理解70多年前命悬一线的地下工作吗?也许。他们可能曾努力投入当时情境,喝了点酒后甚至还“入戏”了。但这也只是一种职业性道德,一时投入,就是为了永远脱离。
  演戏的并不疯,看戏的也不傻。去影院的多数观众,不是为了信念和情怀,恰恰相反,现在的观众是反崇高的。也许正如导演高群书所说:谍战片就是改头换面的涉案剧,大家爱的是“很黄、很暴力”的犯罪故事。悬念是必须的,信念和情怀可有可无,只要不太说教,随它去吧。这也算是观众的职业道德。
  有人曾说,社会的理想状态是少数人有信念,多数人有寄托。有信念意味着你为更高的东西去献身,有寄托意味着更高的东西为你服务。
  未必如此。但这个时代像是少数人没了信念、多数人也没了寄托。
  剩下的是职业道德、工具理性。我们――演员以及观众,跟间谍毕竟有相似之处。不知这是不是远处风声中传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