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竹: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推动教育和科技发展模式转变

  

  我国正在酝酿着一场发展观的根本转变,以追求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正在遭到严峻挑战。但是,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仅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也需要实现与经济相关的各个部门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发展观的根本转变是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教育和科技是重要的生产力,是发展重要的内容,在实现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教育和科技如何发展,这是我们在确立科学发展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明确科学发展观在当前的内涵是推进教育科技发展的前提

  

  (一)丛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当前树立科学发展观问题上,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管理中,始终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思想,把它作为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的标志。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时,首先要考虑人民的需要,把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核心;
在发展中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当前我国发展问题上,要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要仅仅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发展的核心和目标。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更要发挥核心作用,特别是在提供公共服务、保证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和社会融合方面的作用要不断加强。从当前来看,政府要抓紧完善收入分配、户籍制度、城市化、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公共卫生和教育、食品安全、就业、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由于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现行的政府制度安排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重叠交叉,存在对经济增长迷信和对市场迷信的认识偏差,导致“政府越位”和“政府缺位”并存现象的产生。现行体制要求官员对上负责而不必对下负责,当“发展是硬道理”被曲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后,GDP成了衡量官员政绩的唯一标准。“政府越位”,即官员为突出政绩,好大喜功,挟巨额的公共资源,过多地介入原本应该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其背后往往还带有强烈的个人或小集团利益驱动色彩。而在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管理和经费出现“缺位”,把责任推给市场,其结果必然是发展缓慢且分配不均。

  

  (二)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从“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2002年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4.9%,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此同时,城镇劳动者比重上升,初级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由此可以推断,今后5-10年,我国将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主导阶段,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就出现新的特点,在这个阶段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降低。同时,重工业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源、矿产资源消耗大量增加。

  

  “九五”时期曾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从实际情况来看,既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按此逻辑,“十一五”时期将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但完成这一转变,难度相当大。如果能有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然将会抒解矛盾,但从目前的态势分析,如果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惯性运作,将会引致两大问题。

  

  一是加剧资源环境压力。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安全系数”(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土地、水、矿产、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在1.73左右,在全世界10个人口过亿的大国中列倒数第二,接近完全不安全国家之列。如果增长方式的转变不能有效实现,我国的资源环境安全系数还会持续下降。这是经济风险的一个潜在根源。

  

  二是加剧银行不良贷款。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发展模式”危机。因为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率,主要是要素投入的结果,而不是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结果。正是这种发展模式使银行系统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在1979年以来的25年中,我国经济在发展模式上与东亚经济体存在很多的相似性,突出表现在投资效率低,使得每年新投入的资金占GDP的比重按现行统计已经超过40%。这预示着,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会趋于扩大。

  

  所以,实现包括增长方式和体制转型在内的发展模式转变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三)缩小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论经济发展的快慢(从总体上讲,我国经济在同时期是处于持续发展状态的),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始终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问题在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的这二十多年里,各种社会指标却未能与之协调发展。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城市持续发展的趋势也凸显了这些年来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城镇人口越来越多,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越来越明显,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最近几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粮食种植面积及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各种矛盾突出,“三农问题”日显严重,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97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降至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是2.1%。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攒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我国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从1997年到2002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对于东部的比重从54.1%下降到52.6%,西部从43.1%下降到40.6%。发展投资结构失衡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源。“九五”以来,中西部地区所占投资比重有所增长,但规模仍然较小,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202亿元,其中投向西部的仅占13.1%,东部也只有17.6%。非公有经济和中小企业发育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02年,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中56%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占30%,西部仅占14%;
同时,私营企业超过10万户的中西部地区6个省市,全部集中在东部。区域分割抑制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提高收入的可能性,同时,素质偏低也是阻碍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根据2002年农业部的调查,西部外出农村劳动力中69.8%受过初中以上教育,而西部农村劳动力中这一比例仅为48.1%。

  

  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是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又一重大问题,主要表现自在:我国20多年来经济发展举世注目,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不协调;我国现行的社会政策、法律落后于改革和发展实际;我国社会发展的组织管理模式落后于改革和发展实际;社会道德水平不能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

  

  (四)统筹国际与国内发展

  

  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度已经达到40%。出口增长远远高于GDP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显著特点。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我国出口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国际经济和贸易中形势变化的一个不祥的预兆是,有的经济发达国家在凭借其经济实力和自由贸易的旗帜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大门的同时,不惜违背WTO的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甚至设置贸易壁垒,对本国产业采取保护主义措施。

  

  从“十五”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差距,有不少方面还在拉大,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我国的科技投入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纺织、轻工及家电等部分新型制造业;
对资金技术要求较高的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总体上缺乏必要的集中度和规模,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我国许多尖端技术和重大和新技术的自主研究与开发能力不足,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程度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将面临严峻挑战。

  

  二、科技发展必须为发展模式转变和统筹发展提供支撑

  

  (一) 调整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大幅度提高自我创新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论是从转变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战略需求看,还是从缓解资源与环境等重大“瓶颈性”约束、突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技术壁垒限制的要求看,我国都到了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新阶段。必须对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目标进行重大调整,大幅度提高自高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在科研院所进入市场后,科技资源分散、分割,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问题十分突出;
关键技术、战略技术不掌握,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地位,如何保障国家安全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必须进行调整,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科技创新指导方针。

  

  为建立新的发展模式,科技要为调整经济结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围绕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新的主导产业群形成和发展,加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制造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围绕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环保技术、生物医药技术、节水高新技术等,大幅度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发展战略高技术,培育战略性产业,努力抢占国际竞争高点

  

  推动技术创新,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方面的差距,提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危机或公共卫生危机,缓解人口和资源压力。发展战略高技术,培育战略性产业,努力抢占国际竞争高点。重点发展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纳米技术、航空航天、下一代互联网、集成电路技术等,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努力改善国际分工地位,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化升级。

  

  加强科技资源的优化、集成和整合,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统筹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
以重大需求为龙头,调整和重组科技计划体系;
要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积聚海内外人才;
通过大力发展军民生产“两栖”型企业,实施重大军民共性技术攻关项目为突破口,建立有利于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机制;
研究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国家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基地,促进企业积聚化发展。

  

  加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凝聚和培养一批优秀科学研究和技术队伍,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和系统集成的环境。推动技术标准化和资源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多学科实验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中心,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战略,

  

  在科学技术发展政策和管理模式上彻底转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保护学术研究自由和知识产权,把积极培养、使用、稳定和吸引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最重要目标。其次,要优先发展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建“学习型社会”。第三,加强制度创新,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有的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大科学家课题选择的自由度,鼓励好奇心驱使的研究工作。加大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和为国服务的力度。以重要岗位公开招聘国际一流人才,提高我国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第四,努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职业企业家队伍。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有赖于一大批企业家的崛起。为此,必须为企业家成长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政策环境。

  

  三、教育要为可持续发展和发展模式转变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一)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中小学教育重知识灌输,(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轻能力培养,忽视人格塑造等方面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过多的作业和负担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未来一代人能否全面发展,能否持续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来思考.必须看到,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在人格的培养上是不全面的,在学生身心的发育上是不可持续的.

  

  同样,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2003年的调查发现,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差,自身毛病不少,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 培养知识和人格全面发展和身心可持续发展的人.这应当成为科学教育观的基础和核心.

  

  (二)发展义务教育,缩小社会差别

  

  当前,政府的投入重点应当是公共教育、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尽快改变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依靠农民投入的局面,使农民的孩子与城市居民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建立健全企业及公民个人向教育捐赠的优惠政策和机制。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政府尤其要关注农村地区和西部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从长远来讲,这是统筹地区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步骤.

  

  (三)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从大学生就业来看,我国主要不是由于学生过多,而是由于经济和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教育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或者说教育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的。一方面,凡是发达国家,其大学的数量相对于本国人口的比例都是非常高的。根据2001年世界银行报告提供的数据,我国高等教育占相应年龄组的6%,低于邻国印度(7%)、越南(7%), 在全球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就业难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最近几年的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需要来培养。据调查,多数的高职生和专科生仍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这样培养的大学生就很难在整体上缓解就构性就业矛盾。相反,可能会加重一般就业压力,并使原有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四)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学人员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必须培养解社会的教师,特别是了解就业领域的师资,因此:

  

  第一、要推动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社会,全面了解社会,起码要掌握和了解本领域的实际情况;
第二、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师资岗位;

  

  第三、学校应当聘请社会上有经验和受过专业训练的业内人士来学校授课,或担任兼职教师;
第四、应当把加强专门人才在生产和科研部门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为此,必须改革现有课程设置,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其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第五、教育部门应当下放课程设置权给学校,由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中国社会学网)