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fchild (elfchild),
黄冈没有错
看了关于黄冈中学的帖子,也让我回忆起我的高中生涯,也许许多人都有着同样的经历。朝五晚九,一年365天,教室宿舍食堂的三点一线,单调而又乏味,回想起来有着几丝的后怕和不可思议,惊讶自己怎么可以忍受这样“非人”的生活呢。可是,就在这么一个小县城的高中,这么一批农村的孩子,除了努力考上大学,还有什么出路哪。记得刚刚考上北大的时候,我也是经常夜里突然被吓醒,梦里边也时常有考试分数不够的情景。等醒过坐起来,才为自己的现在而庆幸。激动的有时候也会埋怨老师,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老师也没有办法呀,他们是无罪的,他们何尝不想轻轻松松的上班,轻轻松松的教学,可是在基本上是分数决定一切的情势下,又有谁敢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呢,又有谁敢放心的让学生去玩,去享受花季雨季的青春呢?
如果有怨言,我想就去埋怨这可恶的教育体制吧!而始终让人想不通的是,在我们这些乡下孩子为了一个出路拼死拼活的时候,那些上海、北京所谓大城市的孩子在作些什么,那些有头有脸的政府官员在作些什么,那些所谓的大学教授在作些什么。回过头看看上海交大的招生黑幕就知道了。
悲哀呀悲哀,愤慨阿愤慨!越想我越没有话说了!
ct7030 (ct7030)
黄冈中学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财富
没想到黄冈中学在这里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论,可能是因为它牵涉到其他一些问题。也许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意见一致,尤其有些人似乎把黄高看作是中国教育制度缺点的代表和集成。其实,如果有人觉得自己是现存教育制度的受害者,那么,黄高其实也是一个受害者,而不是一个迫害者。我们没有理由去责备它。毕竟,它为许多人铺了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路。
至于说对中学生活的记忆。那当然是有苦有乐,有欢笑也有泪水。我想这是很正常的。
其实生活每一个时期的记忆都是如此,问题只是你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它。说到苦,我不明白吃点苦有什么不好?现在不是听许多人都感慨现代人的吃苦精神太差吗?很多年前中日夏令营在国人中引起的震动,相信还应该有人记得。
我不想对中国的教育制度说太多,它的确有很多问题,但也许它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中的那么恶劣。我只想把话题限定在黄高上面。我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去恨我的中学生活,我一直认为,那六年是我一生的财富。对于那个学校,对于那个学校的老师,我只有感谢和尊敬。我今天能舒服地呆在北京某高校自己的宿舍里用自己的电脑上网写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是黄高老师的皱纹和白发换来的。我爱那所中学,我感激那些老师。而且我相信,还有许多人和我的想法一样。
疾风游侠 (疾风游侠)
无数和黄冈一样的学校其实是瘤
“黄冈”这个名词似乎成为乡下的孩子通向大城市的途径的代名词。颂扬它的,是因为自己从中获得了既得利益,也是因为在这个充满不平等与歧视的社会里这是自己的无奈选择。而反驳它的,或者是出于抗争这种近乎残忍的教育方式,也或者是想努力的改变它,而改变这个世界。
我农民出身,也是经历了一番炼狱一样的磨难才飞升。只是,我对自己的母校除了痛恨和厌恶还有什么呢?不错,她给了我知识,但是,她让无数的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个恶。其实褒扬黄冈的人也肯定知道,这种教育方式对人性的扼杀是毫不客气的。既然恶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还要支持它?为什么不让它消失?
我曾经写过关于我自己的母校一些评论发在了学校校庆的网上,结果引起的讨论也非常的激烈。那些颂扬母校的,绝大多数就是在那种教育体制下成功的学生,是那些当初被老师宠着当成宝贝的学生。其实他们成功的背后,有着多少人失意的辛酸泪水。失意者,在学校不得老师的好脸色,处于一种被歧视的状态。我想问问这些宠儿,有没有尝试过去体验那些在竞争激烈的班级里成绩处在下游的同学感情。他们一样的求学,却因为在疯狂的竞争里,慢慢的失去了自尊,也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整日为成绩苦苦的挣扎着,这难道应该是一个青春少年应该过的生活??
我想这些瘤一样的学校大多有如我母校一样的弊端。这里贴出来当初攻击她的文章,让不服气的人来攻击我。
“在考入二中之前我崇拜她,在踏出二中的时候我厌弃她。—— 二中的办学可以用以下的字句来概括:牢狱般的管理+弱智的教师+杀人的收费+严格的等级观念=现在的二中。
1.牢狱般的管理。学校的作息时间是严格规定的,起床很早,熄灯很晚,班主任旧如同狱卒,定时查房。不能随便出去(对高三毕业班)。就是在这样集中营式的环境里,我们到点起床,跑操,吃饭,一天的学习量非常的密集,但是根本不能得到基本的放松。感觉和禁欲的苦行僧差不多,培养大批填饱的鸭子。
2.弱智的教师。大量的教师素质根本就不合格,体罚学生是家常便饭,不过如果你升入高二,很可能就免了身体的惩罚,而改为心灵上的刺激。
3.杀人的收费。二中的学费高的可怕已是实事,而她的学生大部分是为了跳出农村的穷学生,当下农村的低收入使得他们的父母只能借贷。反观二中,住宿条件有目共睹,宿舍里的耗子经常来与我等同床;
图书馆根本就不是给学生用的;
过于拥挤的教室;
装模作样的室内电视。这些根本不配那么高的学费。
4.严格的等级观念。从开学之初直到毕业学校都在向你灌输一套观念:老师是你的长者,绝对服从!教导主任是你的长者,绝对服从!校长是你的长者,绝对服从!学生对这班猪狗唯唯诺诺,而它们却可以恣意凌辱学生的自尊。你是个穷学生,你父母不能给大人们进贡,那么你犯了事就死定了。学校还在学生之间通过有意无意的宣传产生等级观念。“我是自费的”、“我是特招的”,那么别人就会歧视你。”
我也问过好些当初在班级里处在边缘的人。他们得到的,只是痛。我以为:爱一个国家不需要理由,因为生于斯长于斯,天然有爱她的责任,就如同爱自己的母亲;
爱自己的母校需要理由,因为接受入学之时的程序相当于契约之为双方确认并签定。母校爱我,我亦爱母校。母校善待我,我加倍爱母校。若母校对待我像对待弃婴,我有足够理由恨之。即使无权痛恨,也可表达自己之不满。况且成长于二中,不可能没有感情。可惜走出来之后,发现自己爱错了。痛哉!!!
ct7030 (ct7030),
Re: 无数和黄冈一样的学校其实是瘤
我无意攻击你,但我只想就下面我留下来的你文中的话指出一点:在我们中学学同学中,感激黄高的人里面,成绩不好的、受过老师很多批评的人是占多数的,他们至今还经常回去,看望那些曾经批评过自己很多次的老师,即使他们现在过得不是很好,他们也从没有埋怨说这是黄高的错误,他们对那段生活的回忆一直是美好的。相反——说到这里我有些替母校悲哀,很多当时成绩好的同学、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同学,却似乎有些让人失望。就连黄高自己的老师都无奈地说:“这是客观规律。”这句话说得我们很心酸。
这是我在我们同学当中看到的情形,和你所讲的略有出入。也许,我看到的并不具有代表性?我倒希望如此。我希望所有的人都懂得感恩。
疾风游侠 (疾风游侠),
Re: 无数和黄冈一样的学校其实是瘤
呵呵,你的母校和我的母校肯定是有不同的,不过她们错的地方应该是一致的吧。我想问你,你是怎么看待在这个论坛里投下第一块反思黄冈教育的石头呢?他的反思是怀着愤懑的,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你说的在母校的美好的回忆,那只是因为,回忆的主角是你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而这在任何一个学校都能看到。这并不能成为爱黄冈的理由。
成绩不好的同学,如果在学校里不受老师的漠视对待,那倒是很奇怪的事情。他们毕业后去看老师,那倒不奇怪。老师的那句“这是客观规律”,的确让人觉得悲哀。
至于感恩不感恩,我想,假设有个恶人养大了你,你是不是在众人指责的时候要维护他继续为恶呢?虽然黄冈和无数这样的学校也是被迫的,但是她本身的问题难道应该回避吗?
chu_ge:
关于黄冈中学回西门吹雪
西门吹雪的大名早已听说,却不知原是黄冈中学的校友;
细细想来,我们还同是1988年毕业的,如果西门吹雪兄所言都是对的话。虽然文中一些事实存在,但西门兄的论点却令我十分失望和愤怒了。文中的一些词句,比如“我从黄冈中学毕业13年了,从没有回母校去看过。因为什么啊?我实在是很讨厌这所学校。”“魔鬼集中营”“诡秘的奔跑”“进了黄冈中学,我的如地狱般的生涯开始了。”,极大地丑化了母校,尤其对那些不知道母校的人而言。
对西门兄这样忘恩负义的言行,不仅ct7030作了有力的反驳,连非校友xiaonong (农兄)也看不过去了。我们不想深究西门吹雪是那一位,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正于他自己所言。“高考527分,上了一所建筑学院,小女两岁,。。。”各位85级校友,知道该人的不妨揭露一下,以解心头之气!但这不是我的目的。
我只想说,既然你的身体不好,就不要将自己成绩不好怪罪于母校的严谨治学,更不要怪别的同学能吃苦耐劳从而超过了你(名次年年下滑不就是别人比你进步快吗?)。比如我自己,入学时约150名,高考时除了20来个报送的外,约在前20名,够清华的线。所以我十分感谢黄冈中学,因为我知道,我的几个初中同学因为比我少几分而只能进县一中。他们的学费比我交得多,他们每天的学习时间比我长,他们的体育课得不到保障,最后,没有一个在应届考上二类以上的大学。
如果说有的做法过了一点,那是整个中国教育的不足之处和中国农村与城市人为的不平等。这才是问题的根源,不要将自己不适应激烈竞争归罪于无辜的默默耕耘的母校。前不久,人民日报采访母校,领导说我们也不愿那样。在大别山的一个农村中学,他们拿什么与大城市竞争?谁让你不生在北京,谁让你不是老美!我们所能作的是彻底从农村走出来,让我们的后代生活在新的环境。无疑,母校帮我们实现这个梦想。现在回想起来,黄冈中学的学习真的不是太紧,至少比我初中差不多,生活上还好多了。我参加了每周的数学小组,暑假的集训,每年的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及全国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力学竞赛。我觉得很充实,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许多人没有或很少回母校,其实我也只回去过两次。对大多数各县城来的同学来说,这是有原因的。从武汉到各地方的班车,大多只有一天一班,从黄州到各地也差不多如此。因此每年回家,不方便中途回母校探望。况且,到有的县的车根本不经过黄州。但是我本人每次回家经过黄州时,我总要翘首遥望,虽然见不到黄冈中学的一砖一瓦,见不到母校恩师的音容笑貌。每当这时,即便是现在身处异国它乡,依然记得在寒风和夜色里老师们与我们一起跑步,特别是二班花甲的齐老师;
记得我们在运动场上为班级荣誉而互相加油;
特别想念一学期一次的免费加餐和只有参加全国数学竞赛那天早上才独有的大肉包子;
想念每晚的新闻联播和课间的眼保健体操。于是我回忆起我的恩师们,请恕我记下他们的名字:陈体国,张弓(光怡?),龚霞玲,熊老师,吴援朝,年级组长高占友,校长张庭良,主任曹YAN清。。。还有学校的假山,图书馆,实验室,新的宿舍楼。以及传遍了各届的神话:86的洪六波,87的林强,我们88聪明绝顶的王华民,任勇,胡**,两大女将(戏称管家的)管佳营,方艾芬,梅志武,唐双意;
体育高手舒毅,汪公益;
另有敢于怀疑爱因斯坦的博士苏锦民!
Ganen:
应有一颗感恩的心
或许母校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然而它的确是我能进的最好的中学。
或许母校的老师有不足和缺点,然而在我看来他们的的确确是尽心尽力了。
我常常想,如果一个人,一个地方,给了我它最好的东西,而且我自己的的确确从中获益良多,我没有理由不由此而尊敬他(它), 感谢他(它),爱他(它)。道理很简单,做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的父亲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虽然没有打过我,但的确骂过我,因为我的一些缺点,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我也曾为此委屈落泪。我和他之间也曾有过恩恩怨怨。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我最尊敬,最热爱的人之一。因为我知道,虽然他做的事情并不见得都正确,但是他的的确确尽了最大的努力。他有一颗爱我的心。
同样的道理,我一直都在思念我贫穷落后的家乡。我也热爱我的有很多问题的祖国。谁让我生于斯,长于斯呢?每个春节,当我回家看到故乡的凄凉惨淡,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甚至痛恨自己的无能。依然刀耕火种,孩子们依然难以有上大学的机会,老无所养,幼无所依,人命不值一钱...但是我没有理由厌弃它们。
我感谢黄冈中学,它送我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不知道,如果我当时是在北大附中的话,是否能上同样的这所大学。我感谢我所上的大学,它给了我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为我将来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不知道我将来是否真的会做一番事业。因为成败其实和自己上哪个学校并不必然相关。成也好,败也罢,我都会存一颗感恩之心。回首六年的大学生活,也有得有失。和我接触过的外国大学相比,这所大学也有很多的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爱它,感谢它,为它而自豪。
竞争是残酷的,尤其是在强手如林的地方。黄冈中学如此,北大清华如此,哈佛耶鲁亦如是。人生浮沉不可胜数,岂能以一时一事论成败?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奋进的心,完善自我,踏踏实实地做下去。怨天尤人是不会挽回事态的。这是我从黄高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天才,所以我必须勤奋。离开黄高以后,见到的被人们誉为天才的人,大抵也都是极其勤奋的。我常常想,他们是因为聪明所以勤奋,还是因为勤奋所以聪明呢?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如果我想向他们学习的话,我都应该勤奋才是。有些人有极端的过人之处,我也见过过目不忘的人,然而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
Qv:
不喜欢四中
当年在四中教书,就觉得这学校太死板。每天都有几个值勤的学生,到处查谁迟到;
学生中经常有人给老师打小报告;
而且每礼拜都开班会,以及必须参加的义务劳动。更让我吃惊的是,好多小孩跑大老远地来上这么一所学校;
其实我觉得好多孩子都让这种PHONY的所谓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给毁了。
本人一贯反对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主要是用来传授知识的。其他能锻炼一下身体就行了。对孩子品德,兴趣的培养主要是家庭的责任。那些受到父母重视,特别有父母作ROLE MODLE的孩子,长大后一般都懂得努力,大人也真挚,有温情,很多人也很成功。
象这种学校成天还用什么“兴趣班”来占用学生时间,还用什么“兴趣班”,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